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释义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释】 立人:让别人站得住。立,站得住。清代曾国藩《书赠促弟六则·恕》中:“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达人:让别人行得通。达,行得通。参见“立人”注。 【赏析】 在儒家理念中,“仁”与“圣”是有区别的道德概念,子贡不懂这一点,他问老师孔子:如果一个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是不是可以称得上仁人了?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已经是圣人了: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指立身),也让他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事业通达),也让他人行得通。 孔子这句话,讲明了仁人与圣人的区别。孔子认为,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如果一个人不是想,而是已经实践并广泛地给了百姓好处和救济,这样的人,就称得上是圣人了。 《论语》中,孔子谈论“仁”的言论很多,语言表述上也不尽相同,但每种说法都有其针对性。而本句的含义,可以看作是对“仁”下的一个最基本的定义。 那么,实践仁道,应该采取什么方法、途径呢?孔子提出了“能近取譬”的方法,即实践“仁”始终要掌握的一条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成为一个“仁者”。 与这一原则相补充的是孔子提出的另一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谓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这是一种以身边的事为实例,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修养方法。孔子认为,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可以说是找到实践“仁”的方法了。 孔子的弟子曾子概括老师之道是“忠恕而已”。忠者,就是尽自己的努力去待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就是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是孔子伦理思想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孔子认为,忠、恕相辅相成,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