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双调】清江引(相思有如少债的)
释义

【双调】清江引(相思有如少债的)

徐再思


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鉴赏】“相思离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百写不厌又常写常新的话题,因为其代表了人类普遍而又真挚的情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千百年来,这份美丽而迷人的感情,催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徐再思的这首散曲有着独到之处,使其在同类艺术品中别具一格。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曲作中,以物比喻相思的作品不胜枚举。有以清风作比的,如“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王维《伊州歌》);有以红豆为喻的,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有以春光相拟的,“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也有以江水比喻的,“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新梦》)。元曲作家中,还有以天比喻相思的:“三十三天觑了,离恨天最高。”(郑光祖《倩女离魂》)这些作品都是以清晰可感的事物为喻,从而将抽象的相思写的形象具体,生动真切。
徐再思的这首曲作以欠债引起的人精神上的重压和心灵上的苦楚比喻相思,属于修辞手法上的通感。元代社会的高利贷剥削特别凶狠,《元史·太宗纪》云:“以官民贷回鹘金偿官者,岁加倍,名羔羊息,其害为甚。”从中可见在元代社会欠债给人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此曲中所喻相思之深重也从中可见一斑。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相思之苦犹如债务,日日催人逼人折磨人,让人偿之无力,躲之不及。开头两句便将相思时刻萦绕于心、无处躲闪的苦痛形象真切地表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后两句则写相思者的精神状态,“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顺承上句“逼得紧”,写“压得重”。相思之苦犹如重担,担上肩就难以放下。三分利,利息与本钱比率为十分之三,泛指利息之高。利钱的三分也难以偿还,债务日益加重,这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层苦楚,那么何时得以解脱呢?最后一句给出答案,“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即只有见到心上人,上面所说的苦痛才能彻底消除。此句写得饶有兴味,引人深思。
这首小令以当时司空见惯的债务喻相思,不仅生动真切,也使曲子更为通俗易懂,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散曲通篇使用口语,质朴无华,不加雕饰,不用典故,但却浅显中见含蓄,通俗中见技巧,这和散曲这种俗文学的形式是相得益彰的。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云:“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这正是对本首散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风格的精辟概括。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9: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