诗文 | 《月赋》 |
释义 | 《月赋》谢庄 陈王初丧应、刘(1),端忧多暇(2)。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3),不怡中夜(4)。 乃清兰路,肃桂苑(5),腾吹寒山(6),弭盖秋阪(7)。临浚壑而怨遥(8),登崇岫而伤远(9)。于时斜汉左界(10),北陆南躔(11),白露暖空(12),素月流天。沈吟齐章(13),殷勤陈篇(14),抽毫进牍,以命仲宣(15)。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16),长自丘樊(17)。味道懵学(18),孤奉明恩(19)。臣闻沈潜既义(20),高明既经(21),日以阳德(22),月以阴灵(23)。擅扶光于东沼(24),嗣若英于西冥(25)。引玄兔于帝台(26),集素娥于后庭(27)。朒脁警阙(28),朏魄示冲(29),顺辰通烛(30),从星泽风(31)。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32),沦精而汉道融(33)。 若夫气霁地表(34),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35),雁流哀于江濑(36)。升清质之悠悠(37),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38),长河韬映(39),柔祇雪凝(40),圆灵水镜(41)。连观霜缟(42),周除冰净(43)。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44)。去烛房,即月殿(45),芳酒登(46),鸣琴荐(47)。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48),亲懿莫从(49),羇孤递进(50)。聆皋禽之夕闻(51),听朔管之秋引(52)。于是弦桐练响(53),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54)。声林虚籁(55),沦池灭波(56),情纡轸其何托(57),愬皓月而长歌(58)。歌曰: 美人迈兮音尘阙(59),隔千里兮共明月。 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60),满堂变容,回遑如失(61)。又称歌曰: 月既没兮露欲晞(62),岁方晏兮无与归(63)。 佳期可以还(64),微霜霑人衣。 陈王曰: 善。乃命执事(65),献寿羞璧(66),敬佩玉音(67),复之无斁(68)。 〔注释〕(1)陈王: 即曹植。应、刘: 即应玚和刘桢。(2)端忧: 正在忧愁之中。端: 正。(3)悄焉: 忧愁的样子。疚怀: 伤怀,忧心。(4)怡: 愉快。中夜: 半夜。(5)肃: 肃静。(6)腾吹寒山: 在寒山上奏乐。(7)弭:停。盖: 车盖,这里代指车。阪: 山坡。(8)浚(jun): 深。(9)崇岫(xiu): 高高的峰峦。(10)汉: 天河。左界: 象是划在天空的左边。(11)北陆南躔: 北陆星向南移动。躔: 日月星宿运行的度次。(12)暧:蔽,充满。(13)沈吟: 沉思吟味。齐章: 指《诗经·齐风》,其中《东方之日》篇里有“东方之月兮”的句子。(14)殷勤: 殷切习思。陈篇:指《诗经·陈风》,其中《月出》篇里有“月出皎兮”的句子。(15)仲宣: 王粲的字。(16)鄙: 边境。幽介: 指出身寒微。(17)樊: 藩篱,丘樊指居处简索。(18)昧道懵(meng)学: 不通大道、闇于学问。(19)孤奉明恩: 白白地受了君王的恩惠。孤: 同“辜”。(20)沈潜: 指地。义: 合宜。(21)高明: 指天。经: 纲常。(22)日以阳德: 日具有阳的德行。(23)月以阴灵: 月具有阴的精华。(24)擅: 同“禅”,传位禅让。扶光: 扶桑之光,指日光。东沼: 指汤谷,传说中日出之处。(25)嗣: 继续。若: 若木,神话传说中大树名,日落的地方。英: 华西冥:指昧谷,传说中日入之处。(26)玄兔: 传说中的月中玉兔。这里代月。帝台: 帝王的台榭。(27)素娥: 指嫦娥。后庭: 帝王的后宫。(28)朒(ru): 月初的缺月。脁(tiao): 月末的缺月或月行失常轨。警:警惕。阙: 同 “缺”,缺点错误。(29)朏(fei): 月初生明,月光不强,叫做朏或者叫做魄。冲: 谦虚谨慎。(30)顺辰: 指月球顺着十二月的次序而言。通烛: 普遍照耀。(31)泽: 雨。(32)委: 向下照耀。照: 指月光。(33)沦: 向下照耀。精: 指月光。(34)霁: 雨止。(35)山椒:山顶。(36)濑: 从沙石上流过的急水。(37)清质: 指月亮。(38)列宿:众星。掩: 掩盖。缛: 繁,指星光灿烂。(39)长河: 指天河。韬: 隐藏。映: 照耀。(40)柔祇(qi): 指地。(41)圆灵: 指天。(42)连观(guan): 连接宫观。观:供帝王游憩的离宫别馆。霜缟: 象霜一样的洁白。(43)周除: 四周的宫殿的台阶。(44)弛: 放下。县: 即悬。清悬:指悬挂着的钟磬。(45)即: 就。(46)登: 进酒。(47)荐: 进献。(48)风篁: 风吹竹林。(49)亲懿: 即懿亲,指笃好的亲族。(50)羇孤: 指流落在外的人。(51)皋禽: 鹤。《诗经》: “鹤鸣于九皋”。夕闻: 晚间的叫声。(52)朔管: 笛子。秋引:秋天的曲调。(53)弦桐: 琴。练: 选择。(54)房露、阳阿: 都是古曲名。(55)虚: 停息。籁: 风吹孔窍所发出的音响。(56)沦: 微波。(57)纡轸: 隐痛在心,郁结不解。(58)愬(su): 向着。(59)迈: 往。音尘: 信息。阙: 通“缺”。(60)就: 接近,即将。(61)回遑: 内心彷徨,没有着落。(62)晞: 干。(63)晏:晚。(64)佳期: 约会,这里指期会的人。(65)执事: 这里指左右侍奉的人。(66)献寿: 进酒祝贺。羞: 进献。(67)佩: 带。玉音: 对别人言辞的敬称。(68)复:指反复诵读。斁(yi): 厌烦。 〔鉴赏〕在众多的自然界现象之中,月亮是较早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的。皓月在天,曾引发人们多少遐想,月的阴晴圆缺又牵动着人们多少诗情。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月的篇章,汉魏以来的诗歌中也不乏写月的名句。但它们多是片断的章句,而且多是作为抒情主人公活动的背景出现的。南北朝时期,以赋的形式全篇集中写月的第一篇作品应是刘宋时期作家谢庄写的《月赋》。《月赋》是一篇骈赋。骈赋是在古赋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出来的一种新赋体,它产生于魏晋之后,盛行于南北朝时期。《月赋》作为一篇咏物赋,就表达的情感来说,不过借咏月抒写怀人之情和迟暮之感(而且集中表现在篇末的两首歌中),并没有多少深刻的意义,但它在艺术上有一些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是“假主客以为辞”,即虚构一组历史人物的对话,由其中一人执笔作赋。古赋一般采取主客问答的写法。由于骈赋是从古赋发展而来,所以这种写法有时还保留在一些骈赋中。例如,与谢庄同时代的另一位作家谢惠连所作的《雪赋》,就虚构了梁孝王与著名赋家邹阳、枚乘、司马相如等在兔园的一次游宴,梁孝王命司马相如作出一篇白雪之赋。谢庄的《月赋》也是如此,不过,比《雪赋》更巧妙,它假托的历史人物聚会更带故事性,因而引出月的描写十分自然,从而为全篇定下了基调,创造了统一的气氛。《月赋》一开始就叙述了一个凄伤的故事,这就是: “陈王初丧应、刘”。应玚、刘桢是建安七子中的二人,跟陈王曹植情谊十分深厚,今传曹集中有《送应氏》二首,就是曹植为应玚送行之作。开篇这六个字,构成了一个“主谓宾”的句式,突出了曹植和应、刘二人的亲密关系。挚友不幸去世,陈王“端忧多暇”,“悄焉疚怀,不怡中夜”。由于心情痛苦,往日与文士们游宴的地方无心再去涉足,因而,“绿苔生阁”,“芳尘凝榭”,一切都黯然失色了。于是陈王命驾出游,“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想到山野舒散一下愁怀。“兰桂”暗示季节,“寒山”、“秋阪”更明写秋景,野外处处秋景伤神,因而陈王“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对亡友的怀念之情格外沉重。时当中夜,银河西斜,北陆星南移,“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皎洁的月色引动了诗情。于是曹植“抽毫进牍,以命仲宣”,让身为“七子之冠冕” 的王粲作赋咏月。这样虚构故事、假托主客的写法,引出对于月的描写就很自然: 写月遂成了全篇不可分割的内容,而不是什么游离于全篇的外加的材料。这种虚构故事、假托主客的写法保持了全篇基调的统一。赋由悼念亡友开篇,中间铺陈写月,到篇末作歌收结,情绪是一贯的。这里单说赋末的两首歌。第一首歌抒写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其中的名句“隔千里兮共明月”流露的还只是“此时相望不相闻”的怅惘之情,到了苏轼手中,就发展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美好的祝愿了。第二首歌表达的是迟暮之感。月已设,夜将尽,岁已晚,微霜已降临大地,隐约地表现出曹植面对友人亡故、瞻念前景黯然自伤的心情。建安七子中,孔融于208年被曹操杀害,其余六人中,阮瑀于212年去世,陈琳、王粲、徐干、应玚、刘桢都在217年病故。正如曹丕《与吴质书》所说: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曹丕的痛惜是出于深厚的友情,而曹植又多了一份对个人前途的忧惧和自伤。只不过赋作者谢庄在假托的“陈王初丧应、刘”的日子里,就在歌中流露出来了。这种迟暮之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和全篇的情调也是完全一致的。 其二,善于写景状物,渲染气氛。此赋的开头两小节已表现出这一特点。且谈“仲宣跪而称曰”以下的部分。这是假托的王粲的答辞,实即《月赋》的主体。赋的基本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骈赋也具有这一特点。不过谢庄写月不是泛无边际地铺陈,而是扣住特定的季节落笔。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写的是春江夜月,谢庄写的却是秋夜之月。季节不同,作品的情调也就不同。谢庄写月的巧妙之处在于,赋中直接写月形、状月色之处甚少,却用很多篇幅描写秋景,渲染出寂寥、凄清的气氛,而且描写秋景又极有层次。“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六句,为第一层,描画出一幅江天万里秋色图: 蓝天白云,碧波黄叶,金菊送芳,孤雁传响,一派初秋的景象。“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八句为第二层,开始描写秋月。其中一二两句写月轮升空,遍洒清辉; 三四句用群星和银河黯淡作衬托,侧面描写月光的明亮;以下四句连用比喻,形容月光的皎洁: 大地上如白雪凝结,天空中如水色澄澈,宫观上如霜花洁白,玉阶上如冰块明净。这些比喻都很贴切,颇能引发读者美丽的想象。第三层首先叙述“君王” (指陈王曹植)赏月的欢乐之情。作者并没有一味描写下去,在这里转向了对人物活动的叙述: “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悬)。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这是观舞听歌之后饮酒赏月的快乐生活。第四层描写的是另一种情景: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这一层设想了“君王”在凄清的秋夜块然独处的感受,赋中描写了许多静夜的音响: 既有自然的天籁,如风吹竹林的萧萧,长天嘹唳的鹤鸣; 又有乐器奏鸣的声响,如羌笛吹出的悠悠的秋声,琴弦弹奏的瑟瑟的秋情。这些乐声一起,“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林中之声为之肃静,池上之波为之平息,无灵感的自然界都为之动容,足见乐曲感人之深。作者以动写静,描绘秋夜的各种音响,正是为了烘托幽冷、凄清的意境。虽然没有直接写月,但从上文可知,这是一个“羇孤”独处的月夜,在这样的夜晚,怎不令人产生怀人之情和迟暮之感呢! 其三是大量运用典故,增加了作品的典雅的风格。用典也是骈赋的一个基本特点。本篇中“仲宣跪而称曰”的第一部分就集中了许多关于月的典故。这些典故大部分是古书上记载的月的神话。如“擅(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上句是说: 早晨,月亮让位给在东方升起的太阳。下句是说,黄昏,月亮继西方的落日升起。“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上句说,月亮把光辉洒向帝王的台榭; 下句说,月亮照到帝王的后宫。用了这两组典故,月的形象就增添了美丽的神话色彩。另一些典故是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说,如“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上句是说月光照耀,孙策的母亲梦月入怀,于是生策,奠定了吴国昌盛的王业; 下句说月光照耀,汉元帝皇后之母也梦见月亮入怀,于是生了汉元帝皇后,她使汉朝帝业光明。这些典故和全篇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由于在《月赋》中占的篇幅不太多,并未象古赋那样堆砌过多的故实和辞藻以致使人生厌。至于对偶的整饬,是所有骈赋的基本特色,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字数:5142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