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翻译|赏析 |
释义 |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翻译|赏析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到一起来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他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其余全是抒情,但只此一句,便把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他一个人久久地伫立在高楼之上,向远处眺望。“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他“伫倚”楼头做什么?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但这“愁”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是借用春草来表现自己春愁的无限?春草,容易引起他乡游子思归的感情。《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柳永是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了?春草,也容易使人怀念亲爱的人。南朝江总妻《赋庭草》云:“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柳永是“记得旧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在思念他的意中人?这就是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说了。要想知道究竟,还须再往下看。 四、五两句,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联系首句“伫倚”二字我们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在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在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这本来是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象,但加上“残照”二字,便带上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烘托出和谐的气氛。“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这一是说明他眼前没有知心人,很孤单寂寞;二是说明,他太痴情,在楼头“伫倚”太久,超出常情,不能被人理解。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煞是奇怪,他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就是这样故意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词人的生花妙笔真是神出鬼没。读者越是想知道他的“春愁”所为何来,他越是不讲,偏偏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 “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助于酒: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并不是对饮酒真的有什么乐趣。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又是疏狂痛饮,又是吟啸高歌,大有非抑制住“春愁”不可的气势。结果如何呢?“强乐还无味”,他失败了。没有真正欢乐的心情,却要强颜欢笑,这“强乐”本身就是痛苦的一种表现,哪里还有兴味可谈呢?故作欢乐而“无味”,正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是解脱不了、排遣不去的。 为什么这种“春愁”如此执着呢?至此,作者才透露这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哪是真的想忘却“春愁”另寻欢乐呢?要是那样,他的“愁”就不会无法排遣了。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还“衣带渐宽终不悔”,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也决不后悔。至此,已经信誓旦旦了,却依然不肯把“春愁”这层窗纸捅破,词人可真沉得住气。究竟是什么使得抒情主人公钟情若此呢?直到词的最后一句才一语破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她! 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但他却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让读者去猜。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远远发来;迤逦写到之时,又煞住,另起笔墨,更端发来,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为读者设下一个迷魂阵,让这个悬念引导读者沿着曲曲折折的路走下去,直到最后一句,才把词人精心捆结起来的“包袱”抖开,使真相大白,构思巧妙,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细腻充分,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人间词话删稿》一一)。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