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第一站)(李广田) |
释义 | 《第一站)(李广田)《第一站·李广田》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沿着铁轨向前走, 尽走,尽走, 究竟要走向哪儿去? 我可是一辆负重的车, 满装了梦想而前进? 没有人知道这梦的货色, 除非是 头上的青天和湖里的水。 我知道,铁轨的尽处是大海, 海的尽处又怎样呢? 沿着铁轨向前走, 尽走,尽走, 究竟要走向哪儿去? 海是一切川流的家, 且作这货车的第一站吧。 《第一站》是李广田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的作品,它反映了一位青年诗人向着社会眺望时的心情。诗人们喜欢讴歌那奔驰的列车,作为时代的象征,力的象征,奋进的象征……但列车却使诗人李广田获得另一种意象:“尽走,尽走,/究竟要走向哪儿去?”这“尽走,尽走”,很妙,既象声,又绘形。“究竟要走向哪儿去?”这一妙问,更激起人们的遐想,给人以丰富的意味,诗人在问谁?问火车,还是问自己?也许两者兼而有之。因为诗人与火车似乎已一而二,二而一了。他觉得自己就是“一辆负重的车”,不过装载的不是货物,而是“梦想”。一列装满梦想的货车,在不断延伸的铁轨上“尽走尽走”,这也许就是诗人、乃至更多人的人生?人生的真谛也许就是怀着梦想“向前走”?梦想是什么?据说只有青天和湖水才知道。头顶的青天,是因为什么都瞒不了他;清澈的湖水,大约是谁也不愿瞒她。也许,诗人自己也不清楚梦想什么?它是朦胧的,不过,有一点却又是清楚的,那就是“铁轨的尽处是大海”。 这样,诗人从一个意象(火车)跳向另一个意象——大海,这两个意象联结人生和理想,启迪读者的思考和激发读者的想象,也构成了李广田的这首诗。用大海象征理想,是因为它是那样地壮阔,那样地深邃,那样地丰富、那样地激动人心!可诗人的想象竟然没有停止于大海,而是飞翔得更远。“海的尽处又怎样呢?”诗人没有回答,让读者自己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吧。这朦胧的梦想,超越了眼前的时空,进入了无限;而无限是无法描绘的。所以诗人在提出这一问题以后,又让第一诗节再次出现,恰似乐曲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一样,把读者的思绪又拉回到这眼前的实在——这尽走尽走的货车,以及它的尽处大海,我们读到诗的最后一行,才悟出这首诗为什么题为“第一站”。原来大海还只是这货车的“第一站”。这是十分巧妙的构思。读者至此,都会禁不住掩卷深思:第一站就已如此壮观,那第二站、第三站……自然比大海更遥远,也比大海更美,更激动人心。这就达到了“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正是为了加强这种效果,所以诗人不但让主旋律重复出现,而且六节诗中的四节,都是设问句,引导读者去思索,去探求,使得这首诗的意蕴更加丰富。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