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周郑交质 |
释义 | 周郑交质“周郑交质”是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互相交换质子来取得互相信任的事件。西周后期,宣王封弟友于郑(陕西华县),就是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儿子武公灭了东方的两个小国,新建都城于河南新郑。武公的儿子庄公即位,在王室衰微,周天子没有力量继续维护统治秩序的情况下,庄公打起“以王命伐不廷”的旗号,联合齐、鲁稳定了东周的局面,但郑国想乘机独霸王室权力,与周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平王时,王室与郑国已互不信任,互相交换质子(以儿子作为抵押),周平王保证不再削弱郑伯的权利,郑伯也不再威胁周王室,否则杀掉质子,兵戎相见,它表明周王室已失去宗主的地位了。《左传》隐公三年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郑伯派祭足率师“取温之麦”,秋季又“取成周之禾”,遂“周郑交恶”。后来,周桓王上台,开始剥夺郑国的权力,郑伯非常不满,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周郑“交质”发展到“交恶”的地步,尖锐的矛盾终于引起一场大战。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