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习惯
释义

习惯

【作文题目】
按下面的题目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题目:习惯
——1988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例文】

A. 习 惯(议论文)


前几天看报纸,得知在光天化日百许人眼前杀害李鹏礼同志的凶手已被抓获,即将宣判。
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有些快慰,但总觉得意义寥寥。有形的凶手难逃法网,可还有一个更险恶的、无形的凶手不是还躲在围观的百多人中间,躲在我们的社会中间吗?它就是国民那落后愚昧的意识——那伸颈鸭似的恶习。
说它是习惯并不言重。鲁迅先生在几十年前的小说《药》中淋漓地刻划了这种愚昧。当革命志士夏瑜被难之时,那围观的国民个个伸长了颈在看,仿佛一只只鸭子,可也没一人大声疾呼以至奋力向前的。几十年过去了,可今天这种习惯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陈燕飞身怀六甲下河救人,有人伸颈围观;安珂倒在歹徒的刀下,也有人伸颈围观而不见义勇为。虽然报章舆论极力抨击,可从李鹏礼同志的鲜血中,我们又一次看见这种习惯在为害。
从这种习惯上我们不是还可以看到几千年来小生产势力“明哲保身”的观念吗?不是还可以看见囿于个人利益的资产阶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吗? 伸长脖颈的鸭子是愚昧的,只能为人宰割。那种在私有制社会中孵化出来的伸颈鸭似的习惯也是愚昧落后的,它总在扼杀新风气新事物的成长,总是使我们在扭转社会风气这一问题上举步维艰。在我们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正是消灭这种习惯的时候。
说到消除这种恶习,我不禁又想到另一种习惯——1986年英女王为澳洲五位公民颁奖,授予他们“英雄公民”称号。其实这几位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他们有的从河中救人,有的从井中救人,看似平凡,可对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予以嘉奖,长此以往,形成一种好习惯,形成社会的一股好风气,何愁伸颈鸭式的恶习不除呢?
把伸颈鸭式的恶习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吧,让见义勇为的好习惯与我们的时代同在。

(浙江一考生)


B.习惯(记叙文)


老刘吃过早饭,习惯地提起手提包往外走。女儿叫住了他。“爸,您上哪儿去?”“当然去学校。”“爸,您不是退休了吗?”老刘一下怔住了。
是啊,昨天不是刚开过欢送大会了吗? 今天我不用再去了。四十年啦,从小刘老师教到大刘老师,再教到老刘老师,每天都是吃过早饭,提起手提包去学校,这可是四十年的习惯啊。从今天开始,该提菜篮子上街买菜,做饭,养点花,喂点鸟,轻轻松松地过日子。老刘搁下手提包,提起菜篮子,上街了。
咦,我怎么上这儿来啦? 这是去学校的路啊! 老刘实在舍不得这条路啊! 四十年来,他总是从这条路走到学校,又从学校走回家。他怎么能不走到这儿来呢?这条路上不知留下多少他的脚印,更不知淌下多少他的汗水! 四十年的习惯使他不由自主又走上了这条路。路旁的小树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他还是在这条路上奔波着;小树参天了,他还是在这条路上奔波着;老树枯了,他仍然在这条路上奔波着……如今人也老了,可还想着在这条路上奔波。
“刘老师好!”这是同学们在问候。“哦,孩子们好!”这是他在祝福。孩子,那是他心里永不衰竭的一块绿地啊! 他永远记得他的孩子们! 他第一天上课,孩子们睁着天真的大眼睛听他讲课。他生病了,孩子们争着来看望他。他送走一批批孩子,当孩子们长大了,又一批批回来看他……他的心注定了永远永远都和孩子们系在一起。他不能离开孩子们,孩子们也不能离开他呀! 记得有一回他给五年级的同学讲屠格涅夫的《门槛》,同学们都听入迷了。后来,同学们长大了,都说老师当年的《门槛》激励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跨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的门槛。可他如今却跨出这他深爱着的门槛,刹那间,老刘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是不能跨出这道门槛的,他得重新跨进去!
第二天吃过早饭,老刘又兴冲冲地提起手提包出门了。女儿又叫住了他。他神秘地一笑,挥挥手说:“四十年的习惯,不好改啊!”说罢,又开始在他那条熟悉的路上奔波了。

(四川一考生)


C.习惯(说明文)


人的某些稳定的行为特征称为“习惯”。人类行为学家们对人的种种习惯有着浓厚的兴趣。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习惯的“再现”是“潜意识”(人的一种不能为意识所觉察的潜在思维过程,又称“下意识”)支配行为的结果。举个例子来说:某人曾谋杀过一个人而未被发现,但他总是整天提心吊胆,感到自己手上沾着死者的鲜血。于是在别人面前总是“不自觉”地搓手,他自己意识里并不明确他的目的,但他的潜意识在催促他,擦掉手上的血,不要被别人发现! 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在别人面前不断搓手的习惯。
习惯的形式有多种。我们不妨把“非条件反射”看作最基本的习惯。人在看物体时,要不时地不自觉地眨眼,这种“眨眼”就是非条件反射活动,也可以说是几乎人人都有的最基本的习惯。
较高一级的习惯是语言、动作习惯。通常意义下的“习惯”指的就是这种。行为学家们发现男女之间的某些习惯有所不同。例如,男子大都在尚未到家门口之前就已从口袋里掏出钥匙(除非手里拿着东西或者其他原因),而女子则在走到家门口之后,停下来,再从口袋里找钥匙。
思维的习惯是最高级形式的习惯。这种习惯受理性和哲学的影响最大。例如:马克思基于其哲学成果,习惯于从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习惯于从最简单的事实经过严密的推理得出最深奥的结论;而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玻尔则习惯于从实证的角度理解宇宙的不确定性……
无论在哪一方面,只要是人类活动所及,“习惯”就潜在地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无论哪种形式的习惯,都是有利有弊的。有意识地发现自己的习惯,有意识地克服坏习惯和培养好习惯,是取得工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安徽一考生)


【评点】
“习惯”有个人习惯,社会习惯;有好习惯,坏习惯;有新习惯,旧习惯。个人的习惯,是指个人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动方式、生活方式,虽然与个人爱好、嗜癖、特长、性格等相关,但不应混同;社会习惯,是指长期形成的习俗、风尚,社会习俗与社会势力、舆论、潮流、风气等相关,但不应混同。不论社会习惯还是个人习惯,都有好、坏之别。习惯随着社会历史进程,有经过不断实践而适应新情况的习惯,也有悖时的旧习惯。从“习惯”就可以联想到具体的个人的、社会的、好的、坏的、新的、旧的习惯。据有的省抽样统计,考生写议论文的占90%左右。一般写法是:什么是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要保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议论文得分的密集点在二类卷下、三类卷上,32分至38分之间的占80%左右。
例文A是议论文,就社会习惯展开议论,抓住一点,深入剖析国民中的伸颈鸭式的恶习,中心突出,事理阐述较为透彻,获48分。
例文B是记叙文。构思巧妙,着力写习惯于四十年如一日地过教书生涯的刘老师对退休生活的不习惯,以“不习惯”来反衬热爱教育工作的“积习”,表现了刘老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挚爱。
例文C是说明文。相对来说,这个题目写成说明文难度最大,而例文C却得了满分50分。该文知识性强,给人耳目一新。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分说部分,从心理、行为的不同角度,“最基本的”、“较高一级的”、“最高级的”不同形式,条分缕析,条理井然。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举事例等说明方法,恰到好处。语言也规范晓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