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张果老点化暮鼓
释义

张果老点化暮鼓

镇朔楼位于宣化城内清远楼南200米处,明正统五年(1440)始建,清代重修。两层通高15米,建在占地952平方米、高8.4米的墩台之上。台下有贯通南北的拱形券洞,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九脊歇山式布瓦顶。楼上南面悬有清乾隆三年(1738)制的“镇朔楼”匾额。楼内原有直径1.5米的大鼓一面,故又俗称“鼓楼”。鼓楼上现存的“神京屏翰”巨幅匾额为乾隆御笔。乾隆十年九月乾隆皇帝巡幸口外木兰,自多伦诺尔回銮驻跸宣化府南的外演武厅,曾检阅驻地清兵,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他又为宣化府题“神京屏翰”四个大字。宣化府谓京都之屏障,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晨钟暮鼓”,镇朔楼与清远楼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成为南北之通衢。传说镇朔楼上的鼓声在更深夜静时可传六十里以外,这是因为楼上大鼓曾得到八仙之一张果老的点化。这面大鼓原先发出的声音并不很响亮,有一年张果老倒骑毛驴从楼下经过,看到它大得世所罕见,就把手里的渔鼓“咚吧,咚吧”地敲了几下,然后把渔鼓抛向楼上,“啪!”不偏不倚,正好贴在镇朔楼的鼓面正中。从此之后,人们再去敲击这面大鼓时,大鼓便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雄浑的声音,四十五里以外都能听见它报时辰。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0: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