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南下记》后记 |
释义 | 《南下记》后记以上14篇,是1944年冬天,我们从延安南下途中的几个场景和一些人物的札记。南下的闻见,比在这里反映的丰富百十倍,现在仅仅写了这一些。 使我不甘沉默者,并不是由于我经历很多,而是由于我看见了和听见了一些。8年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不屈不挠地坚持人民解放的战争。在这两支兄弟军队的战场之上, 天天发生不平凡的事迹。这将是文艺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里记下的一些素材,成于动荡时期仓忙之际, 不免粗糙,印了出来, 为的是留一个纪念。 抗日战争成为过去了。凭着党的领导和人民军队的力量,我们胜利了。无耻的奴才们曾经企图遮盖几千万军民所流的鲜血,替他们的新主子鼓吹原子弹。这只是显露了他们的下流的奴才相而已,有无数的斗争经验的中国广大人民是吓不翻的。 我们中国真正是多灾多难。赶走了日本鬼子, 又来了美国豺狼。死了一个汪精卫,还有一个蒋介石。但是人民不但晓得过去是怎样得到胜利的,而且知道将来会怎样胜利。他们信赖毛主席的天才的领导,信赖他们自己和八路军、新四军全体英雄们的无边的力量。现在,正如中共中央“七七宣言”中所指出来的: “解放区人民的斗争和国民党统治区城市乡村各阶层人民的斗争,正在联为一片燎原的怒火,我们不但在国内有全民族的联合战线,在国际也有广大的同盟军。” 如果美国帝国主义分子和汉奸汪精卫的继承人敢于玩火,我们会把他们烧焦的,正和我们把日本鬼子和汪精卫烧焦了一样。 谨以本书纪念南下途中牺牲的同志。他们的英灵将永垂不朽。 1946年7月,热河赤峰。 (《南下记》,光华出版社1948年2月版) 赏析 这是周立波为他自己创作的报告文学集《南下记》写的后记。一般来讲,后记总要谈一谈写作的过程和体会,对有些问题做些补充和交代。而周立波的这篇后记则更具特色。它不仅具备一般后记所有的内容,而且因为它写于一个特殊的时期,还使它具有一种时势短评的特点,这是一般后记所没有的。 周立波的这篇《后记》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他首先说明了成书的时间,简要概括了书的内容,并且指出丰富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既是他创作的经验之谈,也表明了他的文艺观。接着指出了当前形势的严峻,揭露美蒋政府的阴谋,并对未来局势作出预测。《后记》与新闻特写体式的《南下记》前呼后应,在一个历史的转折时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南下记》写于1944年,此时正处于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决战时刻。作者记叙的是从延安南下途中的见闻,所记的人物,上至李先念、王震等抗日战争中的军事家、指挥家,下至刘福娃等10多岁的孩童,表现了中华民族全面奋起抗战的意志和决心。抗日战争已经胜利在望。 然而,当此书出版的时候,时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政府抢占胜利果实,勾结美帝国主义,企图发动内战。这就使亲自目睹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作者尤感愤慨。所以, 《后记》的后半部分着重评论时势。由于有《南下记》所记的史实作背景,所以作者极其自信,情感激昂,义正辞严。这样就使《南下记》更具现实的针对性,既成为现实的宣言,又成为历史的镜子。《南下记》是中国人民不屈精神的体现,以此观之,对于未来的局势是不难预料的。作家满怀信心地指出,如果美蒋政府敢于玩火,他们必然被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所焚毁。历史完全证实了这一点。充分表明了作家周立波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卓越的政治远见。作家的浩然正气使这篇《后记》产生了一种磅礴的英雄气和崇高美。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