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何其芳《独语》赏析 |
释义 | 何其芳《独语》赏析 何其芳《独语》原文 “独语”的境界是从产生“独语”的一个情境中而来,这个情境又是作者制造出来的,他是“独步在荒凉的夜街上”,有一种枯寂的声响固执地追随着,如黄昏的灯光下的黑色影子,“那是你脚步的独语”。独语在孤寂的时候发生:“人在孤寂时常发出奇异的语言,或是动作。”动作也是语言的一种。独语在孤寂的时候才能为人听到。何其芳仍然是在孤寂这个主题上延续他的散文风格。这里他稍微区别于那种纯粹的想像,引入了联想的对象:书籍。与伟大作品中的伟大人物进行灵魂的交流,书籍也许比生活显得生动丰富。书籍是伟大灵魂的独语,每个人都是孤寂的存在,他们都需要独语,有的温柔,有的悲哀,有的甚至狂暴。让作家感到可以凭藉的是:“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作家把孤寂的情感绝对化了,就像他形容自己的生活一样,“一直像一个远离陆地的孤岛,与人隔绝”。开始的时候,也许是个人选择了孤寂,但是到最后,孤寂就会变成唯一的出路,因为遗弃群体的人,最终也会被群体遗弃。即使想返回到原先的群落也变得非常困难。既然已经这样,只有继续在这个单独的世界里徘徊,于是文章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和死,甚至释迦牟尼。文章在涉及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有种温柔甜蜜的情绪,那情境是很迷人的,有半掩的幔子和长春藤影,有丁香花和不知名的扇形的叶子。他说:“这是颓废吗?我能很美丽地想着‘死’,反不能美丽地想着‘生’吗?”这是很值得一问的好问题。作家发掘的一切美好不是在他的幻想中,就是在传说中。他不能把现实的实在东西作为文章的基石。 就连通篇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像是一场梦。他在“独步街头”的设想中入梦,梦到了阮籍,那是一个西晋人物,他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他梦到了释迦牟尼,想着也有一棵菩提树,让他把生死之间的事情想一个透彻。但是他看到阴晦的天色,有点梦醒了。然而接着,一个昆虫画像让他陷入了另一个梦境,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所以就这样,文章构成了一个梦境的连环,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梦境的衔接是那么自然,他们全都是作家的幻想,在他的幻想的世界里,这些梦境是浑然的一片。 沉耽在幻想里,这是何其芳散文的长处,也是他的短处。因为幻想,他的文字非常的精美、凝练,他可以用很少的文字制造浓厚的个人情调,并且传达出强烈的情感波动。他说自己“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在《独语》里,他梦到的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是储存他的独语的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像期待着最后的脚步;然而“当我独自时我就神往了”。在他神往的时候,甚至连“死”都是美丽的。这跟通常意义上的生活里的“死”有多大的差别!因此他的这样长处,也正是他的短处。很多时候,何其芳的散文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为他文字中的精美而意动神迷,为他情感中的敏锐和纤细而赞叹不已。这是何其芳对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贡献。同时,正像他自己所说的,“有时我厌弃自己的精致”。他始终在一个小的情境中演绎生活的大的悲欢离合,便常有不足之感,虽有华采,但风骨不够。在他的优雅里还缺少一点挺拔的姿态,潇洒的风神,难怪后来连他自己也觉得不满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