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文章憎命达”——李白从永王璘获罪
释义

“文章憎命达”——李白从永王璘获罪

“文章憎命达”,这大概是封建时代进步文人的共同命运,屈原、司马迁、曹植、陶潜……莫不如此。李白从永王璘本出于爱国,不料却因而获罪,就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公元755年11月,“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安史之乱。洛阳、潼关很快失守,玄宗仓皇逃蜀。逃蜀途中,他诏命太子李亨负责收复长安、洛阳,永王李璘负责长江流域的防务。诏书尚未抵达,李亨已于灵武即位。这就是唐肃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和夫人宗氏避乱江南,隐居于庐山屏风叠。面对中原的战火,人民的呻吟,诗人又怎能一心一意地当隐士呢!“使寰曲大定,海县清一”是李白终生执着的理想,况且他认为当此天下扰攘之际,正是壮士立功之时。诗人一直深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发展。
756年12月,永王引兵东下金陵。次年正月,经过浔阳,知道李白在庐山隐居,就派他的谋士、李白的故交韦子春三次上山邀请李白入幕。李白对入幕一事有顾虑,但因为立功报国心切,也因为永王执意相邀难以推辞,就抱着“扶力一行,前观进退”的态度接受了永王的邀请。
入幕以后,天生热情的诗人被壮大的军容和救国杀贼的气氛所鼓舞,情绪很快地高昂起来。他作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诗中说:“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其二》)他以谢安自比,想象着自己也象谢安一样,在谈笑风声中就把叛军消灭净尽了。天真的诗人陶醉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想中,他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永王在江南的行动,早引起了肃宗的猜忌,被看作是对他帝位的一个威胁。肃宗诏命永王回到玄宗身边去,永王不从;肃宗便对永王下了讨伐令,并调兵遣将布置了包围圈。就在李白满腔热情地歌颂“圣主”和“贤王”,满心以为他们是在齐心协力平定叛乱时,他已被卷进了这场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漩涡之中。
内战在金陵附近展开。永王璘一败涂地,被皇甫侁所杀。李白从内战的火光中和死人堆里逃了出来,但终于在回庐山途中被抓住并投进了浔阳狱。
李白入狱后,一些正直的官员如崔涣,宋若思等,曾极力营救过他,宗夫人也为之四处奔走呼吁。但肃宗对李白这样一个并未有一兵一卒实权的书生,也无论如何不肯放过。最后,李白以“从璘附逆”的罪名被判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李白虽没有抵达流放地就中途遇赦奉还,但已流寓途中十五个月。
这次无辜获罪,对晚年李白的打击是很沉重的。李白依然豪爽,但他爽朗的大笑明显地少了。几年之后,诗人在悒郁中死去,终年六十二岁。临终前,诗人作《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矣谁为出涕!”这是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严厉责问,也是对自己悲剧一生的悲愤的控诉。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