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常德会战 |
释义 | 常德会战鄂西会战后中日军队在华中继续处于对峙状态。1943年8月下旬,日本驻中国派遣军制订秋季后作战指导大纲,企图再次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势作战,其主要目标是湖南常德。日本大本营因判断盟军即将在缅甸开始反攻,而发起该作战可牵制中国兵力调往云南、缅甸,因此于9月27日以大陆命第八百五十三号正式批准了常德作战[1]。次日,中国派遣军向第十一军下达作战令,令其于11月上旬发起进攻,具体步骤为:“一、第十一军主力(加上由其他方面转用来的部队共三十五个步兵大队)由董市及石首附近向前推进,击败各地之敌,攻占常德附近。二、继而追索常德方面猬集反攻之敌,予以歼灭。三、作战目的一经实现,即视当时敌在缅甸反攻等形势,适时开始返还,剿灭残敌,恢复原来态势。”[2]至10月底,第十一军及由华东调遣来的第一一六师团共约十万兵力集结于沙市至监利的长江沿岸地区。 常德地区属第六战区,地处湖南西北,沅江下游,洞庭湖西岸,战略地位重要。西为川黔屏障,东南与长沙成掎角之势。第六战区在10月上旬就对日军的调兵遣将有所警觉,并于10月10日制订了守势会战计划[3]。10月下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判断“敌将抽集其中战场之兵力,再向(长)江(洞庭)湖三角地带进犯,以消耗牵制我兵力,并(达)到掠夺物资之目的。先压迫我10AG(AG即集团军)、29AG于聂家河、暖水街以西山地,再向左旋回进趋石门、澧县,如战况顺利,则渡澧水,犯常德”。并于10月28日作出部署:第六战区第十集团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各一部,于滨湖地区阻击敌人,而以主力利用澧水及暖水街一带山地,侧击进犯之敌;第七十四军之第五十七师固守常德,军主力于常德西北太浮山作机动准备;第一百军推进至益阳待命;第九、第五战区进行策应作战。10月30日蒋介石电令第六战区在“预想敌军进犯之道路,速即敷设地雷”[4]。 11月2日,日军在松滋至华容间分数路向长江以南迄洞庭湖西北畔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常德会战拉开序幕。中国第一线部队第十集团军第六十六军、第七十九军及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根据部署,先后于南县、甘家厂、公安、新江口之线进行抵抗,迟滞日军推进,并逐次向西南方向转移。日军虽遭阻击,但仍挟其优势兵力,猛进不已,南县、公安、松滋先后被占。至6日,第十集团军第一线部队已转移至王家厂、暖水街、刘家场、洋溪一线。但日军跟踪西犯,以其主力第十三师团直指暖水街地区。中国守军暂六师虽与敌激战,但暖水街仍陷于敌手。此时,中国方面根据战况及缴获文件确定日军将南下进攻常德,而暖水街处于日军进军路线之右侧背,占领该地将予敌以极大牵制。7日,蒋介石下令:“第十集团军王敬久部,即刻集中主力,击破向暖水街方向突进之敌。”[5]但第十集团军正准备发起反击时,日军又向高岩、王家畈、邓家畈等地发起猛攻,并以主力迂回暖水街以南地区西进。敌我之间呈交错对峙状态。至12日,第十集团军退守聂家河、仁和坪、子良坪、曾家垭一线,继续阻敌。日军则除留第三十九师团等部于暖水街附近外,第三、第十三师团相继向南集结,准备向石门、慈利发起第二期作战。 日军第十一军于11月11日部署第二期作战,以第十三师团进攻慈利,随后追歼常德西北地区中国军队;第三师团奔袭石门以北第七十三军主力,然后进入常德西南地区;第六十八师团渡过洞庭湖,攻占汉寿后进入常德东南地区;第一一六师团经临澧从北面直接攻击常德,企图对常德形成合围之势[6]。第六战区遂以第七十三军部署于石门附近抵御日军,并以第七十四军部署于常德、慈利间,准备对敌决战。 11月13日,日军第三师团在飞机与炮兵支援下,向第七十三军阵地发起猛攻,中国守军英勇迎战,连长、排长“多裹伤再战”,至14日黄昏,“已陷入苦战,伤亡已逾三分之二”。入夜,日军突入石门,担任守城的暂五师与敌死战,“几全部作壮烈之牺牲”,师长彭士量英勇殉国,石门失守[7]。 石门被占后,日军沿澧水快速推进,至11月16日已进至慈利以北永盛桥、东岳观,与第七十四军发生接触。在这之前的14日晚,蒋介石电话指示第六战区:“以一部确守常德,主力在慈利附近地区与敌决战。”[8]第七十四军除第五十七师防守常德外,军长王耀武率军主力第五十一、第五十八师布防于慈利附近。17日,第五十八师正面之敌日军第十三师团开始进攻,守军奋勇抵抗。守卫赤松山的一个营沉着迎战竟日,阵地屹然不动。日军白天无法推进,只得于夜间偷袭,守军战斗至最后一人,全营壮烈牺牲[9]。18日,慈利被敌攻陷,常德西北失去屏障。 日军第三师团南渡澧水后按计划直扑桃源。11月21日,日军飞机向桃源投弹扫射,并趁势降落伞兵六十余人,与地面部队呼应。桃源守军不足一营,无力抵御,被迫撤离,桃源被占。第四十四军第一五○师在陬市继续抵抗,以拱卫常德外围,但最终不支,陷于敌手,该师师长许国璋殉国[10]。常德西南门户洞开。 日军第六十八师团于11月18日拂晓前从安乡以南鱼口附近地区西渡洞庭湖。是日天气恶劣,风高浪急,中国守军因此疏于防范,使日军突袭轻易得手,登陆洞庭湖畔涂家湖一带。22日,第六十八师团攻占汉寿,从东南直接威胁常德。是日,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从北面开始进攻常德。至此,常德成为一座孤城,会战进入常德保卫战阶段。 担任守卫常德重任的是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该师受命后,以主力集中常德城,加强工事,严整战备,并制订持久防守计划,第一期为外围战斗,以德山、河洑山为第一线,消耗敌人,争取时间;第二期为城垣战斗,固守城垣,坚强抵抗,并实行局部逆袭;第三期为街市战斗,一旦敌军突入城内,“即凭家屋据点,街巷堡垒逐屋抵抗”,直至援军向常德求心包围,乘敌攻势顿挫,予以协力夹击[11]。 11月20日,西渡洞庭湖的日军第六十八师团一部向常德城南面的德山攻击前进。德山守军没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被迫撤离,日军于22日进占德山。在常德城西面,日军第一一六师团数千人于21日从北、西两面夹攻河洑山阵地。守军第一七一团第三营与敌激战,坚守阵地至22日凌晨,再退守河洑市。23日,日军集中炮火猛轰河洑市,并发射毒气弹,第三营官兵拼死抵抗,“河洑之巷战,失而复得者凡五次”,全营官兵大部牺牲,仅余七八十人,河洑市终告不守[12]。在常德城西北外围的黄土山阵地,第五十七师也与日军展开激战,在击毙日军联队长一名,予敌以重大打击,己方亦遭受重大伤亡后向主阵地转移。 日军原先计划仅以第一一六师团承担攻占常德的任务,但在常德外围遇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后,于11月23日调整部署,决定以第一一六师团从北、西两面全力攻击,第三师团一部从南进攻,第六十八师团从东进攻,并定25日午夜开始进攻。同日,第六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孙连仲电令第五十七师师长余程万:“常德存亡关系全局,着激励官兵,坚守待援,发扬革命军人牺牲之精神,毋致动摇决心。”蒋介石也电令第五十七师“固守常德,与该城共存亡”[13]。 11月25日拂晓,日军飞机二十余架飞临常德上空进行扫射,随即日军地面部队不待午夜即分几路向常德城发起进攻。在北面,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第一○九联队先向外围阵地夏家岗、七里桥发起进攻,遇中国守军迎头抗击,被迫向东绕行,趁守军不备,突破新堤,再转进北门外街一线。中国军队仓促迎敌,展开白刃肉搏,挫敌锋芒。日军战史记载当日常德北面的战斗“由于敌人节节抵抗,前进很不顺利”,直至26日凌晨才到达北门外[14]。在东面,日军第六十八师团一部趁第一○九联队突进之机,攻占岩桥,推进至东门附近。在西面,第一一六师团第一二○联队在白天开始攻击外围阵地,因守军顽强抵抗无法突破,入夜后才以偷袭突破中国军队阵地,进至西门城外。南面的战斗最晚打响,但战况更为惨烈。先是美军战机袭击向沅江南岸推进途中的日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击毙其联队长中畑。午夜,第六联队向沅江北岸常德城内猛轰,其步兵趁此掩护渡江。据日本战史:“江畔的战斗是极其残酷的,我军接连出现伤亡。”日军五百余人强渡后,一部突入城内,守军在下南门、东门附近街巷与之展开恶战,“反复进行肉搏和枪战”,至次日凌晨击退入城之敌[15]。25日一天激战,第五十七师两名营长英勇殉国。鉴于日军从各方逼近常德城。师长余程万调整部署,令外围部队转入城内,并重新配置城垣守备力量,以达固守常德之目的。 26日、27日两天,日军继续发起全线攻势,除以飞机轰炸扫射外,更投掷毒气弹。北门外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主力两个联队轮番进攻,以期攻破北门,突入城内。但中国守军集中火力奋勇杀敌,26日一天挫败日军八次进攻,日军遭受极大伤亡。西门外遭日军猛烈炮火,渔父中学阵地被摧毁,守军虽仅存排长以下数人,仍战至最后,与阵地同归于尽。日军白天无法得手,其第三大队于夜间对大西门进行袭击,仍以失败告终,大队长被击毙,该大队所属中队军官非死即伤[16]。东门守军面对正面之敌和北渡沅江强行登陆的第六联队,与敌搏杀,虽伤亡重大,阵地屹然不动。第五十八师坚持至此,全师八千多名官兵伤亡甚众,弹药消耗已过大半,但守城斗志丝毫未减,师长余程万命令:“自即刻起,所有排、连、营、团长,一律不得变更位置。”并为充实第一线兵力,将所有运输兵、担架兵合编为战斗部队,从炮兵中抽调三百余人加入步兵战斗,师部幕僚亦自告奋勇参加第一线战斗[17]。 日军在连续三天攻城受挫后,于28日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日军的主攻方向在北门,在集中炮火轰击后,步兵反复冲击,北门工事悉被摧毁,防守北门的第一七一团堵截不及,至下午日军从北门突入城内。此时第五十七师已无预备队可资调遣,师长余程万遂命令该团逐次退守城北各街巷,常德保卫战进入巷战阶段。第一七一团利用民宅沿街设置火力点,顽强抵御日军,“苦撑恶斗,拼命力争,一寸山河一寸血肉,惊天动地,惨烈空前”,日军自叹“进展极不顺利,连续出现伤亡”[18]。在大、小西门和东门的日军,自晨至暮,也一再猛攻城垣,但均为守军击退,滞留于城墙之外。因第一线部队消耗将尽,第五十七师又将师部杂兵、政工人员、常德警察等编入战斗部队,并请求战区火速增援。 29日,日军飞机向城内投掷燃烧弹,“城区大火蔽天,家屋碉堡,概成灰烬”。攻城日军也接到命令:“烧毁常德市街,迅速取得战果。”东门外日军依靠火攻,突入城内,但继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入城后的战斗与北门方面同样艰苦”。西门守军奋力防守至深夜,并与突破城墙的日军展开白刃战,最终不支退入城内。余程万师长在危急关头致电第六战区:“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19] 30日,突入城内各路日军四处纵火,“穿墙凿壁,节节紧逼,我余兼师长及各级幕僚,莫不亲任指挥,尺土之微,不肯轻弃。”配属第五十七师守城的第七十四军炮兵团团长金定洲致电蒋介石:“孤城固守,弹尽,援军未到。虽士气奋勇,我步、炮均凭血肉与敌抢夺市街据点,但敌日增,我日减。职等牺牲事小,整个战局大,务恳严限援军协助袭逆为祷。”[20]12月1日,常德城内巷战更为惨烈,守军在多处阵地抵抗至最后一刻,与阵地同归于尽。入夜,第五十七师防守区域只剩城内西南一隅。当日,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电告第五十七师,援军已抵达常德附近。2日,刚结束开罗会议返回重庆的蒋介石致电余程万,嘉勉第五十七师守卫常德“辉煌之战绩”,并令其“严督所部与常德共存亡”[21]。2日拂晓起,日军“放大量毒气,炮击愈猛,空炸愈烈,火攻愈凶,窜逼愈近。我守兵与残破碉堡、阵地工事于惨烈斗争之后,复节节同归于尽,而城内残余之建筑物及碉堡百分之九十五已被毁灭。战至下午十二点左右,我几无立足余地。敌有隙钻隙,有墙登墙,到处流窜。我仅存少数人、枪,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则使刀矛或碎石棒”。尽管核心阵地已缩至约三百公尺见方的区域,但守军坚持抵抗,日军仍“不断出现伤亡”[22]。 常德城内巷战进行到12月3日凌晨,余程万以援军未到,大局已无法挽回,遂命令第一六九团团长柴意新指挥残部继续牵制日军,其本人则亲率余部向南突围。柴意新率部与日军经十余次肉搏,终全部壮烈殉国,常德城陷于敌手[23]。 第五十七师九千余名官兵守卫常德孤城,自外围作战至常德失守,坚持近半月。日军先后使用三万兵力和三百余门大炮进行围攻,全师官兵从外围至城垣再至街巷拼死血战,“兵亡官继,弹尽肉搏”,伤亡官兵5703名,谱写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史诗。日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占领常德后,承认遇到了“出乎意料之外的顽强抵抗”[24]。 当日军向常德围攻之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除令第五十七师固守以外,并于11月24日令第九战区第十军及第九十九军一部进攻洞庭湖南岸亘沅江右岸日军;第六战区第七十四军、第一百军攻击进犯常德日军之右侧背,第十集团军主力渡过澧水,向羊毛滩、临澧方面求敌侧背而攻击之,第二十九集团军之四十四军由太浮山、太阳山攻敌后方,第七十三军夺回慈利,企图从外线对日军展开求心攻击[25]。各部奉命后,即遵令推进,对进攻常德日军形成外线包围态势,但分别遭遇当面日军顽抗抵御,攻势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形成僵持局面。由资水北上的第十军以预十师向敌发起进攻,掩护第三师向常德方向突进。预十师师长孙明瑾率部英勇作战,身中四弹而壮烈牺牲。第三师则趁此掩护,于11月30日攻占常德城南五公里处的德山。 12月3日常德失守后,蒋介石于当日电令第六、第九战区,重申围歼日军之部署:“无论常德状况有无变化,决依既定计划围攻敌人。”[26]第六、第九两战区接令后加紧对日军发起新一轮攻势,但所属各部因连续作战损失过重,仍无法取得进展。而攻占德山的第十军第三师却遇敌反扑,陷于围攻之中,第十军预十师、第一九○师也因损失太重,无力救援,12月5日德山再度为日军占领。 当中日军队相持于常德地区时,第九战区为增强北援常德兵力而抽调九个团临时组成的欧震(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兵团于12月3日抵达战场,并于12月6日加入战斗,向常德以南的日军发起进攻。此时日军已有从常德撤出的迹象,但重庆最高军事当局判断,日军在常德附近兵力在八个联队以上,虽已向东北撤退,“但不能谓无久据常德之公算”,若“反攻无效,耗用殆尽,转恐无力收拾常德战局,而诱起敌更奢之企图”。因此令第六、第九战区准备守势部署,暂维持原态势,以观敌情之变化[27]。 重庆的这一军事部署,使日军获得从容部署从常德撤退的时间。日军在制订常德作战计划时就确定,在攻占常德后适时返回,恢复原态势。但11月下旬美国驻华空军袭击台湾后,日本大本营开始考虑为摧毁美国驻华空军基地而打通大陆铁路线的作战计划。中国派遣军据此希望第十一军在占领常德后暂不返回,准备下一步作战,并于12月5日派员赴前线与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就此商讨。但横山勇认为,整个作战计划是以占领常德后返回制订的,由于兵力所限、信心缺乏等原因,第十一军无法长期在常德滞留,因此提出仍按原计划返回原驻地,必要时再出发。这一意见为中国派遣军同意后,第十一军决定于12月11日从常德前线全面撤退[28]。 12月8日,中国前线部队侦知日军已开始撤退。9日,蒋介石电令薛岳、孙连仲:“常德之敌已动摇退却,仰捕捉好机,截击猛追,以收歼敌之效。”[29]中国军队随即开始全线反击,欧震兵团首先于9日黄昏再次克复德山,并乘势向常德发起攻势,当夜突入常德。常德在失守六天后即被收复。 12月12日夜,正向澧水南岸撤退的日军第十一军接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电报,根据大本营命令,要求其重占常德。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虽只得遵令停止向澧水北岸撤退,将部队部署于澧水南岸,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但对此命令颇有异议,认为并非上策,因为常德作战中国军队“防备坚固”,本方“损失甚多”,参战兵力五万余人,因伤亡、患病等原因减员一万,已无力再发起进攻,因此建议按计划撤回原驻地。在向中国派遣军反复说明情况后,第十一军终于获准继续后撤[30]。 12月18日,日本第十一军在与中国军队对峙一周后全线撤退。中国军队尾随日军进行追击,并收复失地。至1944年1月初,日军返回原驻地,敌我部署恢复战前态势。 常德会战历时两月。根据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统计,中国军队击毙日军联队长三人,日军官兵伤亡约四万人;中国军队三名师长殉国,伤亡官兵约五万余人。日军战史则记载,至12月8日止日军战死1274人,负伤2977人[31]。 在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采取与第三次长沙会战相同的战略,即纵深抵抗,逐次消耗敌人,最后坚守常德,以外线兵团进行求心攻击,围歼日军。然而,由于会战初期防御作战退缩过快,会战后期外线兵团无法突破日军防线,第九战区增援部队又逐次使用,未能在常德失守前全部及时抵达战场,这一战略构想最终没能完全付诸实施,取得预期战果。因此中国军队虽在常德会战中予日军相当打击,日军仍基本按其战前部署完成此次作战。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