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失宫调】三棒鼓声频(先生醉也)
释义

【失宫调】三棒鼓声频(先生醉也)

曹 德


题渊明醉归图


先生醉也,童子扶著。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注释】①庐山社:即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等人组织的白莲社,曾以书招渊明,陶渊明到东林寺后,又“攒眉而去”。④“比及眉未攒”二句:待要入社时,已经折腰做官。“眉未攒”,指已入社,遁入空门。
【鉴赏】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元代文人由于其地位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加之废除科举多年,政治无门,他们常常把陶渊明作为进而不得思退的精神寄托。据统计,《全元散曲》收录了五十馀位作家言及陶渊明的作品共有二百余首。这首小令为题画抒感之作,借渊明醉归图,赞赏陶渊明不受凡尘俗世干扰闲适自得的潇洒隐逸生活,对比现实社会中汲汲于功名富贵者,讥讽他们勿作耗尽青春的黄粱美梦,奉劝为小官者早日辞官归隐。
此文构思切合《三棒鼓声频》的时令小调,共有三个层次。第一层着眼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先言及醉归图中先生醉醺醺、由童子搀扶的情态,借此生发开来,写他不问俗事,以诗、酒为伴的山野生活。“有诗便写,无酒重赊”,率性而为,自得其乐,间或唱些山声野调,何其的潇洒惬意,这才是真正地远离世俗凡尘,不问世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第二层嘲讽热衷于功名的得势权贵。先承上写隐者伴清风明月,夜眠松间高风亮节似的品格,接着笔锋转向了繁华惹人醉的京都长安,与陶渊明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此时正有多少官员做着飞黄腾达的黄粱美梦,全然不知浮生若梦,青春年华耗尽,一切荣华名利皆成浮云。对此类人作者持之以嘲讽和蔑视的态度。第三层奉劝未得势小官。一辈子做个小小的县官儿,为了官位、功名,不得不低眉折腰,屈身事人,含污忍垢地活着,等到晚年没有作为,只好遁入空门,这个时候已经是尝尽卑躬屈膝的羞辱,还不如及早地辞官归隐,尚能留下一个“靖节”的美名。
这里运用了几个关于陶渊明的典故。折腰之说源自《晋书·陶潜传》,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唐代李白有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庐山社,典出南朝周续之《庐山记》,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创白莲社,有不少名士参加,慧远曾以书招陶渊明,陶渊明到东林寺后,“攒眉而去”,拒绝入社。对此类小官,作者报以同情并真心奉劝的态度。
此曲通过隐者的逍遥自由、得势权贵的“春梦热”和未得势小官的屈身事人三种形象的对比,赞扬了隐者的清高,暴露了官场的黑暗,同情了小官的处境,凸显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曲写人生动传声,善于抓住细节。曲辞自然通俗,适于流播传唱。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