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古代的风筝 |
释义 | 古代的风筝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风筝故乡,所以有人又把风筝誉为“飞唐”、“飞龙”。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飞),一日而败。”后来鲁班看见盘飞的鹞鸢得到启迪,“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亡,三日不下。”(《墨子·鲁门》)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最早的风筝,不过古代把风筝在北方叫鸢,南方称鹞。 传说秦末汉初时,韩信曾制风筝用于军事上,用放风筝来测量敌城的距离,以便开凿地道,进城偷袭。《南史·侯景传》记载: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在南京台城被叛军所围,令人制做风筝,夹入萧衍救援的诏书,放出城外,可惜风筝在经过叛军营地上空时叛军用箭射下。 风筝成为一种娱乐玩具,是从隋唐开始。宫中的太监、宫女们不堪寂寞,扎制各种风筝,竞放游戏,甚至将五彩灯笼挂上风筝,放入繁星的夜空。晚唐时,有人在风筝上装有竹笛和置丝舌,风动笛鸣,宛如古筝,因而才开始有风筝之名。唐高骈《风筝》诗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对风筝的响鸣作了极其生动的描绘。唐以后风筝开始用油纸和高丽纸糊制。明陈沂《洵与录》说:“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北宋以后,纸料风筝在民间广泛流传。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百子图》都生动地描画了放风筝的场景。据说南宋时,杭州一带还出现了专门放风筝的艺人,竞技斗巧,被称为“赶趁人”。明清时,放风筝习俗越演越盛,流传的一首《北京竹枝词》就表达了这种盛况:“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向碧云端。”清杨燮《锦城竹枝词》还描写了儿童争斗风筝的情景:“春来东角较场前,赌放风筝众少年,马尾偏牵牛尾小,一群高放美人边。”可见这一习俗的盛况。 放风筝是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宋李石《续博物志》中写道:“春日放鸢,引线而上……张口仰视,可以泄内势。”因此我国古代医生曾把放风筝作为治病的手段。不仅如此,放风筝立春后,在谷雨前,它还寄托着人们祈祝丰收和平安的愿望。人们往往在风筝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入高空后剪断放线,让风筝自由飘去,这叫“放晦气”,象征着放去一切不吉和灾难。 我国有四大风筝产地: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风筝的种类极其繁多,题材广泛,大可盈丈,小不尺寸,有人物脸谱,禽兽鱼虫,花卉器皿等等。不过按其构架大致可分为:硬翅、软翅、串式、桶形、柏子、平跳等六类。如硬翅又可分为沙燕、钟馗、花篮等。强调仿生和图案变化。再如拍子类,可分硬拍子、软拍子,像一块平板,下面拖一根或数根长尾。此外还出现了在传统基础上革新的新品种,如扑翼的海鸥以及能控制升降、俯冲的“飞龙”。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