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帝王陵墓、宫殿、塔楼
释义

帝王陵墓、宫殿、塔楼

(1) 黄帝陵古今。中国的史前时期以中原一带的仰韶文化为典型代表,黄帝与炎帝的活动正与仰韶文化有着历史的联系,仰韶文化发展为华夏文化,黄帝与炎帝正是最早活动于西北华夏的两支部族。传说黄帝与炎帝有亲密的关系,炎帝称神农氏,部族居姜水,姓姜,后世的姜嫄、姜太公都是炎帝之后。黄帝部族居姬水,故姓姬。黄帝号有熊氏,有人认为“黄”字的本义是兽皮,故黄帝可能属游牧民族,而炎帝号神农氏,可能是农业部族。上古时代,战乱不断,黄帝与炎帝曾联合战败蚩尤(南方九黎部族首领)于涿鹿(今河北涿鹿),而后炎帝与黄帝又发生矛盾,黄帝战败了炎帝,统一了西北二强大的部族,大会诸侯,“万国”皆尊轩辕黄帝,黄帝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统一华夏,东巡至海,南抵长江,西达崆峒(今甘肃东部),北伐山戎,被诸侯国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由于黄帝统一华夏的文治武功被历代传颂,逐渐把中华民族文明的产生,说成是黄帝的创造,如说黄帝命大臣发明天干地支,形成六十甲子,用以计算年、月、日,历史称作“黄帝历”;传说他还命令大臣发明衣、帽、鞋,使人民生活有序;他的夫人嫘祖还发明了养蚕制丝技术;他创造了农业技术,教人男耕女织;他还命仓颉造字;自己和岐伯研究医术,使人学会治病,相传《黄帝内经》就是他与岐伯关于医术的问答录。由此可见,黄帝作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一个时代,应该承认黄帝代表了一个传说的历史时代,今天考古的资料虽然还难以对黄帝的存在提供确凿的证明,但是历代的传说也不应该认为是没有根据的。
传说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但是,今有两处桥山,一为陕北黄陵县桥山,一为陕北子长县桥山。历代朝廷、政府多以黄陵县的黄陵为祭奠之所。看来黄帝生于西北,葬于西北之说大体与传说中的黄帝活动空间相符合。
陕北黄陵县的黄帝陵处于黄土高原的桥山之颠,松柏成林,郁郁仓翠。相传那里有汉武帝祭黄帝时所修造的“祈仙台”,陵前立有一块由明代人唐倚书写的“桥陵龙驭”碑石,意指黄帝死后乘龙升天而去。桥山脚下黄帝庙内相传有一高大古柏树,周长达十米,相传是黄帝亲手所值,游人望之兴叹,遂生景仰与怀念之情。
(2)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帝陵东侧一点五公里处,是秦始皇帝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的农民打井时发现,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试掘,了解了俑坑的范围和内部埋藏的历史文物,遂于1976年又在一号俑坑北侧二十至二十五米处发现了2号俑坑和3号俑坑。现在三个大型俑坑分别修筑了三个俑坑展览大厅,其中最大的一号俑坑展览大厅,长二百三十米,跨度七十米,高二十二米,总面积为一万六千平方米,大厅把俑坑全部罩起来,供游人观赏。坑中兵马俑千余件。1976年开始筹建,1979年10月1日建成中国最大的断代史专题性遗址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并正式向全世界开放。
根据陕西省考古队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实地勘查与发掘,出土木质战车二十辆,拉车的陶马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二十九匹,各类武士俑一千四百余件,青铜兵器万余件。据专家估计,三个俑坑内当有战车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一十六匹,车兵、骑兵、步兵俑近七千件。车、马、俑的大小、高矮与真人真马相似,车、马、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这是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史的珍贵资料,号称为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兵马俑除了有军事史的价值外,还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出土的每件兵马俑,都是一件极珍贵的艺术品,是人类雕塑史上的奇葩,表现了中华民族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才能和智慧。兵马俑的突出艺术风格是写实,每件兵马俑的模拟功夫看去令人吃惊,简直与活人活马一模一样,人物的高矮、胖瘦、面型、发式,个个栩栩如生。当时的秦俑本来都是彩绘的,由于俑坑经过火烧和埋在地下二千余年经过水土的浸渍,色彩都已脱落,出土时仅有个别的俑还有些色彩的残迹。我们今天看到的兵马俑大部分呈青灰色,这是陶质的颜色,已不是彩绘兵马俑本来的颜色了。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始皇陵外城东门大道北侧,象征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生前的秦始皇在咸阳宫有三军守卫,死后的秦始皇也以兵马俑进行陪葬,以示无尚权威之不变。
(3) 咸阳原的汉陵。秦建都于咸阳,秦末农民起义烧毁了咸阳,变成废墟。西汉立国奠都于长安,与咸阳隔渭水相望。咸阳原地势平坦、四至开阔,背靠歧山,南濒渭水,遥望终南,真乃理想之陵区。西汉王朝选中咸阳原作帝王陵区,埋葬帝王、帝后、文武功臣,有压胜前朝(秦朝)的具体意向,当然主要因它是“风水”宝地,也还有福祐京城长安的意思。
西汉王朝历经十一代皇帝,历时二百一十四年,除文帝霸陵(今西安市白鹿原边莫灵庙南)、宣帝杜陵(今西安市南郊甘寨村北)在渭河以南外,其余九座陵墓都埋葬于咸阳原上。按照古制以长陵(高祖刘邦)为中心,以左昭右穆为序,安置历代王陵的位置,例如长陵在东,安陵在西;阳陵在东,茂陵在西。从考古队实际勘查的情况认定,西汉帝王陵墓从西向东的排列次序为:武帝茂陵(兴平县豆马村西北),昭帝平陵(咸阳市南刘村东北),成帝延陵(咸阳市马家窑东),平帝康陵(咸阳市大寨东村东),元帝渭陵(咸阳市新庄北村南)、哀帝义陵(咸阳市南贺村东南),惠帝安陵(咸阳市白庙村南),高帝长陵(咸阳市怡魏村南),景帝阳陵(咸阳市穆家村北)。
西汉帝王陵除文帝霸陵不起封土外,其余帝陵都堆积起高大的土冢,其中茂陵最为高大壮观,陵高二十丈,地宫高十三丈。茂陵陪葬墓有李夫人墓,还有霍去病、卫青、霍光等。今天在霍去病墓还保存有一大批珍贵汉代石刻文物,如:石人、猛兽食羊、牯牛、人与熊、小猪、跃马、卧马、马踏匈奴、伏虎、卧象、蛙、蟾鱼等造型美观,古朴大方,是保存至今比较完好而又极富艺术价值的珍品,享誉海内外。
(4) 渭北原的唐陵。唐朝共二十位皇帝,当然就有二十座皇陵,除两位亡国之君的陵墓(一位埋在河南偃师县,一位埋在山东定陶县)埋在其他地方外,其余十八位皇帝陵均埋在渭北原上,俗称为“唐十八陵”。陵墓建筑特点与汉陵不同,汉陵均是就地起冢,填加封土,成为高大陵墓。而唐陵自太宗昭陵以降多是因山造墓、每个陵墓,都是一座雄伟的高山,看去更有气势,更有威风。
何以唐陵选造于渭北原上呢? 因为离长安京城较近的咸阳原已被汉家皇陵所占据,只有渭北原沿着起伏的山峦造陵,东西地域开阔,气势比咸阳原更加雄伟,渭北原地势比咸阳原为高,这有压胜前朝之意。所以,东起浦城,向西经过富平、三原、泾阳、礼泉直到乾县,因依起伏的山峦,修陵埋藏了唐代十八位皇帝。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的陵墓称为“献陵”,在今三原县东北四十里的白鹿原上,具体地址在今徐木乡永和村东,实测墓高二十一米,东西长一百五十米,南北宽十二米,用夯土筑起。李世民为防止盗掘,把地宫用沙子封闭起来,所以也有人称献陵为“沙陵”。
从唐太宗的昭陵开始,而后有高宗、武则天的乾陵,中宗的定陵,睿宗的桥陵,玄宗的泰陵,肃宗的建陵,代宗的元陵,德宗的崇陵,顺宗的丰陵,宪宗的景陵,穆宗的光陵,文宗的章陵,宣宗的贞陵,懿宗的简陵,计十四代因山所造的陵墓。在唐代十八陵中以昭陵最为高大雄伟,而乾陵的地面文物保存得比较多。
(5) 昭陵与乾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也是开唐代帝王依山造陵之先的陵墓。昭陵位于礼泉东北的九嵏山上,九嵏山主峰海拔1180米,为那一带群峰最高者。昭陵是李世民根据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建议修造的。贞观十年(636)三月,文德皇后病重时曾向唐太宗提出要求和建议:“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旧唐书卷五十一《文德皇后传》)李世民于是选择了九嵏山因势而修筑了昭陵,并亲撰碑文,盛赞文德皇后之贤德。昭陵前后修筑了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因误食丹药致死,葬于昭陵。
昭陵的地面建筑,在玄宫门之上本来建有“游殿”供李世民亡灵游乐之所,门下不远处建有“献殿”或称“寝殿”,是后人进行祭祀之所。陵墓周围有城垣、城门,南门为朱雀门,门内即献殿,北门为玄武门,门内为祭坛,东门为青龙门,西门为白虎门。这些地面建筑早已倾毁,但是遗址犹存。昭陵最有价值的文物是至今尚存的“六骏石像”,陈列在陵后两侧。昭陵六骏传说是唐代名画家闫立本所绘,并选用当时最优秀的雕刻家精心雕刻而成。六骏是唐太宗生前南征北战骑过的战马,采用减底浮雕而成,每方石雕骏马高1.71米,宽2.05米,厚0.3米,四边有边框,技法重在传神,可谓唐代石刻艺术的珍品。据史书记载昭陵前尚有石人、石马、石麒麟等石刻艺术品,但因年久埋于地下,至今尚无发现。
昭陵陪葬墓最多,据昭陵博物馆实地调查为一百六十七座,主要是唐室诸王墓、亲王子孙墓、公主墓、驸马合葬墓和重要功臣墓,形成幅员宽广的皇家陵园。其中公主墓二十一座,宰相墓十四座,已知者有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李靖墓、李墓、魏征墓等。 70年代在李墓区修建了昭陵博物馆,收藏展出了昭陵附近出土的珍贵碑石、铜器、陶器等文物。 李墓早已被盗掘过,现在实际墓高二十五米,墓前有石人一对,西侧有石虎三只,东侧有石羊三只,正南面树一通高宗亲笔御碑,可供游人观赏。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位于乾县城西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梁山主峰是乾陵的中心,主峰南面有两座小峰,看去好似一个巨人躺在那里,主峰为头,两小峰为足。当地农民称两个小峰为东乳峰与西乳峰,俗称为“奶头山”,地势险要。
乾陵的地面石刻保存较多,在乾陵的朱雀门前司马道两侧保存的石刻有华表一对、飞马一对、朱雀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沿司马道再向北去,西侧有“述圣记碑”,东侧有着名的“无字碑”。朱雀门外西侧有“蕃酋”像三十一尊,东侧有“蕃酋”像二十九尊。华表高八米,八棱形柱身,飞马高三点一七米,有卷云形双翼,栩栩如生,这是乾陵石雕的代表作,为极其精美的唐代艺术品。其余如朱雀为高浮雕,形态逼真,维妙维肖,是难得的珍品。“述圣纪碑”为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全文八千余字,内容为宣扬高宗一代的文治武功。“无字碑”是留给后人对武则天进行评价的,说明武则天的气度。宋金以后,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最有名的是金代的《金都统经略郎君行记》铭刻,保存了已经失传的契丹文字,价值甚高。
乾陵的陪葬墓有十七座,其中着名的有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还有礼部尚书墓、左右仆射墓、将军墓若干座。自1960年至1972年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发现了丰富的珍贵文物。永泰公主名李仙惠,是高宗、武则天的孙女,中宗的七女儿,死后陪葬乾陵。墓道与墓室的壁画甚丰,以人物画居多,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些画的大部分被移置下来,现保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内,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唐代壁画原品。章怀太子名李贤,是高宗与武则天的二子,死于文明元年(684),死后由四川迁回灵柩,陪葬于乾陵。墓内出土大量陶俑、三彩马。出土的墓道、墓室壁画,特别引人注目。如有名的《狩猎出行图》《打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等都是稀世珍品。懿德太子名李重润,是中宗的长子,高宗、武则天之孙,死后由洛阳迁回灵柩,陪葬乾陵。墓内也发现了大量的陶器与壁画等艺术珍品。
(6)大明宫、华清宫。唐代长安城修建有三大着名宫殿,即: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这是唐代政治活动之中心,其建筑豪华程度远远超过了汉代的宫殿。
太极宫位于唐长安城宫城内的北部中尖地区,占整个宫城面积的一半,它的东边是太子的东宫,西边是宫女居住的掖庭宫。太极宫是唐初政治活动的中心,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即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的地方。太极宫早已被毁,荡然无存。
贞观八年(634)李世民在宫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原上修建了永安宫,为其父李渊清暑所居住。次年改名为“大明宫”又名蓬莱宫。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62)进行扩建,成为极其豪华的宫殿,于是唐高宗由太极宫迁来大明宫,大明宫自高宗起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大明宫由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组成。含元殿是大明宫的前殿,建筑最为壮观。唐代诗人李华作《含元殿赋》一首,描写其豪华壮观为“左翔鸾而右栖风,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含元殿南门丹风门为举行“外朝”之所,位于含元殿北部的宣政殿是举行“中朝”之地,再向北走是紫宸殿,为举行“内朝”地方。唐高宗麟德年间又建有麟德殿,位居大明宫之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近几十年考古队对大明宫遗址进行多次开掘,发掘了城门和宫殿遗址。含元殿遗址犹存,有三米多高的夯土台,遗址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大明宫遗址比较完整的是后建的麟德殿,70年代陕西考古队发掘并复原了麟德殿遗址的地基部分,在那里修建了大明宫历史文物展览厅供游人参观。
春明门内的兴庆宫本是唐玄宗的宅地,开元二年(714)玄宗改旧宅为宫殿,开元十六年(728)玄宗就把政治活动中心由大明宫移到了兴庆宫。从此,兴庆宫便成为唐朝政治活动的中心。其建筑的豪华又远超过大明宫。50年代在兴庆宫遗址重修了“兴庆公园”,园内仿照当年兴庆宫的建筑,修筑了沈香亭、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园内还人工挖凿了“龙池”,龙池两岸林木丛郁,鲜花盛开,龙池中可以乘舟戏水,成为西安市一大风景区,游人往来不绝。
唐代统治者虽然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与囿苑,还不以为满足,又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了骊山华清宫与曲江池,作为皇家游乐的场所。华清宫座落在骊山脚下,利用那里的天然温泉,修筑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行宫和专门供嫔妃们沐浴温泉的汤池。华清宫城分为东西两半部分,东半部是唐玄宗与杨贵妃活动的中心,有专供玄宗与杨贵妃观赏宫女歌舞的舞台和御汤九龙殿、御寝飞霜殿、杨贵妃赐浴汤、芙蓉汤。西半部主要是供嫔妃们沐浴的长汤十六所。宫城内殿阁亭台错落有秩,花香鸟语,四季如春,是着名的唐代皇家风景游乐区。
唐代的华清宫早已废毁,近年在华清宫遗址发现了当年的贵妃池,已经重新修复,其风景优雅胜过当年。每年春夏季节海内外游人满园,更有来此避暑与疗养的文人墨客。
(7) 大雁塔与小雁塔。大雁塔座落在西安南郊慈恩寺内,今天已经成为西安市的象征,也是旧唐长安城遗留下来最高大、最有价值的文物古迹,闻名于中外。
大慈恩寺创建于隋代,原名无漏寺。唐代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思他的母亲文德皇后,在原寺基础上,改建成大慈恩寺。不久,唐僧玄奘由印度取经返回大唐首都长安,带回大批经书。唐高宗李治为安置玄奘由印度带回的佛经、修像,于唐永徽三年(652)在大慈恩寺院内建起了大雁塔。原初建的大雁塔只有五层,以土充实塔心,外表砌之以砖,看来好似砖塔,但不坚实,没过几年,由于风吹雨淋,塔身倒塌。至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进行重修,塔身全部用砖砌成,塔高十丈,塔身十层。唐章八元《题慈恩寺塔》有所谓“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的诗句。唐代后期长安城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昭宗天祐元年(904),朱温劫持昭宗迁都洛阳后,对长安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大雁塔当然也不能逃脱,顶端倒塌三层,只残存七层。到了五代时期,后唐明宗长兴年间(930—933),西安留守安重霸又重新整理了残破的大雁塔,大体就是今天西安南郊的大雁塔。所不同的是,现在看到的大雁塔外表是明代为了保护古迹文物而加固的按照唐塔的格式要求装修起来的,真正的唐塔被包藏在外表的内层,这也是很高明的技术,可以起到长期保护原塔的作用。
现在看到的大雁塔,是方形七层阁楼式的砖塔,塔高六十四米,各层塔的四角飞檐悬挂着小型铁钟,微风吹动下,叮叮𪠽𪠽的响声日日夜夜迎送着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塔底层周长一百米左右,四面砖券门洞的墙壁上,布满唐代的线刻画,西门楣上雕刻着佛教建筑图,图案工整细致入微。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中,嵌有大唐着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字迹清秀完美,是当今研究唐代佛教史及书法艺术的极为珍贵的资料,也是极有价值的高级艺术品。
小雁塔在古城西安总是与大雁塔相提并论的,相互辉映,大小成趣。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小南门外的荐福寺内,修造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09),晚于大雁塔半个世纪左右。荐福寺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坊,是唐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684)改为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又改称大荐福寺。唐中宗再次掌权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院大门向北开,正与荐福寺隔横街相望。唐末长安城遭毁,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合而为一。
小雁塔原高十五层,塔高四十三点三米,平面呈正方型,塔身从下向上逐层收缩。小雁塔采用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与大雁塔有同工异趣之妙。唐代进士及第,按习惯在大雁塔留名,称为“雁塔题名”。后来考中武举在荐福寺留名,亦称为“雁塔题名”。唐代高僧义净由印度游学返唐后,就住在荐福寺译经,(正像玄奘在大雁塔译经一样),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古城长安每日清晨都从小雁塔传出清脆的钟声,象征一日之开始。这就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冬陕西华县发生八级大地震,整个关中受到影响,小雁塔的最上两层被震塌毁,塔身中部裂缝,从此小雁塔就成为十三层的危塔。解放后,政府对小雁塔进行了整修加固,使它成为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8) 法门寺塔及其地宫。法门寺塔,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是中国比较早建成的有名佛塔之一,也是唐代佛门圣地之一。
法门寺塔相传始建于东汉桓灵年间(147—189年),初名阿育王寺,寺塔名阿育王塔,因其奉藏佛祖释迦牟尼指骨舍利,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以后历代都有修葺,北魏时法门寺香火旺盛,法门寺塔得到了整修。但是,北周武帝灭佛之事殃及法门寺,寺塔遭到严重破坏。唐贞观五年岐州剌史张亮在朝廷支持下,重建了木塔。唐中宗后为木塔题名为“真身宝塔”,从此,使法门寺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唐王朝皇室崇法礼佛、迎奉佛骨的胜地。从现存的碑石资料得知,唐太宗贞观五年开启地宫,供奉真身舍利,重建成四级木塔,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迎奉佛骨,并为寺中赐钱物等状,这是法门寺最兴旺的时期。《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对上述历史做了记述。唐朝历代皇帝为法门寺迎奉佛骨共七次之多,每次迎奉佛骨都施舍寺院丰厚的财物,为寺院的整修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寺院在唐代全盛时期,形成了着名的二十四院,如天王院、地藏院、净土院、罗汉院、真身院、浴室院、修造院等。寺内僧人由北周时期的五百余人发展到五千余人。这时期皇帝、后妃、宫女乃至达官贵人纷纷来寺礼佛祈福,这里香火日夜不断,可谓当时最富盛名的佛教道场。唐武宗“会昌法难”也打击了法门寺。不过到了宣宗、懿宗时又重新提倡礼佛,又举行了一次迎奉佛骨的活动,对法门寺又进行了一次重修。宋代虽然重视崇拜佛教,但对法门寺没有重大整修。
我们在法门寺十三级宝塔最后倒塌之前所看到的塔身倾斜的残塔(砖塔)并非隋唐以前修造的原塔(原塔为四层木结构),而是明代重修的十三层砖塔。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关中发生大地震,隋唐修造的四级木塔崩塌。万历七年(1579)里民扬禹中、党万良等人筹集资金重修了法门寺“真身宝塔”。这次重修的是十三层砖塔,在“真身宝塔”的题额上,写有“大明万历七年七月初八起工”字样,证明了这次修塔的时间。清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陕西关中又一次发生大地震,塔身被震向西南倾斜,塔体出现裂缝,西南角塔基下陷一米之多,乾隆、光绪年间虽进行过多次修葺,但是都解决不了砖塔倾斜问题。民国时期即1938年华北慈善会长朱子桥等人来陕赈灾,又集资整修了宝塔,重点是加固塔基,并将寺庙所存殿宇修葺一新。
1956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法门寺塔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法门寺又一次遭到大破坏。当时寺中住持良卿为保护寺院抗议红卫兵的破坏活动,点火自焚圆寂于真身宝塔的脚下。1976年四川松潘大地震,致使宝塔的倾斜度加剧。1981年8月4日凌晨1时57分,多年倾斜的塔身终于因连绵不断的大雨浸泡而全部塌毁。当时法门寺的住持澄观法师目睹了这一切,他当时被惊呆了,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
1982年陕西省政府再次拨专款修葺法门寺,1985年省政府决定重建寺塔,扩建法门寺,由省、地、县组成联合考古队,一方面清理文物,一方面清理塔基。1986年4月3日在清理塔基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隐秘了千余年的地宫,发现了佛指舍利,成为惊动海内外的20世纪人类考古的重大发现。
地宫是存放唐代皇家迎奉佛指舍利时所赐赠的各种金银法器、佛像、及供养物品之所,考古队清理文物时,在地宫的中心处发现了存放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八重宝函,佛指舍利套在第一重(最内一重)真金宝塔内的银柱上。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7年5月21日来扶风法门寺亲自鉴定,认为这是至今在全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是当今佛门的一大盛事。地宫中还安置着两通石碑,是唐代封闭地宫门时放进去的。一通为《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一通为《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这两通碑刻的内容,记述了会昌法难祸及法门寺的情况;咸通朝迎奉舍利及修葺法门寺的情况;“物帐”碑登记了地宫内全部供养物的品名及供养人的情况。这两通碑刻是研究法门寺历史、研究中国佛教史、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法门寺早已按原塔式样重修了“真身宝塔”,地宫也已向海内外开放,寺院每日早晚香火不断,时有海外来此朝拜真身佛指舍利的僧人,遇有民间庙会,更是车水马龙,盛况远胜当年。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