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三:

①基数词。《周易·解》:“田获三狐。”(田:打猎。)②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哺:口中含嚼的食物。)

年:

①收成;年景。《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苏轼《喜雨亭记》:“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十二个月为一年。《庄子·秋水》:“汤之时,八年七旱。”③年纪;年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④帝王的年号。改年叫改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改年为延康。”

浪:

(一)①波浪。《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涌。”范仲淹《岳阳楼记》:“浊浪排空。”②水波涌起。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毖:通“泌”,泉水涌流的样子。)③放荡;放纵。《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明史·唐寅传》:“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④随便;轻率。杜甫《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杜牧《罪言》:“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⑤空;白白地。韩愈《秋怀》之一:“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苏轼《赠月长老》:“功名半幅纸,儿女浪苦辛。” (二)láng ①液体滴落或流动的样子。柳宗元《与顾十郎书》:“因言感激,浪然出涕。”②流逝。秦观《寄孙莘老少监》:“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浪浪]流动的样子。屈原《离骚》:“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走:

①跑;逃跑。《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孟子·梁惠王上》:“弃甲曳兵而走。”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②步行。《礼记·玉藻》:“走而不趋。”(趋:快步走。)③奔向;趋向。晁错《论贵粟疏》:“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亡:无。)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④移动;挪动。苏轼《新滩阻风》:“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⑤离开;离去。《南史·张畅传》:“今城内乏食,百姓咸有走情。”⑥通过;经由。蒋士铨《香祖楼·挞蚓》:“夫妻免得充军,且向洋舡(chuán)走水。”(舡:同“船”。)⑦谦词,等于说仆人。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意思是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仆人。)⑧谦称,等于“我”。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庶:希望。)[走狗]1. 善跑的猎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2.受人豢养帮助作恶的人。《聊斋志异·田七郎》:“操杖隶皆绅家走狗。”

有:

(一)①与“无”相对。1. 表示占有、具有、领有。《论语·公冶长》:“陈文子有马十乘(shèng)。”(乘:四匹。)诸葛亮《草庐对》:“孙权据有江东。”2.表示存在。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3. 表示发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②丰收。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③表示不定指。跟“某”相近。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④助词。1. 多用于朝代名称的前面。《诗经·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2. 用于形容词前面。《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烂:灿烂。) (二)yòu 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有七年,亲巡天下。”

心:

①心脏。《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脏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维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国语·周语上》:“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③挂怀;关心。唐顺之《与吕沃洲巡按书》:“两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于。)④中央;中心。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吕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处。《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2. 亲信的人。

遁:

(一)①逃走;逃跑。《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诸侯救郑,楚师夜遁。”(师:军队。)《庄子·则阳》:“遁其天,离其性。”②躲避;回避。苏轼《阮籍啸台》:“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③欺骗;欺瞒;蒙骗。《淮南子·缪称》:“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史记·酷吏列传》:“上下相遁,至于不振。”④隐匿;隐藏。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鬼无隐谋,物无遁形。”《孟子·公孙丑》“遁辞知其所穷。”⑤放纵。《吕氏春秋·本生》:“遁焉,性恶得不伤。”(二) qūn [遁巡]同“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汉书·陈胜项籍传赞》:“九国之师循巡而不敢进。”

世:

①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论语 · 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仁:仁政成功。)②世代;父子相继为一世。《战国策·赵策四》:“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③继承。《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大夫之义不得世。”④一代又一代;世代相承的。《汉书·楼护传》:“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⑤家世;世系。《吕氏春秋·知化》:“残其国,绝其世。”⑥人的一生;一辈子。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交往。俯仰:生活。)⑦时代;朝代。陶潜《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⑧人世;世界。《荀子·议兵》:“此世之所以乱也。”⑨当时的。《盐铁论·论儒》:“孟轲守旧术,不知世务。”

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地:

①大地。与“天”相对。《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②陆地;地面。《左传·僖公四年》:“公(晋献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fèn);与犬,犬斃。”(坟:隆起。)③土地;田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廛:城市中的空地。国中:指王城之内。)④领土;疆土。《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⑤地方;场所。《孙子兵法·虚实》:“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⑥处境;地位。《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⑦指境界。齐己《移居西湖作》:“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衲衣:僧衣。)⑧地步。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议论有余地,公侯来未迟。”⑨路程。李白《妾薄命》:“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⑩通“第”。副词。但;只。《汉书·丙吉传》:“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栖:

(一)①鸟类停留、歇宿。张衡《西京赋》:“南翔衡阳,北栖雁门。”②停留;居处。《国语·吴语》:“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二)xī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论语·宪问》:“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身:

①人或动物的躯干。屈原《九歌· 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不惩:不戒悔。)②身体。《荀子·非相》:“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③树的主干。《尔雅·释木》:“枞,松叶柏身。”④自身;自己。《韩非子·五蠹》:“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自己的品德、才力、行为等。《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⑥亲自。《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⑦我。《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身是张翼德也。”


诗文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
释义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

“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诗句出处:《朝中措五首》;是元朝诗人白朴的作品。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一时折得,铜瓶插看,相映乌纱。明日扁舟东去,梦魂江上人家。

东华门外软红尘。不到水边村。任是和羹傅鼎,争如漉酒陶巾。三年浪走,有心遁世,无地栖身。何日团*儿女,小窗灯火相亲。

田家秋熟办千仓。造物恨难量。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满地暝蝗。委填沟壑,流离道路,老幼堪伤。安得长安毒手,变教四海金穰。

娃儿十五得人怜。金雀髻垂肩。已爱盈盈翠袖,更堪小小花钿。江山在眼,宝朋满座,有酒如川。未得芙蓉帐底,且教玳瑁筵前。

燕忙莺乱斗寻芳。谁得一枝香。自是玉心皎洁,不随花柳飘扬。明朝去也,燕南赵北,水远山长。都把而今欢爱,留教后日思量。

以上白朴作品《朝中措》共5首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