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贺铸《伴云来》 |
释义 | 贺铸《伴云来》贺铸《伴云来》贺 铸 贺 铸 烟络横林①,山沉远照②,逦迤黄昏钟鼓③。烛映帘栊,蛩催机杼④。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⑤。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⑥。流浪征骖北道⑦,客樯南浦⑧。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烟雨丛竹图【元】管道昇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注释 ①络:笼罩。②沉:使……沉没。远照,指远方之夕阳。③逦迤:曲折绵延貌。④蛩(qióng):蟋蟀的别名,其鸣声如织布之声,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催织、纺纱娘。机杼(zhù):织机与织梭。借指织布机。⑤骎骎(qīn):马飞奔的样子。行:将要。⑥东君:司春之神。⑦征骖(cān):远行之马。⑧客樯:客船。樯,船上的桅杆。 鉴赏 本篇写游宦羁旅、悲秋怀人的落寞情怀。 贺铸本为宋太祖孝惠后族孙,又娶宗室赵克彰之女。其家藏书万余卷,博闻强记;又文武兼通,吏绩超群。然而显贵的地位和出众的才华并没有使他“干青云而直上”,秉性刚直、不阿权贵的他一直屈居人下,漂泊宦海。其不平的遭际和心中的苦闷恰如他的《芳心苦》词中那朵“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红莲,身秉大美却无人顾惜,乃至连一诉幽情的朋友都没有。《芳心苦》中,词人以红莲的遭逢喻一己之身世;而本词,则是因景生情,把满腔不平之气抒发得淋漓尽致。 上片词人勾勒了秋日黄昏时的景象。首三句从大处着笔:暮霭笼罩着横在目前的一带山林,曲折绵亘的远山仿佛沉浸在了夕阳的金光中,放眼望去,一片浑茫辽远;更有黄昏报时的钟鼓之声传来,使情境多了一份寂静苍凉。如此景色,自然也给词人的心蒙上了一层清冷的秋露。“烛映帘栊”五句,词人着意描写近处的人事:夜已深沉,帘栊上映着烛光,原来是不眠的思妇在捣制寒衣。机杼旁蟋蟀的鸣叫仿佛在催促她们努力工作,又好像是与这织机的鸣声一起难耐清秋的风露。此处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诗词中常用的两个意象,一是“蛩”鸣,一是“砧杵”之声。古代有“促织鸣,懒妇惊”的俚语,把蟋蟀的鸣叫与思妇捣衣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贴切自然又富有内蕴。而思妇捣衣的砧杵之声也是诗家惯用的意象,往往被用来描写征夫思妇的悲惨生活,也常是唤起宦游之人乡思和愁情的因缘。词人把这两个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地引出了倦旅天涯的自己对时光飞逝、岁华将暮的感叹。“骎骎”二字的使用也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的感慨。这岁暮凄凉的晚景又何尝不是词人人生境况的写照? 下片承上片末句时光易逝的感慨,词人的思绪回到了年少轻狂、豪侠纵酒的时候。那时的他骁勇无比,英姿磊落;雄姿壮采,不可一世;自谓人生常少,功业唾手可得。哪知今日却是天涯漂泊,老大无成。词中“北道”与“南浦”并举,可见词人命途之坎坷;旧日之豪壮与今日之衰瑟的对比,更使词人的情绪转入了无穷的“幽恨”之中。让人怜叹的是处时不利的他竟然连倾诉衷肠的朋友都没有! 这一腔怨愤如何打发?词人末尾三句希望明月能够把自己的怀念之情带到旧日游赏过的地方,其无奈无助见于言表。 贺铸此词写倦旅漂泊之无奈和幽恨,运笔苍劲,构境浑茫,诗思高妙,用语精准。在此类题材的作品中当推为杰作。(张艳秋)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