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齐梁体与格诗 |
释义 | 齐梁体与格诗齐梁声病之体,自昔以来,不闻谓之古诗。诸书言齐梁体。不止一处。唐自沈、宋以前,有齐梁诗,无古诗也; 气格亦有差古者,然其文皆有声病。……沈、宋既裁新体,陈子昂崛起于数百年后,直追阮公,创辟古诗。唐诗遂有两体。开元已往,好声律者,则师景云、龙纪; 矜气格者,则追建安、黄初,而永明文格微矣。然白乐天、李义山、温飞卿、陆龟蒙皆有齐梁格诗。白、李诗在集中,温见《才调集》,陆见《松陵集》,题注甚明,但差少耳。既有正律破题之诗,此格自应废矣。 唐时有格诗之名,与律诗并举,未得的据,疑是八句有声病而不对偶者耶? 永明之代,王元长、沈休文、谢朓一时有盛名,始创声病之论,以为前人所未发,文体骤变,皆避八病。一简之内,音韵不同; 二韵之间,轻重悉异。其文两句一联,四句一绝,声韵相避,文字不可增减。自永明至唐初,皆齐梁体也。沈、宋新体,声律益严,谓之律诗。陈子昂始法阮公为古体诗,唐因有古、律二体,始变齐梁之格矣。齐时江文通诗不用声病,梁武帝不知四声,其诗仍是太康、元嘉旧体,严沧浪何以混言“齐梁诸公”? 元长、玄晖没于齐朝,沈休文、何仲言、吴叔庠、刘孝绰并入梁朝,故声病之格通言齐梁,而其体直至唐初也。白太傅尚有格诗,李义山、温飞卿皆有齐梁格诗。律诗既盛,齐梁体遂微,后人不知,咸以为古诗。 齐永明中,沈约、谢朓、王融创为声病,一时文体骤变。谢玄晖、王元长皆没于当代,沈休文与是时作手何仲言、吴叔庠、刘孝绰等并入梁朝,故通谓之齐梁体。自永明以迄唐之神龙、景云,有齐梁体,无古诗也。虽其气格近古者,其文皆有声病。陈子昂崛起,始创辟为古诗,至李、杜益张而大之,于是永明之格渐微。今人弗考,遂概以为古诗,误也。 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开元、天宝间,或未之尊也。大历以还,其途判然不复相入。由宋迄元,相承无改。胜国士大夫漫多不知者。不知者多,则知者贵矣。今则悍然不信。其不信也,由不明于分之之时。又见齐梁体与古今体相乱,而不知其别为一格也。常熟钱木庵推本冯氏,著《唐音审体》一书,原委颇具,可观采。 顷见阮公杂著,呼律诗为格诗,是犹欧阳公以八分为隶也。 建安无偶句,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沈、宋又加剪裁,遂成五言唐律。《长庆集》 中尚有半格体。 香山有半格诗,分卷著明。昔问之竹垞先生,亦未了了。意其半是古诗,半是格诗,以诗考之,又不然也。今吴下汪氏新刻本,不得其解,竟削之。然陆放翁七律,以“庄子七篇论,香山半格诗”为对,又必实有其体。 长吉诗但无七律,其五律颇多,而选家诸本未采,大抵视为齐梁格诗也。以为格诗,未尝不是。然唐初尚无律,如陈子昂“深山古木平”一首,亦格也,而李于鳞选入五律,指为开山初祖,与王绩之“东皋薄暮望”一首之格而变律者同列,正见于鳞之识。余今遵其意,而以长吉之近律者与律同为标明,以便寻览。鄙见似偏,然足以破熟习之大历、浅近之元和,庶乎生新。 香山 《长庆集》以讽谕、闲适、感伤三类分卷,而古调、乐府、歌行各体,即编于三类之内。《后集》不复分此三类,但以格诗、律诗分卷。古来诗未有以“格”称者,大历以后始有。“齐梁格”、“元和格”,则以诗之宗派而言;“辘轳格”、“进退格”,则律诗中又增限制,无所谓“格诗”也。兹乃分格、律两种,其自序谓“迩来复有‘格律诗’。”《洛中集记》亦曰:“分司东都以来,赋‘格律诗’凡八百首。”序《元少尹集》亦曰:“著格诗若干首,律诗若干首。”是格与律对言,实香山创名。此外亦无有人称“格诗”者。既以格与律相对,则古体诗、乐府、歌行,俱属格诗矣。而俗本于《后集》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复系“歌行杂体”字样,是直以格诗又为古诗中之一体矣。 赵伸符以渔洋不识格诗,而误云律诗。夫格诗仅见于白氏《长庆集》。赵云“合齐梁者为格诗”。夫白之格诗,一皆里老灶婢之词,不近齐梁不必言。但以声病而论,则永明诗体盖求之于浮声切响、飞沉双叠,原未尝核之于粘缀之间,亦未尝以一三五等字与取韵平侧异者为声病也。今取白格诗一一勘之,不犯八病乎? 即论粘缀,《小阁闲坐》 一首,前六句亦同后六句,第二字上下粘矣。且如赵说,以后六句为齐梁,前六句为古诗,是名“半格”; 若全格者,当通首粘缀乎?且赵仅举此一首,白诗格诗、半格诗最多,何尝拘粘缀也! 况齐梁以四声殊音韵、别轻重,沈、宋之研顺声势,但取平侧调协其间,如旁纽、正纽、蜂腰、鹤膝之类,恐亦不能尽避也。旁纽,双声也,一诗中亦时时见之。若叠韵,则杜公“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亦故为之,又何尝不平侧调协乎? 大约后人之云齐梁体,取其词气之近,似非能悉合其声病之说也。白集二十一卷,既列格诗、歌行、杂体矣,而《九日代罗樊二姬招舒著作》 自注“齐梁格”,则不以格诗为齐梁可知。其诗云:“罗敷敛双袂,樊姬献一杯。不见舒员外,秋菊为谁开?”以此为齐梁,白傅之强作解事; 以格诗为齐梁,则又论者之强作解事。子建《函京》、仲宣 《霸岸》、子荆 《零雨》、正长《朔风》,此休文所云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者也。永明气体虽殊,想亦以音韵轻重合彼宫商之说者,赵何不于此一推究之? 又沈答陆韩卿之书,亦永明体之根,原非粘缀及平侧二音之说也。元长、元晖、休文三公诗具在,如与赵说合,何不以此证之? 故知其妄。又称永明体者,以其拘于声病也; 称齐梁体者,以其绮艳及咏物之纤丽也。赵合而一之。亦非也。 白集分类,有讽谕、闲适、感伤、律诗、格诗、歌行、杂体、半格诗诸名,而讽谕、闲适、感伤自注古调诗,感伤复注古体诗者。古调古体不知,若为分别其格诗、半格诗,说者亦不一。余意格诗言其体语之近俳者; 其半格诗旁注律诗附者,疑本云“半格诗律诗”,言此一卷中有格诗、有律诗,而后人刊集,改从旁注耳。又忆毛大可集云: 格诗即五言古诗,此语可信。观其 《因继集序》 云:“收其新作格诗五十首,寄元微之”,似亦以格为古,而与律并。其歌行杂体,复自为名七言古,统于杂体。编次在前者,有讽谕、闲适、感伤之目,而续集统曰格诗,不复别出矣。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