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秦观《临江仙》
释义

秦观《临江仙》

秦观《临江仙》秦 观

秦 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释 ①挼(ruó)蓝:即揉蓝,本指揉取蓼蓝的汁液给衣服染色,这里指蓝色。②兰桡:兰木做成的华美船桨,这里代指木兰舟,是对舟船的美称。③冷浸:本自欧阳炯《西江月》词:“月映长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④妃瑟:湘水神灵鼓瑟的声音。《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⑤“曲终”二句: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善鼓云和瑟……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鉴赏 本词是绍圣三年(1096)秦观被贬往郴州的途中,夜泊湘江之时,有所感怀而作。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感伤幽冷,苍凉悲苦,可见当时作者凄楚的心情。这首词自宋代就在湘中流行,宋吴炯《五总志》记载:“潭守宴客合江亭,时张才叔在座,令官妓悉歌《临江仙》。有一妓独唱两句云:‘微波浑不动,冷浸一天星。’才叔称叹,索其全篇。妓以实语告之:‘贱妾夜居商人船中,邻舟一男子,遇一月色明朗,即倚樯而歌,声极凄怨。但以苦乏性灵,不能尽记。但助以一二同列,共往记之。’太守许焉。至夕,乃与同列饮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叹而歌。有赵琼者,倾耳堕泪曰:‘此秦七声度也。’赵善讴,少游南迁,经从一见而悦之。商人乃遣人问讯,即少游灵舟也。”事情虽然有很重的传说成分,但可见当时湘中民间颇传唱此词。

松溪泛月图 【元】盛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全词在一片苍茫的景象中开始。辽阔的“千里潇湘”之上是碧蓝色的江浦,在这一片广漠的天水之间,屈原等无数骚人都曾流放到这里。此时的作者,正是沿着昔人的足迹,走着自己的迁谪之路。亘古不变的千里潇湘,把作者与千年前的古人联系在一起,也把楚地、楚辞特有的神秘而忧伤的意境引入了本词。“月高”一句略作过渡,原本宏大的“潇湘”景象,转变成了清冷而平和的夜景。接下来“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又再次回到“潇湘”,意境却已迥然不同。这两句词向来被人们所称道,秦观早年的《满庭芳》(红蓼花繁)一词有“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等句,也是写星空倒映在江水中的景象。《满庭芳》是在静中写动,而本词却是在动中写静,“澄不动”“冷浸”等词名为“动词”,实际上更凸显出那种死一般的寂静。两词对照,秦观晚年的心绪,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转变。

下阕的重心是写“江上闻瑟”。开头一句集中写环境之静,这是对上阕的承接。“独倚”“危樯”“悄悄”三个词,把作者孤独寂寞的感情写到极致。接着笔锋一转,现出泠泠的“妃瑟”之声。秦观说自己听到了湘妃鼓瑟的声音,实际上只是比喻,鼓瑟的必然是江中某船上的歌女。这里作者并没有像白居易《琵琶引》里写的那样,邀请这个歌女来为自己鼓一首,然后再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作者只是依然“独倚危樯”,静静地听着。他感到,这泠泠的瑟音仿佛蕴涵着古今无数迁客骚人的悲怀,也蕴涵着湘妃自己的幽怨,而这种情怀很能让作者感同身受、黯然泪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直接化用钱起的诗句。钱诗本就是写湘妃鼓瑟的传说,既然本词前文已经把所听到的音乐当作了湘妃鼓瑟,这里直接使用这两句诗,便显得工整自然。两句词把无尽的思绪包容在眼前的景物之中,意蕴悠远。

整首词都是写作者夜泊湘江时的所见所闻,上阕着重写所见,下阕着重写所闻,对应整齐。全词把感伤情绪作为基调,通过幽冷的意境和苍茫的传说来表现。作者在抒写哀怨之时并未出现气格卑弱的毛病,算是秦观词中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因作于湘水之上,作者刻意引入楚辞的情调,显得神秘而幽深。(姚苏杰)

集评 清《杜文澜:“诗之幽瘦者,宋人均以入词,如‘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联,秦少游直录其语。若是者不少,是在填词家善于引用,亦须融会其意,不宜全录其文。总之,词以纤秀为佳,凡使气使才,矜奇矜僻,皆不可一犯笔端。”(《憩园词话》卷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