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节南山》
释义

《节南山》

    节彼南山,那高峻的南山,


维石岩岩。满山垒垒石岩。


赫赫师尹,显贵的尹太师,


民具尔瞻。万目朝着你看。


忧心如惔,满腔忧忿如燃,


不敢戏谈。不敢轻率进言。


国既卒斩,国运已将中断,


何用不监! 为何还不察见!



节彼南山,那高峻的南山,


有实其猗。斜坡委实宽广。


赫赫师尹,显贵的尹太师,


不平谓何! 为何办事失常!


天方荐瘥,上天将降灾荒,


丧乱弘多(11)。满目离乱丧亡。


民言无嘉,庶民绝无好评,


憯莫惩嗟(12)! 还不警惕思量!



尹氏大师(13),你姓尹的太师,


维周之氐(14)。该是周朝柱石。


秉国之均(15),掌握国家政权,


四方是维(16)。天下赖你维持。


天子是毗(17),君主靠你辅佐。


俾民不迷。给万民将路指。


不吊昊天(18),老天爷不爱民,


不宜空我师(19)! 不该有殃民太师!



弗躬弗亲(20),从不亲身理政,


庶民弗信? 万民怎会信任?


弗问弗仕(21),人才不问不用,


勿罔君子(22)? 贤人岂不淹滞?


式夷式已(23),因而伤害罢免,


无小人殆(24)? 岂非小人作祟?


琐琐姻亚(25),无能的裙带亲,


则无(26)? 不多占好位置?



昊天不佣(27),老天爷心不公,


降此鞠讻(28)! 降下这害人虫!


昊天不惠(29),老天爷心不善,


降此大戾(30)! 降下这大灾难!


君子如届(31),正人当权亲政,


俾民心阕(32)。民愤自然平靖。


君子如夷,正人办事公平,


恶怒是违(33)。民怨无从产生。



不吊昊天,老天爷不爱民,


乱靡有定。祸乱老不平定。


式月斯生(34),灾难折磨苍生,


俾民不宁。让百姓不安宁。


忧心如酲(35),心忧像醉昏昏,


谁秉国成(36)? 谁来掌管国政?


不自为政,君王不来自理,


卒劳百姓(37)。到头苦了百姓。



驾彼四牡,驾着那四匹马,


四牡项领(38)。马儿肥了脖颈。


我瞻四方,我扫视着四方,


蹙蹙靡所骋(39)! 天地太窄难驰骋!



方茂尔恶(40),当你肆意作恶,


相尔矛矣(41)! 看你像杀人矛!


既夷既怿(42),忽而心平意悦,


如相酬矣(43)。却又碰杯相酬。



昊天不平,老天爷不公平,


我王不宁。君王不得安宁。


不惩其心,此人不肯悔过,


覆怨其正(44)。反而怨恨谏诤。



家父作诵(45),家父吟此诗篇,


以究王讻(46)。追究王朝祸根。


式讹尔心(47),愿王回心转意,


以畜万邦(48)。抚育天下万民。



[注释] ①节:山势高峻的样子。②岩岩:崖石重积。③赫赫:显赫尊严的样子。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王朝的首辅。尹姓是周王朝的世卿,祖先尹佚在武王时有功,宣王时尹吉甫佐宣王著勋。④具:通“俱”。瞻:仰望。“具瞻”一词,后来成了典故,形容朝廷重臣。⑤惔(tan):“炎”的假借字,意为燃烧。⑥卒斩:完结,断绝。⑦监:通“鉴”。鉴,察觉。⑧实:满,广大。猗:通“阿”(从王引之说)。山陵迤逶弯曲处。⑨谓何:为何。⑩荐瘥(cuo):降下瘟疫。荐,进奉、加予;瘥,疾病、瘟疫。(11)弘:同“宏”,广大,甚。(12)憯(can):曾经,还是。惩:儆戒。(13)大:通“太”。(14)氐:通“砥”,柱石。(15)秉:持,掌握。均:通“钧”,钧的原义是制陶器的模盘,古代比喻为政令的规范,故“秉钧”就是掌政。(16)四方:指诸侯万国,周王朝是宗主,统率四方诸侯。维:维系,控制。(17)毗:辅弼。(18)不吊:不好,不关怀。昊天:上天。(19)空我师:使大众穷困的太师。空,使之穷困。(20)躬:身。躬亲,亲自理政。(21)问:考察。仕:任用。(22)罔:欺,误,委屈。(23)式:发语词 夷:平,删损。此句为后一义;下“如夷”、“既夷”之“夷”为前一义 。已:止,废弃。(24)无:得无,岂非。下“则无”的“无”同。殆:危害,这里解作陷害。(25)琐琐:渺小委葸。亚:同“娅”。(26)仕:肥缺。,厚。(27)佣:同“庸”,平,公正。(28)鞠讻:大灾,元凶。鞠,穷,极。讻,同“凶”。(29)惠:仁善。(30)戾:恶,罪。(31)届:至,莅临。(32)阕(que):止息。(33)违:离,远去。“恶怒是违”有人解为“人们憎恶的事情他(君子)不做”,亦通。(34)月:“抈”之借字,抈是折断、损伤的意思。斯生:犹言斯民。生,生灵。(35)酲(cheng):酒醉。(36)国成:国政的成规。(37)劳:坑害。(38)项领:肥脖子。项,“𨾊”(鸿)的假借,意为大。领,颈。马久不拉车,则颈子肥大,犹人久不坐鞍,脾肉复生。(39)蹙蹙:局促窄狭。(40)茂:盛,多。茂恶,即大作其恶。(41)相:看。(42)怿:愉悦。(43)酬:敬酒。(44)覆:反而。正:劝他改正的诤言。(45)家父:周朝大夫,家是采地,用为姓(据《春秋公羊传》何休注)。诵:诗歌。(46)王讻:王朝祸乱的根源。(47)讹:化,改变。(48)畜:牧养,安抚。万邦:诸侯各国,天下。



[赏析] 此诗作者家父(《鲁诗》、《齐诗》均作“嘉父”),在诗的末章自述了名字和作诗的动机,虽然全诗大部分篇幅谴责的是太师尹氏,但导致国家丧乱的祸源,却是君王不亲政事,信任小人。谴责师尹,实是谴责君王。因此,《诗序》一语点题,说“《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对此,历来的治《诗》学者都无异词。清代经学家阮元甚至肯定地说:“自《节南山》至《小旻》,《序》皆曰刺幽王。今以皇父、褒姒人事及《十月之交》术法推验皆合。”(《揅经室集》卷 三)


幽王就是有名的为了博取宠妃褒姒 一笑、燃起烽火、骗得诸路勤王兵马白跑一趟的昏君,结果导致了西周的覆亡。师尹是周宣王时的贤臣尹吉甫的后裔,是周王朝的世卿,幽王任为太师,不理朝政,当然不能匡正无道的幽王;因此诗人刺向幽王的矛头借他作靶子。诗人家父是王朝的大夫,从他的笔下,可以看出当时灾害是何等的深重,人民是如何的怨忿而又敢怒不敢言。西周王朝行将覆亡的征象已经充分地在诗里显露。


诗的一、二两章,都以南山起兴,由高骏的南山引起所咏的身居高位的师尹,又有比喻的内容,所以兼有比兴之义。“不敢戏谈”,说明了当时使百姓钳口结舌的暴虐统治;“天方荐瘥”,已经隐隐点出了祸根在于“天子”。第三章起连续地呼喊“不吊昊天”、“昊天不佣”、“昊天不惠”,用怨恨上天的方式为词,实际都是对幽王的咀咒。到第六章“不自为政”,就直接怨责到君主身上;而到了末章,就不再假托刺师尹,直接要求幽王“式讹尔心”了。这就是所谓“卒章见志”。


诗的七、八两章极有特点,第七章“驾彼四牡”,可说是屈原《离骚》的缩影;第八章刻画师尹(同时也是刻画整个统治集团中的人物)翻云覆雨、喜怒无常的面目,这是作为统治集团中人的诗人体察最深刻的,所以能以简括的言词,描绘出这种忽而凶神恶煞、忽而杯酒言欢的性格特征。明代竟陵派代表钟惺因此评为“画千古小人,如在目前”(《诗经评点》)。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2: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