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般涉调】耍孩儿(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 |
释义 | 【般涉调】耍孩儿(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借马 【耍孩儿】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膘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①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②?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不骑呵西棚下凉处拴,骑时节拣地皮平处骑,将青青嫩草频频的喂。歇时节肚带松松放,怕坐的困尻包儿款款移③,勤觑着鞍和辔,牢踏着宝镫,前口儿休提。 【五煞】饥时节喂些草,渴时节饮些水。着皮肤休使粗毡屈④,三山骨⑤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⑥。有口话你明明的记:饱时休走,饮了休驰。 【四煞】抛粪时教干处抛,绰尿时教净处尿,拴时节拣个牢固桩橛上系。路途上休要踏砖块,过水处不教践起泥。这马知人义,似云长赤兔,如翼德乌骓。 【三煞】有汗时休去檐下拴,渲时休教侵着颓⑦。软煮料草铡底细。上坡时款把身来耸,下坡时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网颩着马眼,休教鞭擦损毛衣。 【二煞】不借时恶了弟兄,不借时反了面皮。马儿行嘱咐叮咛记: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则叹的一声长吁气,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间借与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门专等来家内。柔肠寸寸因他断,侧耳频频听你嘶。道一声“好去”,早两泪双垂。 【尾】没道理没道理,忒下的忒下的⑧! 恰才说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 【注释】①设设:形容懒洋洋的样子。②颓人:“坏蛋”一类的骂人话。③尻包儿款款移:屁股慢慢地移动。④着皮肤体使粗毡屈:意思是不要让粗毡子叠在马的皮肤上。⑤三山骨:肋骨。⑥砖瓦上休教稳着蹄:即不要让马蹄踏在砖瓦上。⑦渲:洗刷。颓:雄马生殖器。⑧忒下的:是说做得太狠了。 【鉴赏】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代言作品,但远不如散曲代言体那样形形色色,丰富多彩。本篇所代言的就是一个诗词很少涉及的一个吝啬的小市民形象。马致远有以剧曲为曲的倾向,其大部分的散曲深受元杂剧创作方法的影响,常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曲词富于动作性和表演性。这首散曲明显带有这种特色,有些地方甚至采取戏曲中旁白、背唱的手法。在清代流行的小戏中,有一出地方戏《借靴》(又名《张三借靴》或《张旦借靴》),就是脱胎于这首套曲。 首曲【耍孩儿】写出事件的缘由。蒲梢骑是古代的良马名。《史记·乐书》云:“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或许这匹马本是普通寻常的马,但由于是新买,自然加倍珍惜,爱之如命。他不辞辛苦,起早贪黑,把这匹马照顾得无微不至。虽然这匹马已经被喂养得膘肥体壮,他却“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所以当别人要借去骑时,他自然舍不得,但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想而知。 作者接下来就具体描写马主人这种复杂的心理。【七煞】首三句形象地刻画出其解马、牵马、鞴鞍的动作和神情。他沉吟了半晌还是未能说出不借两字,但心里却不禁骂借马人是个坏蛋,根本不懂得日常生活中的道理,即“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六煞】以下的四支曲子铺叙马主人对借马者的千叮咛万嘱咐,絮絮叨叨,简直是没完没了。其实这些“注意事项”归纳起来不过是骑与不骑都要注意马的清洁卫生,劳逸结合,不要随意鞭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主人还将他的这匹马与三国名将关羽(字云长)骑的赤兔马,张飞(字翼德)骑的乌骓马相提并论,特意强调它懂知人义,也就是提醒借马者要将心比心,善待马匹。这些描写表面看来非常繁琐,其实是作者独具匠心之所在。如【三煞】结尾处“休道人忒寒碎”写马主人也好像觉得自己有些寒酸琐碎了,准备打住,但忽然又想起两条注意事项,连忙又叮嘱借马者。这些都是画龙点睛之笔,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第七支曲作者笔锋一转,写马主人对心爱之马解释他不得不借的原因,好像是在想求得马的体谅。同时,马主人还对马发誓赌咒“鞍心马户将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这两句是当时勾栏里的行话,是拆白道字。驴字拆开说是马户,刷字去了立刀,是吊字。驴吊是骂人的话。两句合起来是说,那个在鞍心打你的人一定是驴吊。这些描写表面看有些“荒诞不经”但却又合情合理,表现出作者不凡的功力。 第八支曲前五句由实到虚,写马主人预想马被借走后自己倚门而望的场景。结尾两句作者将笔陡转,马主人在想象中被猛然拉回到现实世界,刚忍痛道声“好去”,就已泪流满面,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伤。这种一虚一实的艺术手法,足见作者用笔之巧。 结尾写马主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忍不住连连骂借马者没有道理,如此狠心,但这仍只是旁白。说出口的却是“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显得非常慷慨大方。如此的心口不一,营造出极强的诙谐效果。 这首套曲通过幽默夸张的语言风格,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塑造出了一个吝啬可笑的小市民形象。作者的态度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嘲弄,而是出于一种理解的同情,所以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所论:“这是马致远的真正的崇高的成就。诙谐之极的局面,而出之以严肃不拘的笔墨,这乃是最高的喜剧;正和最伟大的哲人以诙谐的口吻在讲写似的,他的态度足够严肃的,但听的人怡然的笑了。”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