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声声慢·寻寻觅觅》 |
释义 | 《声声慢·寻寻觅觅》《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词篇名。李清照作。这首词的思想内容,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门化55级《中国文学史》说:“这完全是一个家破人亡的贵族妇人的哀鸣。”黄墨谷说:“此词当作于建炎三年秋,是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系悼亡之词。”(《重辑李清照集》)王季思认为这首词是运用“温柔敦厚”的表现方法,“表现她对沦陷了的故乡的怀念,表现她对侵入中原的敌人的仇恨”(《漫谈李清照的词》,载《光明日报》1959年8月20日)夏承焘说这首词是作者抒发“暮年痛苦绝望的心情”(《唐宋词欣赏》)。朱东润等说:“通过写残秋的景色作为衬托,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生活的哀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胡云翼说:“这里写的不只是个人苦闷,而是代表着多少不幸妇女在动乱的时代里的苦难遭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宋词选》)喻朝刚等说:“这首词以沉痛的语言抒写了作者无比的忧愁哀伤,描述了她在动乱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宋代文学作品选》)吴小如说:“就其内容实质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唐宋词鉴赏辞典》)关于叠字的运用,宋罗大经说:“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鹤林玉露》)张端义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文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贵耳集》)清徐轨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词苑丛谈》)周济说:“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蒿芦师说:“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 (《词林纪事》引)陈廷焯说:“此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张氏(张端义)赏之,所见亦浅。”(《白雨斋词话》)《历代名媛诗词》认为不过是“刻意播弄之耳。”茅暎认为“连用十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但不足法(《词的》)。今人沈祖棻说:“它们的好处实质上还在于有层次,有深浅,能够恰如其分地成功地表达词人所要表达的难达之情。”(《宋词赏析》)傅庚生说:“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这首词的风格,明杨慎说:“《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词品》今人夏承焘认为这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一首突出的代表作(《唐宋词欣赏》)。吴小如说:“一定不能够把这首词列入婉约体。因为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如果连这样直往直来,了无假借的作品也称之为‘婉约’,那恐怕再也找不到非婉约体的词了。”(《唐宋词鉴赏辞典》)“最难将息”一语,胡云翼注:“很难安排自已。将息,有调养、休息的意思。”(《宋词选》)万云峻说:“调养、休息不等于安排。”(《评胡云翼<宋词选>》)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晚年无法排遣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的哀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手法,以秋景烘托渲染愁情,层次分明,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尤其是叠字的巧妙独创的运用,历来受到好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