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摹色
释义

二、摹色

摹绘事物的颜色。多采用表现色彩的形容词,有时将单音节的表现色彩的形容词重叠或者在后面附加重叠音节来摹写视觉上的色彩。
32.鹅鹅鹅、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骆宾王《咏鹅》)


评析 这首诗是骆宾王六岁时所作,他全面使用了摹绘手法:“鹅鹅鹅”既点明所咏对象是鹅,也摹出了鹅的叫声;“曲颈向天歌”则摹写鹅的形态;“白毛”“绿水”“红掌”“青波”是摹色。鲜明的色彩、形象的摹绘,形成了明朗、活泼的情调,洋溢着感人的童情童趣,令人赏心悦目。
33.他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初冬,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鲁迅《祝福》)
评析 用文字作画笔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是鲁迅作品的一大特色。白、乌(黑)、蓝、青黄、红五种颜色,极其简洁,却又无比生动地描写出祥林嫂的外貌、穿着、神情、遭遇和心态。“白”和“黑”表示祥林嫂死去了丈夫正在服丧;“蓝”夹袄、月白背心,朴素的衣着正是祥林嫂质朴性格的体现。“脸色青黄”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说明祥林嫂生活处境的困顿和艰难;而那两颊的“红”色,不仅说明她的年青,而且象征着她不懈追求与反抗的生命活力。以上是“我”第一次见到祥林嫂的印象,细心的读者,如果将此段描写与后面的祥林嫂形象描写相对照,不难体会作者的匠心。
34.在温煦的阳光之下,田野里东一片、西一片,都是菜园。芥蓝开满了白花,白菜簇生着黄花,椰菜在卷心,枸杞在摇曳,鹅黄嫩绿,蝶舞蜂喧,好一派艳阳天景色! 那条从三元里村旁掠过的公路,繁荣热闹极了。小叶桉树夹道笔立,婆娑摆舞,远看像煞江南暮春的杨柳。(秦牧《古战场春晓》)
评析 鹅黄嫩绿、蝶舞蜂喧,色与态的渲染,把一幅闹哄哄、浓郁郁的明媚春光图呈现在读者眼前。
35.海,简直是五光十色的花的世界:千簇万簇白灵灵的雪浪花;千朵万朵红殷殷的珊瑚花;千条万条绿莹莹的海带花;洪湾还升起千面万面追赶渔讯的跃进花。(蔡宗周《海》)
评析 “白”、“红”、“绿”都是单音节的形容词,其后各自附加重叠音节,用以摹色,这是摹绘修辞的通常表现形式。附加的重叠音节往往溶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所以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句中的“灵灵”、“殷殷”、“莹莹”等叠字,给人以鲜明、活泼、可爱的感觉,能够增强语言的感人力量。
3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评析 诗歌是讲究诗情画意的,如果这首《渔歌子》里没有“白鹭”、“青箬笠”、“绿蓑衣”这些清淡素雅的色调,诗中优雅闲适的情调又如何表达得出来呢?仔细咀嚼一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歌理论,再来品味这首诗,就能体会到摹绘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了!
37.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杨沫《青春之歌》)
评析 色彩也具有情感,红色表示热烈,白色表示纯洁。此处以白色的服饰描绘林道静,在素雅的风韵中反映出她纯洁质朴的心灵。
38.深山处,处处都是流云走雾,高峰矗立白云之间;悬崖上的瀑布像银河倾泻,水声震撼山林;秋山浓艳,枫叶火红,栎树娇红,有的像朝霞夕照,有的像胭脂红粉;林深处,山溪萦绕,碧流沉沉,一碰上水石,雪浪滔滔。(碧野《神农架之行》)
评析 浓淡相间的色彩,如同彩绘与水墨交错,又十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神农架的秋景既清新秀美又绚丽多彩,作者运用起摹绘手法绘景简直是一位高明画师,令人赞叹不绝。
39.[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孔尚任《桃花扇》)
评析 这是著名的清杂剧《桃花扇》结尾中的套曲《哀江南》里的一首。前八句写秦淮闹区的萧条;后四句写美景依旧,无人赏识。作者运用摹色手法,将眼前的景色写得十分清新美艳,与颓败的皇城形成鲜明的对照,对南明王朝的兴亡抒发了无限的慨叹之情。“白鸟”、“绿水”、“嫩黄”、“新红叶”色调柔和淡雅,景物配置和谐、优美,蕴含着作者不尽的“遗民”之恨,对“故国”的眷眷恋情。
40.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中》)


评析 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冬日萧瑟枯寂的情调。作者在摹绘山中景色的同时,将视觉、触觉融为一体,形成了强烈的诗意感受,表现了健康而高雅的美学情趣。
41.在斜日余晖下,烟云浩渺、翠峰碧涧、蔚为奇观的晚霞,如雨后的彩虹一样的艳丽,只是将半规放直,条幅放宽,一抹红、一簇紫、一团黄、一层绿、一堆青,层叠交织,璀璨光明。夕晖云色,千变万化,令人沉醉。(李传文《日出、云海、阿里山》)
评析 人类的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都是绚丽多彩的,因而反映和表现人类生活的作品也应该是绚丽多彩的,也许这就是摹色修辞广泛运用的原因和条件。如果此例不运用摹色手法,阿里山的雨后彩虹,能描写得如此璀璨艳丽、令人沉醉吗?
42.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刘鹗《老残游记》)
评析 “绘色敷彩”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和谐的摹色使人赏心悦目。读了此段文字,千佛山的美景仿佛历历在目。在刘鹗的笔下,抽象的文字,启发了读者的联想,已经转化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43.树木是苍翠的,火光是红艳艳的,金属是亮晶晶的,深深的水潭是黝黑的,中原的泥土是黄色的。于是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就被拿来配木、火、金、水、土,成为颜色上的五行了。(秦牧《社稷坛抒情》)。
44.我很喜欢野菊和蒲公英,野菊的花有淡白的和浅蓝的,蒲公英开着淡黄的小花朵。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它的花朵凋谢后,花托上会结出雪白的绒毛似的东西,田野的风吹着,那雪白的绒毛便在空中飞扬起来,比柳絮还轻;飞着,飞着,又像一朵朵的雪花一样,从空中轻盈地落下来。(唐挚《得水能仙天与奇》)
评析 作者以淡白、浅蓝、淡黄、雪白四色摹写蒲公英的静态,又在静态中给花以动感,写它飞飞扬扬的轻盈体态,把平凡的蒲公英写得神奇动人、自然。
45.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地飘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灭眨眼。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冷而且白的月亮。(鲁迅《补天》)
评析 粉红色的天空与石绿色的浮云,金色的太阳与冷且白的月亮,两组对比色的使用,相互辉映,产生了既素雅柔和,又浓艳明朗的艺术效果。为女祸补天的神话绘制出一幅瑰丽而神奇的背景。
46.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到西山背后去了。西边天上,辉耀着一片绯红色的霞光,这霞光,把大海、山川,也都染成了绯红的颜色。原来浮游在天空中的那几片白云,现在突然变得火红,活像一片片飘浮在空中的红布。而海上的那几只白帆,也变得火红,活像几幅悬挂在大海中的红旗……(峻青《烟墩》)
评析 红色的晚霞把大海、山川都染得红彤彤的,在红的主色调里,以变幻的白云与白帆为亮点,画出了深浅,写出了层次,非高明的画家不能所为。
47.我紧靠着车窗坐着。大地是暖暖的春荫。整整半天的时间,火车沿着黄土的原谷飞奔。土壁上嵌着几个穹形的窑洞门前,偎倚着一两棵盛开的桃花,在轻阴的暮色中,特别显得醉人的红艳。零星小块的高高下下的麦田,绿茵茵地很嫩软,使人想伸出手去轻轻地抚摸。在天边的原谷之间,还不时闪出疏星般的淡白的灯光。(冰心《奇迹的三门峡市》)
评析 红艳的桃花会令人“心醉”;绿茵茵的麦田会激起人们“抚摸”的意愿。这是通过感觉摹绘色彩,因而带有感情色彩,这是摹绘修辞的主要特点。
48.秋天已尽,包谷、谷子全都收割了,旷莽的渭北高原,顿时天宽地阔,一望无涯。冬小麦千顷万顷,空气里充满了新麦苗的淡淡的清香。蓝的天,绿的原,这儿那儿,小小的羊群,在缓缓移动,像一片衔着地面的白云;红艳艳的柿子树,一行行,一丛丛,像一堆堆火焰,在静静地燃烧。白的墙,青的塔,从那火焰般的柿林后面隐约地显露出来。(王汶石《黑凤》)
评析 蓝天、绿原、白墙、青塔、红艳艳的柿林,好一幅绚丽多彩的渭北高原风光图! 诸多色彩被信笔拈来,好似一个高明的画家在画布上得心应手地巧施丹青。
49.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祝福》)。
评析 这里所写的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不仅头发全白了,脸色也黄中带黑,暗示了封建势力对她的无情摧残,她的精神崩溃了。作者通过色的摹绘,不仅生动地刻画了祥林嫂的外貌,而且深刻地描写出她内心精神状态的巨变,令人沉思。
50.只见山果堆积,野生的毛栗,家生的板栗,黄鲜鲜的柿子,白生生的核桃,而特别诱人的是,一大嘟噜一大嘟噜紫色珠宝似的野葡萄,和从悬崖上连藤采下来的清香酸甜的羊桃果。(碧野《山高云深处》)
评析 “黄”“白”摹色,“鲜鲜”“生生”摹形态,组合成形容词组,形象具体,生动传神。
51.片片水田,如漫溢的春水,向四周的黄色沙丘宣漾去。呵! 看那厚绒黑绿的黑豆,翠绿欲滴的白菜,粉绿淡青的卷心白,油绿闪光的沙柳,碧绿见底的奔湍着的渠水……绿呵! 满眼是绿,满心是绿! (魏钢焰《秋收散记》)
评析 绿是这首“田园乐章”的主旋律。同样写绿,却又有“墨绿”、“翠绿”、“粉绿”、“油绿”、“碧绿”之分,层次分明,浓淡相宜。最后的敞怀咏叹,奏出了“田园乐章”的最强音。看此文,犹如欣赏一曲优美的乐曲。
52.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紫色的珍珠。(峻青《秋色赋》)
评析 以黄色、红色、绿色、紫色去渲染成熟了的秋天,写出了丰收季节中的独特情韵。陈色与比拟结合,使得画面秋意醉人。
5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评析 这是一首邀请朋友小饮的短诗。诗的内容是:天色阴沉沉地快要下雪了,你能到我这里来,热一壶新酒一起喝几杯吗? 由于把新酒(绿蚁)和小火炉描绘得那么美,使得情趣盎然,诗情画意香醇、浓郁。诗的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一句反问,令人神思激荡。
54.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宁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冰心《往事》)
评析 对于自然色彩的把握是需要倾心感受的。也许大自然的色彩并非全都如此,但是作者这样感受到了,也就这样写出来,潜心静思,读了这段文字,我们如同作者一样,置身于浓黑、莹白、浅蓝的三色世界中,领悟那种宁静、超逸和庄严。
55.一夜山雨,把小小的彝家村寨洗得清爽爽的。山,一片绿;芭蕉林,一片绿——就连那林荫里的一座座新瓦屋,都映得绿茵茵的。
太阳出山了。小溪边的那座竹楼,窗子打开了,绿茵茵的窗口闪出一点红,火苗似的。噢,是个小女孩,红领巾在晨风里,微微地飘。

(韩少华《金沙的歌》)


评析 “万绿丛中一点红”。作者运用映衬的手法摹色,实在高明。静中有动。虽然着色不多,红领巾的神态却鲜明而生动。
56.他走出洞外,看见那青青的山,蓝蓝的水,绿油油的庄稼,红艳艳的花朵,心里快活极了。(《西湖民间故事·小黄龙》)
评析 摹色可以寓情于景,使情景融为一体。“青青”“蓝蓝”“绿油油”“红艳艳”这些明洁的色彩中,洋溢着他(主人公)的无限欢快。
57.山村傍晚的景致,和母女俩(金竹母女)此刻的心境一样,秀美极了。山,那般青;竹,那般翠。西天飞来一道霞光,给山铺上金,给竹镀上红。顿时,竹,翠中透红;山,青中夹赤。这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一幅优美、清淡、高雅的图画。(谭谈《山道弯弯》)
评析 文学作品常常把人物的心境情绪寓托在着色鲜明的景物中。从迷惘、惆怅、痛苦、世俗观念中冲出的金竹,终于决定和二猛(作品的男主人公)结为人生伴侣。这时她的心情是极为愉快的。因此,她看到的一切景物仿佛都镀上了一层喜悦与幸福的光彩。如果说优美的大自然是一幅清淡、高雅的图画的话,那么,置身于其中的女主人公,不是更显得纯洁而美丽吗!
58.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刘白羽《长江三日》)
评析 作者运用工笔,把日出一刹那间峰峦、江水、云彩的变化细腻地描绘出来。景的变动、色的变幻,写得极有层次,缤纷艳丽,雄伟、瑰奇,令人赞叹。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深刻的体验、精美而纯熟的语言技巧,这幅日出图怎能被描绘得如此撼人。
59.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苏轼)


评析 这首诗传说是宋代著名诗人苏轼为一个卖油煎馓子的老妇人写的,当时被制成匾,高悬在铺门上方,以招徕顾客。由于诗人把油煎馓子写得色泽鲜明、诗意浓郁,顿时店铺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60.一碧如洗的晴空,飘着许多片云彩,水绿的,淡黄的,桔红的,贴近海面
的是红得像凝固了的血液的一条一条狭长的云层,它的周围是清冷的蔷薇色的晨曦,明亮而又柔和。草绿色的波浪起伏的海洋在我们面前逐渐展开,越望越远,看过去,像是一片弥漫着淡紫色的雾气的草原。(周而复《向伟大未来跃进》)
评析 描写海空晨曦,虽是五彩纷呈,却无绮丽之感。整段描写以水绿的、淡黄的、蔷薇色等冷色为基调,再著以红得像血液一样的暖色突出了朝霞的特点。紧接着以草绿色摹绘海洋,紫色的雾气将海、空连接一体。视点宽阔、深远,场面雄伟、博大。和谐的色彩,写出了海空的特殊韵味。
61.但始终觉得台湾庙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色彩之不调和,就像一些女孩子穿着一件紫色上衣再配上一条翠绿的喇叭裤。在双溪公园,亭台楼阁的线条都古典,颜色也朴素。那是绿色的琐栏,那是黑色的琐窗,那是土黄色的飞檐,总之一片素雅,没有五彩交杂,没有朱红。这一点,就够我低徊。(胡品清《色泽与线条》)
评析 “协调”“和谐”是一条美学原则。不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绘画、雕塑与建筑都应该遵循。从作者的褒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高雅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作为我们运用摹色修辞的借鉴。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