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一)佛 |
释义 | (一)佛佛是梵语Buddha的音译简称,全称有“佛陀”、“浮屠”、“佛图”等,意译为“觉者”或“智者”。是圆满觉悟诸法事理、了了分明、究竟无余的大智慧者。觉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层含义。自觉是自己如实地觉悟了佛法的真谛——诸法实相;觉他是不但自己觉悟了佛法的真谛,而且还以慈悲平等之心去帮助一切有情获得觉悟;觉行圆满是自觉与觉他的智慧与功德均已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按佛教的说法只有佛才圆满具备这三项;罗汉自了生死、自求解脱,只具自觉一项;菩萨虽然大悲济世,普度众生,但尚有烦恼没有断尽,福德与智慧也不圆满,所以只具前二项。由于佛具有多层含义,所以古来翻译家都保留其音译不翻。这是佛经翻译中形成的原则——含多义不翻。 佛在大乘和小乘两派中各有不同的含义。小乘佛教主张个人修持,以修成罗汉果为究竟,所以它只承认有此世成佛的释迦牟尼佛和释迦佛之前的六佛;大乘佛教主张慈悲济世,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按照佛教教义去修行,便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佛界的最高境地而成佛。因此,大乘认为佛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宣称十方三世到处有佛,佛如恒河沙数,不可胜计。 我国古今流行的佛教主要属大乘佛教系统,只有云南等地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因此,我国寺院殿堂中供奉的佛多是大乘佛教宣称的十方三世不同时空的佛。其中,尤以“三世佛”的供奉居多。 “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从时间上讲,有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俗称“竖三世佛”或“三时佛”。他们在殿堂中的方位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迦叶佛居左,弥勒佛居右。从空间上讲,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俗称“横三世佛”。他们在殿堂的分布是:释迦牟尼佛居中,阿弥陀佛居右,药师佛居左。 三世佛(广州六榕寺) 三世佛(江苏常州天宁禅寺) 佛的形象一般为出家比丘相,结跏趺坐,身著袈裟,顶有肉髻,身上没有任何饰物,外观十分简朴,但在其形象塑造时却有严格、繁琐的仪轨规定。 首先,就宗教意义上讲,佛像必须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合称“相好”。这是古印度人在塑造释迦牟尼佛形象时的规定,后来成为塑造一切佛的基本模式。三十二相指三十二种奇异明显的特征,如眉间有白毫,头顶有肉髻,等等。这些特征都能看得见,所以称为“相”。八十种好指八十种微细特征,如:第一好是佛的指甲薄润、光洁;第八十好,手足及胸部有吉祥的“卐”字相,等等。佛的这些相好是古印度人赋予佛陀的特征,因此也反映了当时印度人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标准。 佛像在塑造方面也有一些规定,比如立像与坐像的姿势,躯体各部分的比例等等。这些规定为塑造庄严神圣的佛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模式,但是这种严格、精细的模式又无形中限制了佛像在艺术上的发展与变化,使得塑造出来的佛像千佛一面。千百年来,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佛教造像披上了中国式的服饰,换上了中国人的面孔,唯有佛像依然遵从印度人塑就的模式:高鼻深目,满头螺发,顶有肉髻,胸露卐字,地地道道的印度佛的翻版,给人以冷漠、超脱、神圣的感觉。 既然一切佛从其容貌形体来看都是相同的,那么如何区分各种不同的佛呢? 这主要看不同佛所结的不同手印。手印是手指所结的印契,象征着佛的内在智慧与功德。佛有手印,菩萨、罗汉、护法乃至高僧皆有手印。佛的手印常见的有五种:(1)施无畏印,竖左手于胸前,舒五指,掌心向前,表示施无怖畏给众生的意思。这是佛为救济众生,使众生安心所作的印相。(2)施愿印,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表示满足众生所求之意。(3)触地印,伸右手覆于右膝上,手指触地,表示佛在前世遍修各种利人苦行,今已证道,这一切大地之神可以作证。结这种手印的佛相又称“佛成道相”。(4)说法印,又称转法轮印,屈二手当胸,左手掌向内,屈拇指、中指和无名指,竖食指及小指,右手掌向外、屈拇指及食指;也有一手结印的形式,即右手上举以食指与大拇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伸。(5)禅定印,以右掌置于左掌上,双手仰置双膝上。不同的佛结不同的手印,而同一佛在不同场合也结好几种不同的手印。寺院殿堂里常见的佛所结手印情况是:释迦牟尼佛通常结两种手印:表示为众生说法的说法印;表示业已成道的触地印。另外释迦佛还有一种立像形式,一般称之为“旃檀佛像”,左手下垂,结与愿印,右手屈臂上伸,结施无畏印。阿弥陀佛坐立两种形象各结不同手印,坐像结禅定印,站像结与愿印。药师佛左手托药钵,右手持药丸,结与愿印。 除手印的不同外,佛在姿势上也略有区分和变化。佛在姿势上大致有坐、立、卧三种变化。(1)坐势:两腿盘起,一般称为跏趺坐。其中,先将右脚脚心朝上,置于左大腿上,再把左脚脚心压在右大腿上,称为“降魔坐”;反之,先左脚后右脚的坐法称为“吉祥坐”。佛座有莲花座、金刚座、狮子座、须弥座等形式,它们都有一定的来历和象征意义。(2)站势:身体直立,两脚呈外八字形。如旃檀佛像、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立的。(3)卧势:只限于释迦牟尼佛的涅槃相,不见其他佛有这种姿势。佛身的这些变化对于认识和鉴别不同的佛有极大的帮助。 明代佛像(陕西法门寺藏)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是佛教崇拜的主要对象。早期佛教徒认为“佛身不可量”,表现释迦牟尼佛时,往往用一些象征性的事物。比如用菩提树象征释迦牟尼成道;用法轮象征他说法;用脚印象征他的存在。到公元一世纪时,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和希腊雕刻艺术的影响,早期佛教的禁忌终于被打破,而出现了妙相庄严的释迦牟尼佛的艺术形象。 释迦牟尼佛的造像具备佛的一切形象特征。通常有下列五种形象。 (1) 成道像: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或“指地印”,表示释迦牟尼在成道以前的过去世中,为了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现在终于成佛,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作的事。这种姿势就称作成道像。这种形象的释迦牟尼佛通常供奉在大雄宝殿内,为三世佛或三身佛之中央主尊,其旁一般还塑有两位比丘的立像:年轻左者是阿难,年老右者为迦叶,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弟子。 (2) 说法像: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结这种手印的造像即为说法相。 (3) 旃檀佛像:站立式。左手下垂,结“与愿印”,表示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上伸,作“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据《阿含经》说,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到兜率天宫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人间的佛弟子不见如来,心忧思渴,尤其是优填国的优填王因思慕释迦佛而致病。因此,优填国群臣共议,仿释尊的形象,以牛头旃檀制作了五尺高的如来像。佛像的姿势是:左手下垂,右手上举。后来,不管以何种质地,凡是塑成这种姿势的释迦牟尼佛像都称为旃檀佛像。 释迦牟尼像(辽宁旅顺博物馆) (4) 太子像:又称身量像,西藏称“觉卧像”。为童子形象,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本来印度习俗尚右,太子诞生时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汉地按自己的习惯作了更改。太子像上身赤裸,下身围以短裙,或穿一件小裤衩,成为现在我们常见的样式。脚下常有一个盘子,与太子身体铸成一个整体。这个盘子象征太子降生时接生所用的“金盆”。到了佛诞之日,佛寺便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届时,在大殿内用水盆盛些净水奉上太子像,水盆里撒满各种香花,众僧齐声念佛名号,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喃喃佛号声中,先由寺院住持出场为太子浇灌香水,接着,依等级次第浴佛。浴佛完毕,便抬佛像(太子像)游巡寺中或寺外街衢,声势十分浩大。这一活动汉地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名为“浴佛节”。藏地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举行。云南上座部佛教尤其重视这一活动,现已发展成为民族节日“泼水节”。 (5) 涅槃像:根据释迦牟尼涅槃时情形塑造。释迦牟尼面朝南,侧身而卧,双足直叠,左手自然置于腿上,右手支头,双目微闭,安详自在。这种姿势的佛像通常供奉在寺院后殿,俗称“卧佛殿”。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教主。据说他经过无量劫的修行,终于成就四十八大愿,可以接引一切信仰他、念诵他的名号的信徒脱离苦海,到西方极乐世界永享幸福,在我国还产生了一个专门信仰阿弥陀佛的宗派——净土宗。关于阿弥陀佛与净土宗的详细情况,可参见本书中编第十章《佛国净土》。 卧佛(北京卧佛寺) 在寺庙中,阿弥陀佛常作为三世佛之一与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并列。也有单独供奉的。他的形象具备佛的一切相好,主要有坐立两种姿势。坐像的姿势是:结跏趺端坐,两手结弥陀定印,掌心有一宝瓶或莲台。这一形象一般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右边。立像一般称为“接引佛”。其姿势是:佛身站立,右手垂下,结与愿印;左手当胸,掌中置金莲台,显示接引往生众生的姿势。 唐代阿弥陀佛像(北京广济寺) 由于阿弥陀佛的净土思想历代盛行不衰,以阿弥陀佛为主题的净土变相题材十分繁多。这些题材表现的都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内容。其中,以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两菩萨和阿弥陀佛与二十五菩萨两种变相题材最为普遍和流行。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二菩萨这组题材,佛教称之为“西方三圣”,就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观音、势至二菩萨为辅助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它们在神坛的位置是:阿弥陀佛居中,结跏趺坐,两手结定印,掌心有金莲台;观音菩萨立于佛的左前方,双手捧紫金台;大势至菩萨立于佛的右前方,双手合掌。阿弥陀佛与二十五菩萨变相来源于净土教经典《观无量寿经》,表现的是阿弥陀佛率领二十五位菩萨迎接念佛往生众生的内容。二十五菩萨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狮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德藏菩萨、宝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光明王菩萨、山海慧菩萨、华藏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这二十五菩萨或坐或立,持物各不相同,陪侍于呈现金色光辉的阿弥陀佛周围,紫云涌起,伴随天乐妙音及歌舞翩翩而来,迎接念佛众生。这两种变相题材多以绘画来表现,但也不乏其它表现形式。 药师佛 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因他能拔除生死之病,故名药师;能照三有之闇,故名琉璃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本愿功德经》载曰:“佛告曼殊师利,去此东方,过十竞伽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与阿弥陀佛履历类似,他为菩萨时,也发过十二大誓愿。这十二大愿是:一、愿自他身体光明炽盛;二、愿威德开晓一切众生;三、愿众生得到一切满足;四、愿一切众生安心修大乘之法;五、愿一切众生修行如法清净,六、愿六根不全众生完善。七、愿一切众生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八、愿女身转男身;九、愿众生解脱天魔外道缠缚和邪思恶见,修得正见;十、愿众生脱离恶王劫贼等横祸;十一、愿饥渴众生得到上食;十二、愿贫穷无衣众生得上妙衣。药师佛这些誓愿偏重于众生得到现世安乐,与阿弥陀佛着重众生的来生安乐有所不同。因此,它成为众生现世消灾延寿的重要祈求对象。 通过累劫的修炼,药师佛终于如愿以偿,成佛作祖,并化现出东方净琉璃世界,即东方净土,来接引、满足信奉者。《药师本愿功德经》称赞此净土说:“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 药师净土同西方净土一样也是以持名念佛为众生往生其土之方便法门。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就可以不入畜生、地狱恶道,可以解除生老病死等苦难;还可以免除九种非正常死亡(九横死)。九横死是:得病无医死、王法诛戮死、鬼怪乘隙夺得精气死、火焚死、水溺死、恶兽吞食死、坠崖死、中毒死、饥渴死。同时,由于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有“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之愿,所以他又被人们奉为“大医王”。 药师佛具备佛的一切相好,常见的形象是: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身披袈裟,左手执药器,右手结定印;或左手持药钵,右手拿药丸。除在大雄宝殿供奉外,有的寺院还专门设有供奉药师佛的“药师堂”,或称“药师殿”。殿内中央为药师佛及其两大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药师佛居中;日光菩萨在其左,掌中持一日轮;月光菩萨在其右,掌中持一月轮。这组供奉通称“药师三尊”或“东方三圣”。东方三圣两旁有时还供有“药师十二神将”。 唐代药师佛(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药师十二神将是药师佛的重要护法神。据载他们各率有七千药叉眷属,在昼夜十二时辰及四季十二个月份里,轮流护佑受持信奉药师佛的众生。这十二神将是:毗羯罗、招杜罗、真达罗、摩虎罗、波夷罗、因达罗、珊底罗、頞你罗、安底罗、迷企罗、伐折罗、宫毗罗。有趣的是,这十二神将从最初的毗羯罗到最后的宫毗罗,其守护众生的时辰,刚好是从子时到亥时的十二支,而且他们的形象也都与民间流传的十二生肖有关,毗羯罗戴鼠冠,最后的宫毗罗戴猪冠,次序与十二生肖也完全吻合。 弥勒佛 弥勒为梵语音译,意译慈氏。因弥勒过去世得到佛的开示与加持,修得慈心三昧而得名。又有说“弥勒”本姓“阿逸多”,意为“无能胜”,所以人又称“阿逸多菩萨”。 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生于古印度南部一个婆罗门家庭,本信婆罗门教,后因听释迦牟尼佛说法,而皈信佛门,为释尊的大弟子之一。释迦佛慧眼识才,在当时就预言他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他先于释迦佛入灭,上升到兜率天宫,等待时机成熟,就下世再创一代佛教。 按照佛教的宇宙模式,兜率天本属欲界,但是由于弥勒在这儿居住,所以佛经又把此天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院仍属欲界,是诸天神居住的地方;内院则是弥勒居住的庄严佛国,佛经称之为“兜率净土”或“弥勒净土”。佛经中对兜率净土的种种美妙作了详尽的描述。它有五百亿宝宫,五百亿诸天宝女。诸女各执乐器,竟起歌舞。住在此天的众生彻体光明,能照耀世界。……总之,妙不尽言。按佛经的说法,此处又叫“补处菩萨住处”。所谓“补处”,《观音玄义》说:“补处者,前佛既灭,而此菩萨即补其处,故云补处。”也就是“候补”的意思。据说,弥勒将在兜率天居住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然后再降生人间。 宋代弥勒像(杭州飞来峰刻石) 又据佛典记载,弥勒下生人间之时,首先将在穰结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龙华树成林的花园)成道为弥勒佛。然后受不同根机众生之请求,三转法轮,度尽不同根机的众生。这三次法会,佛经称为“龙华三会”或“弥勒三会”。到那时,人间将变得十分美好:年丰物阜,人民殷富;各种珍宝,遍布大地;土地平整,如镜清明;风调雨顺,时气和适。而且诸事随顺人意,花自然开,粮食自然结,就连人们要大小便,大地都会自然为之开合,不留任何污秽。那时人间将是真正的净土。显然,这种净土思想,这种无比美妙的想象,反映的是苦难中人们的美好愿望。 五代后梁时期,浙江奉化出了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身体矮胖,形貌猥琐,袒胸露腹,常以竹杖挑着个大布袋,内装随身用具,四处化缘乞食,自称“长汀子布袋师”,人称“布袋和尚”。他言语无定,行为古怪,经常把布袋中化缘来的东西一下子倾泻于地,朝人们叫道:“看!看!”以此引人注意,招徕人众围观。后梁贞明二年(916),他来到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下一块磐石上,端坐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毕安然而逝。人们因此以为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将他安葬在岳林寺附近,并建庙宇“弥勒庵”奉以香火。从宋代开始,布袋和尚事迹传遍天下,信奉者越来越多。人们开始仿照他的形象塑造弥勒菩萨像,并将此弥勒像置于天王殿中供奉。从此以后,“大肚弥勒”更加家喻户晓,名扬四海。 弥勒作为当世的菩萨和未来的佛,在我国佛教史上拥有广大的信徒。东晋高僧“弥天释道安”率先发愿往生弥勒净土。在道安等人的带动下,东晋信奉弥勒净土风气极盛,成为与弥陀信仰并盛的一种时代宗教信仰。唐代著名三藏法师玄奘也向往弥勒净土,他将入灭时,不断持诵弥勒名号,祈求往生“兜率内院”。直到近代仍不乏信奉者,著名的太虚大师就是一位弥勒净土的忠实信徒,他博通诸宗,却以弥勒为归趣,临终时自持弥勒名号,喃喃称诵。 值得一提的是,弥勒信仰在历史上也曾出现了异端现象。由于佛教宣称弥勒将要继承释迦佛位,作为新佛降临于世。这种说法给下层被压迫的沙门和普通百姓带来了希望。于是,少数人便把弥勒下生视为改朝换代的象征,举起“弥勒出世”或“弥勒下生”的旗帜聚众起义。 弥勒的形象主要有三种:一为佛的形象。正统的塑像是印度式的,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结跏趺坐,两手结转法轮印。它通常奉置于大雄宝殿内,位于释迦佛之右,与释迦佛、迦叶佛组成一铺“竖三世佛”。二为菩萨形象。这是与弥勒现在身份相符的形象。弥勒头戴天冠,下著裙,周身佩以璎珞、珠宝,显得雍容华贵,一般单独在天王殿或弥勒阁供奉。今天北京的广济寺,雍和宫,江苏灵岩山寺天王殿中就是供奉的这种正统的天冠弥勒像。三为布袋和尚形象,依五代僧人契此形象塑造,五代时开始流行。人们一般俗称布袋和尚形象弥勒为“大肚弥勒佛”,其实,这一形象代表的是菩萨,而不是佛,这是值得注意的。 燃灯佛 燃灯佛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锭光佛”。《大智度论》卷九说:“如燃灯佛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依据佛教劫世的理论,他为过去庄严劫佛,距今至少有三千九百亿年。 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释迦牟尼成佛就是由他授记的。据《瑞应本起经》载,释尊为菩萨时,名叫儒童,一次他买了五枝青莲花献给燃灯佛;又一次,燃灯佛外出弘法,路遇泥泞,儒童脱下衣服并散开头发铺在地上,请燃灯佛从上走过去。燃灯佛由此授记说:“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作为过去佛的燃灯佛,他的事迹在佛经中没有详细的介绍,因此他的影响也远不如现世的诸佛。但由于他在佛教中辈份比较高,世俗社会都很欣赏他、崇奉他,纷纷把他搬进志怪小说、会道门和民间宗教中,并赋予他种种非凡的法力和神通。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里,称燃灯佛是“三千古佛的班头”,“万万菩萨之领神”,说他曾化为金碧峰长老帮助三宝太监郑和擒妖降怪,为西洋诸国归顺明朝、纳贡称臣立了大功。在《封神榜》里,燃灯佛又变成了道门人物,叫燃灯道人。他道法极高,一次率领众仙圣,协助姜子牙瓦解了敌人的七绝阵。另外,燃灯佛还颇为明末清初的白莲教崇奉,在白莲教编造的大量伪经中,“古佛”、“燃灯”、“真空太祖”等名号比比皆是。燃灯佛在世俗社会中的面貌与佛教宣称的燃灯佛已是大相径庭,这些正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吸收的体现。 关于过去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迦叶佛。但这位迦叶佛并不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而是过去七佛中的第六佛。《长阿含经》卷一称他将在“此贤劫”(现在之劫)时出世,也是释尊前世之师,曾预言释尊将来必定成佛。他的塑像常骑一狮子。 燃灯佛一般与释迦佛、未来弥勒佛组成一铺“竖三世佛”,供奉于大雄宝殿。他居释迦佛之右,形象端庄,两手各以拇指与食指相触,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作说法印相。 三身佛 大乘佛教认为佛身有三种,即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梵语作“毗卢遮那”,是佛法真理之身。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和离垢妙极法身二种。自性清净法身就是真如;真如对有情来说叫佛性,对无情来说叫法性。佛教认为一切有情无情体皆真如。佛经常言,“一切有情,皆有佛性”,“山河大地,尽皆真如”,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离垢妙极法身是指佛经累世修行,勤修福德与智慧,断烦恼,证菩提而成就的清净之身。 报身,梵语称“卢舍那佛”,汉译为“净满”,意即一切妄想彻底断除、智慧究竟圆满之意。是真、善、美的高尚境界和无我纯洁的精神果报。报身也有两种,即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自受用报身就是以法身为因,经过累劫的修行而证得的圆满无上菩提之身,也就是唯识宗所称之根本智。这种智体性寂然,不起任何分别,佛持此智住于真境,享受法乐。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果后,初七日不起法座,思惟法乐,就是显现的具备根本智的报身。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显现的庄严报身。《八识规矩颂》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十地菩萨根机深、智慧大,能见佛闻法,所以佛现报身,以接引十地菩萨。 化身,即应物现身,指佛为普度三界六道不同根机的众生所化现之身。化身也有二种:示身化身和应生化身。示身化身就是佛的“生身”(生理身)。如二千五百年前的释迦牟尼佛就是一种示身化身。应身化身指根据不同情况的化现之身。佛为地上菩萨说圆顿大教《华严经》,示现千丈卢舍那佛身;为鹿野苑五比丘三转四谛法轮现老比丘相等等。 三身佛通常供奉在寺院主殿,中尊为法身佛,左尊为报身佛,右尊为化身佛。三身佛形象一致,唯手印不同而相互区别。法身佛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大拇指向上相触,在脐下作入定相。报身佛结与愿印,左手安放于膝上,右手仰掌垂下。化身佛为释迦牟尼佛成道相。 三身佛中,卢舍那佛有时单独供奉在大雄宝殿或毗卢阁中,结跏趺坐,左手安放于膝上,右手作施愿印。佛座为千叶莲座,每一莲瓣上有一尊小佛,象征化身佛。这是根据《梵网经》所说“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而塑造的。每一莲瓣表现一百亿国土的光景,而成三千大千世界的大观。 法应化三身佛(四川峨眉山) 五方佛 五方佛是佛教密宗崇奉的五位佛。据唐不空所译《菩提心论》记载,密宗大日如来为教化众生,将本身具有的五种智慧化现为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东方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毗卢遮那佛为梵语音译,意译“遍一切处”、“光明遍照”。毗卢佛智慧之光能遍照一切,能使三千大千世界永放光明,能启发众生之善根,成就世间、出世间各种事业,是理、智不二之法身。毗卢佛在密宗金胎二界各结不同手印:在金刚界结智拳印,以右手握左手食指;在胎藏界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相叠,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两手大拇指朝上相触,安放于脐下。 阿閦佛,梵语意为“不嗔恚”,又称不动如来,是初期大乘经典中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阿閦佛未成佛时,受到大日如来的启发,萌发“对众生不起嗔恚”的誓愿。通过累劫的修行,终于在东方的阿比罗提(妙喜)世界的七宝树下成佛,建立名为“善快”的佛国。由于他的愿力所感,这一佛国之中没有三恶道,一切人都行善事……环境极其优越。依《大宝积经》所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缘有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因缘则是“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据说著名的维摩诘居士就是从阿閦佛的妙喜世界转来此土的。 宝生佛,在一些显教经典里又称作“南方宝幢佛”或“南方宝相佛”。由于显教经典对此佛的记载甚少,所以汉地寺庙里供奉也极少。在密教里,宝生佛是修习密法观想的佛陀之一,象征大日如来的平等性智,是密教的重要膜拜对象。密教经典《守护经》载说,宝生佛像左手持衣角当心,右手仰掌,象征宝生佛“满足众生所求”的本愿。 不空成就佛,方位在北方,颜色为绿色,象征大日如来的成所作智。依佛经所载,修行者在此佛的加持下,能成就诸佛事及众生事,也能成就各种利人、利己之事,远离烦恼,趋向清净。据密教所传,此佛的印契为施无畏印,即左手执衣两角,右手舒掌,竖其五指,掌心向外。这一印相象征这位佛拔济有情与所作成就的功德。这位佛同宝生佛一样,在汉地显教寺院里很少为人单独供奉。 至于西方阿弥陀佛,前面已经介绍,这儿就不赘述了。 五方佛虽然是佛教密宗崇奉的一组尊神,但随着密宗在内地的广泛传播,五方佛也受到汉地佛寺的普遍供奉。山西大同华严寺、泉州开元寺等多处佛寺有五方佛供奉。五方佛在殿堂的座次是:正中为法身佛,左手第一位为宝生佛,左手第二位为阿閦佛,右手第一位为阿弥陀佛,右手第二位为不空成就佛。五佛形象一致,皆具足佛的一切相好,各结不同的手印以示相互区别。有的寺院还专设“毗卢阁”供奉五方佛,其形式通常是殿阁中央为腰鼓状“金刚界”,其上布满浮雕小千佛,腰鼓顶端安奉大型雕像毗卢遮那佛,面向殿门。毗卢佛四周分立东西南北四方佛,四方佛各坐一莲花座,面向四方,造像比中央佛略小些。这四方四位佛又称“金刚界四佛”。北京宣武门外法源寺毗卢阁内便供有一组这种形式的五方佛像。 七佛与千佛 七佛即过去七佛,在本书上编第一章已有介绍。从历史渊源讲,七佛本是小乘佛教供奉的对象。但由于它们符合大乘佛教宣称三世十方有无数佛的教义思想,所以也为大乘佛教所供养。七佛的造像与形象在我国早期石窟中比较多见。云冈石窟第十窟后室南壁刻有七佛禅定像;第十一窟后室西壁刻有七佛高大立像。麦积山石窟在北周时期开凿了规模宏大的七佛阁,将七佛分别供奉于七个洞窟中。北朝以后,石窟中这种小乘佛教内容的题材就少见了。另外,佛寺供奉七佛也较普遍,有的还专门设立了名为“七佛宝殿”的殿堂供奉七佛,山西玄中寺、北京妙应寺等寺院都建有七佛殿。七佛殿一般建造在大雄宝殿之后,故有佛寺第二大殿之称。七佛也有供奉于大雄宝殿的,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就是一个例子。但这一情况极为少见。 千佛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产物。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基于此理,大乘佛教认为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有无数的佛,十方三世,佛如恒河沙子,其数之多,不可胜计。 千佛来源于《三劫三千佛缘起》等大乘佛教经典。这些经典认为,在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三大劫中各有千佛出现。其中,贤劫就是指我们现在世界,释迦牟尼佛又是排在贤劫千佛的第四位,因此贤劫千佛尤为现世众生所崇奉。 千佛题材在早期石窟造像中十分流行,新疆克孜尔石窟,敦煌千佛洞和云冈石窟中都有大面积的表现千佛内容的壁画和雕塑群像。千佛题材经常表现在整个壁面、窟顶或塔柱上塑造或画上许许多多的佛。佛像大小均匀、布局整齐,虽然是千佛一面,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颇有博大恢宏、庄严神圣的宗教气势。另外,在早期石窟中还有以九佛或十二佛的简化形式来表现千佛题材的艺术形式。 《千佛图》(敦煌刺绣) 山西交城玄中寺千佛阁七层铁佛 与此同时,佛寺供奉千佛也屡见不鲜。供奉形式各种各样:或在大雄宝殿作千佛像壁画;或在法堂中陈列小型千佛塑像;还有一种是特建“千佛殿”或“千佛阁”奉置千佛。这些作法都是为了渲染寺庙的宗教气氛,宣扬大乘佛教思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