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李白黄鹤楼诗与后代拟作的互文性 |
释义 | 李白黄鹤楼诗与后代拟作的互文性 接受美学把文本分为“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第一文本”即作者创作出来的文本, “第二文本”是与接受者直接发生关系的文本。本文把崔颢《黄鹤楼》视为接受史上的“第一文本”, 把李白的黄鹤楼诗视为“第二文本”。诗仙李白才名卓著, 其《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等黄鹤楼诗亦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被后世诗人模仿、借鉴, 与后代作品存在互文性关系。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李白晚年的作品, 写其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 抒发了羁旅之情和身世飘零之感。落梅花即古曲《梅花落》, 多写身世飘零和去国怀乡之情。诗中巧借笛声渲染愁情, 含蓄蕴藉。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评曰:“凄切之情, 见于言外, 有含蓄不尽之致。至于《落梅》笛曲, 点用入化, 论者乃纷纷争梅之落与不落, 岂非痴人前不得说梦耶?”[17]717 此诗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许多黄鹤楼诗中运用“笛”、“梅”的意象和典故, 化用其中的名句“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李诗形成互文性关联。宋高似孙《答武昌吴广文》中“庾亮笛吹黄鹤月”, 运用庾亮夜登南楼谈咏的典故, 化用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 描绘文人雅士月夜登楼听笛的情景。清黄景仁《武昌杂诗》中“五月不风犹落梅”, 化用李白诗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明管讷《黄鹤楼》诗“笛吹江上野梅开”句, 明张居正《望黄鹤楼》诗“一笛梅花落远天”、清陈淮《月夜登黄鹤楼》诗“不知何处笛, 解作落梅声”、清袁渭钟《登龟山望黄鹤楼》诗“不识何人吹玉笛, 梅花未落已销魂”, 都化用了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句。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也引发了后人的拟作。诗云:“黄鹤高楼已捶碎, 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 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 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 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 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 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 与君烂漫寻春晖。”岳飞之孙岳珂来到曾是抗金大本营的鄂州, 触景伤情, 借《黄鹤谣寄吴季谦侍郎》为其祖父千古奇冤一吐胸中积愤。末句“欲捶此楼呼酒狂”, 化用李白诗“黄鹤高楼已捶碎”, 在与李白诗的互文性关联中将愤激之情推向高潮。 明魏耕性格豪放, 与李白有几分相似, 其《拟李翰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在标题、主题、风格、诗体、章法等方面模拟李诗, 酷似李白的原作。“黄鹤高楼压荆州, 影落洞庭三万秋。凭陵大啸弄明月, 崩摧卷入天河流。太守却来相调笑, 讥余捶碎黄鹤楼。黄鹤已捶碎, 更铲叠嶂倾豪辈。洪涛浩瀚驾青雀, 乘风啸傲事沉醉。醉后狂吟渌水歌……愿君归汉阳……振笔为文章……”此诗的标题既体现出对李诗标题的模仿, 又点明模拟李诗的主题。诗中模仿李白的口吻对嘲笑其捶碎黄鹤楼的人再次作答, 对李诗的主题进行了模仿。诗人要把黄鹤楼捶碎, 还要铲尽叠嶂, 倾覆“豪辈”。即使大醉, 也要在浩瀚洪涛之上“乘风啸傲”。诗中充满汪洋恣肆、激越奔放的豪宕之情, 颇似李白的风格。魏诗仿效李诗的诗体, 亦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诗歌的章法也酷似李诗, 先对嘲笑李白要捶碎黄鹤楼的丁十八作答, 再劝告他也要酣饮畅言, 振笔写诗。与李白诗在标题、主题、风格、诗体、章法等方面都存在互文性关系。 宋元以后, 崔颢《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诸作往往浑成一体, 共同作为诗歌经典成为诗人规摹学习的对象。清代的一些黄鹤楼诗博采众长, 吸收、转化了崔颢、李白诗两个经典文本, 文本之间形成复杂的多重互文性。例如赵翼《题黄鹤楼十六韵》中“洲犹芳草色, 笛正落梅天”, 化用了崔颢诗句“芳草萋萋鹦鹉洲”和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秋色已老汉阳树, 春风空忆武昌城。我闻崔颢诗中语, 黄鹤长江万里情。白云缥缈楚天外, 黄鹤飞去楼空在……”, 陈廷敬《黄鹤楼歌送魏使君》也借鉴了崔颢、李白黄鹤楼诗两个文本。“秋色”句化用崔颢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春风”句化用李白诗句“春风十三度, 空忆武昌城”;“黄鹤”句化用李白《送储邕之武昌》诗“黄鹤西楼月, 长江万里情”;“白云”句化用了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句。 清张炳翔撰《留月簃诗话》采佚名《明诗余论》云:“诗人必目空千古, 乃能横绝一时……题黄鹤楼者众矣, 大半为唐贤所压。余最爱张从孚句云:‘二千里外独登楼, 楼外天横一片秋。远树层层连赤壁, 轻帆点点下黄州。英雄气向当时尽, 江汉波同此处流。好借仙人手中笛, 梅花吹落不知愁。’浑成自然, 调高气逸, 安见不突过前人耶?”[18]此论对张从孚诗的评价过高,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 张诗不仅没有“目空千古”, 还借鉴了崔颢诗、李白诗两个文本。押尤韵、用叠字、采用七律的形式效仿崔诗, “梅花吹落不知愁”化用李白诗“江城五月落梅花”。尽管有创新之处, 但仍未能脱离唐代黄鹤楼诗的痕迹, 与两个经典文本都有互文关系。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