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告荒 |
释义 | 告荒·杨慎· 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又问:“稻收若干?”曰:“二分。”官怒曰:“有七分年岁,尚捏称荒耶?”对曰:“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官问之。曰:“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哄堂大笑。 〔选自《丹铅杂录》〕 幽默和讽刺总是有生命力,这篇小说具有一种奇趣,其根源就在于幽默和讽刺。 告荒,即向官府报告灾荒的情况,一般而言,农业有九成以上的收成就是丰年了。如果收成在七八成,就是平年。六成以下就是荒年了。收成只有三成,那是大灾荒。小说选取告荒的题材,描绘了官吏的无知和农民的机智。 向官府告荒的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农民,通过他与官员的对话,便把两个人物都写活了,并且具有讽刺与幽默的双重魅力。这篇小说讽刺不是用反语的手法,而是采用白描的方法来形成的。老农民到衙门报告灾荒严重,官员问他具体情况,作者用极简省的的笔墨,描写了三问三答:麦收若干?三分。棉花若干?二分。稻收若干?二分。这就揭示出粮、棉都歉收的严重局面,那位官员听后竟然大怒:“有七分年岁,还捏造谎报灾情!”这一句就把官员那无知、蛮横的面目揭露无遗了,作者就用人物自己的话来表现人物的昏瞆。充满了讽刺的色彩。官员将各项的数字相加,竟说成是“七分年岁”,真是愚不可及了。作者讽刺的匕首扎在官员身上,实际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讽刺。 老农民对官员的昏瞆采用了幽默的反击。他并不对官员那种计算年成方法的错误提出正面的否定,而是采用迂回的包抄战术:“某活一百几十岁矣,实未见如此奇荒。”他明明是七十多岁,怎么说是活了一百几十岁呢?这必然引起官员的追问。随后,他答道:“某年七十余,长子四十余,次子三十余,合而算之,有一百几十岁。”原来他用官员算年成的方法来计算自己的岁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侧面迂回,批评了官员的谬误。这个方法的采用,就把人物的机智描绘出来了。而且,充满了幽默的味道,这比正面地揭露官员的愚蠢显得更有力量。 讽刺的力量在于真实。这篇小说所以讽刺得有份量,在于它的讽刺是扎根在真实的现实土壤中的。在封建社会里,这种昏瞆的官员是司空见惯的。幽默容易流入油滑,油滑就无力量,而且让人讨厌。这篇小说的幽默很有分寸,一点也没有油滑的地方。 这篇小说只两个人物,作者用农民的聪明与官员的愚蠢对比描写,互相映衬,表现了爱憎分明的感情,这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