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唐)张继《枫桥夜泊》 |
释义 | (唐)张继《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晚将船停靠岸边。 乌啼:乌鸦叫。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苏州。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部。 夜半:半夜。 鉴赏导示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他的诗多为登临记行之作,常采用白描的手法,绘声绘色,情景交融。 《枫桥夜泊》是张继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诗中作者用到残月、寒鸦、江枫、渔火、钟声、客船等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秋江夜泊图,寒山寺也是因为这首诗而名扬天下。 鉴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从夜深不眠下笔。半夜时分,上弦月已沉落,不时听到几声乌鸦的啼叫。月落夜深,砭骨的寒意袭向诗人夜泊的小舟,使他感到茫茫夜气中似乎笼罩了一层霜。江中的渔火闪闪烁烁,传递着诗人的离情羁思和寂寞孤独。透过句中的月、乌、霜、枫、火,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怀着旅愁正躺在船上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写不眠之中,寒山寺的钟声传来,声声入耳入心。寒山寺建于梁代,因一僧人寒山曾住于此,故而得名。这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古刹的钟声,给人以古雅庄严之感。 张继把寒山寺的钟声融于枫桥夜景中,这是神来之笔。“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寂和清寥。 鉴赏要点 [1]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借景抒情,景情交融。 [3]动静结合,明暗相衬。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