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静女》 |
释义 | 《静女》俟我于城隅②。约我城角楼上来相会。 爱而不见,故意藏起身影不见我, 搔首踟蹰。惹我挠头又徘徊。 静女其娈③,温柔的姑娘多么好, 贻我彤管④。赠我一支红管草。 彤管有炜⑤,红草鲜艳放光辉, 说怿女美⑥。我爱草儿心欢喜。 自牧归荑⑦,赠我白茅嫩又鲜, 洵美且异⑧。草儿美丽不平凡。 匪女之为美⑨,不是这草儿不平凡, 美人之贻。美人手赠心里甜。 [注释] ①静:文静温柔。②俟:等候。③娈:美好的样子。④贻:赠送。⑤炜(wei):有光彩。⑥说怿(yue yi):喜爱。说,同悦。女:古“汝”字,你。⑦归:同馈,赠送。荑(ti):白嫩的茅草。⑧洵:实在。⑨匪:通“非”,不是。 [赏析] 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今河南汤阴县境)的民歌。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物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着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首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两句是说,一位文静的姑娘多么美,约我城角去相会。开头用“静女其姝”来写那女子,表示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 一种十分倾慕的感情。连同下面“俟我于城隅”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愉快、幸福,以至不无得意的心情。但紧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男子依约而至,到了会面地点,却找不见那女子,“爱而不见”,“爱”,通“𫉻”,遮避,隐藏。这句是写那女子见到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这乃是 一个天真、活泼而调皮的姑娘。这样一来,可真的急坏了那个满怀欣喜而兴冲冲赶来相会的男子,他想,是因为遇到了什么意外的事情没有来呢? 还是阴晴不定少女心,对自己变了卦而故意失约不来呢? 于是非常着急、不安,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里是说,急得那个男子抓耳挠腮,转来走去,不知所措。“搔首踟蹰”,可以说十分穷形尽相地写出了当时那个男子焦灼万状的情态。同时,也借以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的程度。 下面第二章,则开始写他们会面后的情景。“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娈”,美好的样子。“彤管”,红色管状的小草。旧注,解作红色的笔,或红色管乐器。我们从下文“自牧归荑”句看,这个女子乃是个普通的牧羊女,因此有人揣测,所谓“彤管”,不会是笔或乐器之类,可能与“荑”一样,是种小草之类。诗,总是浓缩的,跳跃性的。诗中写当那位调皮的姑娘,看到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成那个样子,终于露面了,并郑重地把 一支小草做为见面礼物送到男子面前。“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男子接过小草后的心理活动,也是一句风趣的答辞。“说”通“悦”。“女”通“汝”,你。“说怿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所赠的草,又指赠草的人。这里写女子把一支小草做为馈赠。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送草给对方这固然是为了传情,而我们从这位调皮姑娘的性格来看,大约也正如“爱而不见”一样,有试他、逗他的意思,也就是看看会引起对方什么反应。而男子接过小草以后,就双关地说,这支小草光彩美丽极了,喜爱得不得了。这里是写这个男子早已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过凑趣来表示自己的深情。他表面上在夸小草,实际在夸送给他礼物的人。 接着下面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是说女子把从牧场带回来的一支荑草赠给了男子,所赠给他的这支荑草,实在美得出奇。其夸赞的语气比“彤管有炜”更加进了一步。“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这两句是说,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所以,也就觉得它愈加美丽了。 这首小诗,把民间男女依约相会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一番情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和生动! 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故意惹逗,躲藏起来不露面,害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其事地赠给对方小草,试探其对自己的情意。而这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仅有三章十二句,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的形象。总之,这首恋歌,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其语言的简练、构思的灵巧,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的生动,以及生活气息的浓烈,都不能不使我们两千年以后的读者感到惊异。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