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望岳[1] |
释义 | 望岳[1][1]《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五言古诗,写于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去洛阳应科举失利后漫游齐、赵时,时年二十四岁。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县)。早年漫游吴、越、齐、赵,后应试屡试不第。三十五岁时向唐玄宗献赋,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管军械的小官)。安史之乱时投奔肃宗,任左拾遗。因疏救房琯,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入蜀,居成都,于浣花溪畔建草堂。他的朋友严武任西川节度使时,表荐他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贫困无助,离蜀北归,三年漂泊,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与李白齐名,人民敬爱地称他“诗圣”。他以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的真实图景,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存诗一千二百余首。 [2]“岱宗”二句:岱宗,指泰山。《风俗通·山泽篇》:“泰山,山之尊者,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夫,语助词。齐鲁,春秋时代的两个诸侯国,都在今山东境内,齐国地域在泰山之东北,鲁国地域在泰山之西南。青未了,青葱之色一望无际。二句写所望的总体印象:泰山横空出世,在一望无际的翠绿的齐鲁大平原上。 [3]“造化”二句:造化,大自然的创造者和主宰者。钟,聚集。神秀,神奇和秀美。阴阳,山北称阴,山南称阳。割,划分。二句写泰山集中了大自然的神工和灵秀,它的高大使山的南面和北面光照截然分为明暗。 〔4〕“荡胸”二句:层,一本作“曾”,层云,一层层白云。决眦,裂开眼角,指尽量睁大眼睑。二句写山中一层层白云升腾,好像在胸前激荡,睁裂眼角极目力远望,能看见山中飞鸟归林。因为境界开阔,必须极尽目力方能把远处细小事物收入眼底。 〔5〕“会当”二句:会当,一定要。凌绝顶,登上最高峰。二句言终须登上绝顶,鸟瞰群山低下。语出《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青年时期的这首五言古诗,名为“望岳”,却没有一个“望”字,但前六句都描写所望的泰山景象,写出泰山的巍峨雄伟。“青未了”写它在齐鲁碧野上挺拔的雄姿,“生层云”、“割昏晓”写它的高大和壮观,“决眦”写它的开阔。末两句则写自己的抱负,气魄宏大,抒发激荡着勇于攀登、奋发进取的豪情,更是千古绝唱。清浦起龙《读杜心解》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见。”此诗格似五律,惟平仄未谐,是用律体对偶的五言古诗,或说是古风式的律诗,其气骨峥嵘,体势雄浑,笔力遒劲,在咏泰山诗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