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饮马长城窟行 |
释义 | 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侍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本诗取材于秦筑长城给人民带来痛苦这一旧的史实,却注入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从“饮马长城窟”到“内舍多寡妇”为一段,通过与长城吏的问答,写役夫的痛苦与无奈。关于长城窟,北魏郦道元《水注经》中有一段形象的描写——沿着古长城的城根疏密相间地排列着一串土窟窿,大的如缸,小的如盆,窟壁湿漉漉的,水珠不断地从窟壁渗漏出来,一点一滴地积聚窟底——这就是秦时筑城人马与共的饮用水,“水寒伤马骨”,人何以堪!以下引入人物对话,“往谓”者乃太原卒,即故乡在太原的一位役夫,他以委婉恳切的语气请求不要一再延长服役的期限。受话者“长城吏”只是官方的监工,根本无法作主,所以他的回答是冷冰冰的——闲话少说,春杵莫停。张玉谷分析道:“往谓六句,先设为卒往告吏求归,吏惟饬卒急筑,卒再与吏析辩,三层往复之辞,第一层用明点(即有往谓二字提顿),下二层皆用暗递,为久筑难归立案,文势一顿。长城四句振笔重复提起,言如此工程,宁有尽日,将来夫妻团聚真绝望矣,引起下文两次作书回绝来。”“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以接字作唱叹,是承上。“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以对仗引起下文,是启下。 从“作书与内舍”到篇末,通过役夫与妻子一再书信往反,写役夫室家的痛苦与无奈。役夫因为归期无望,从而想到不要牵累家中妻子,于是劝其改嫁,“时时念我故夫子”一句又分明是说勿忘我;而妻子的复信则抗议提议,“君今出语一何鄙”表明她没考虑也不考虑这个问题,此外,可能还提到了孩子快要出生的事;于是又引起役夫的自我辩白,及对生男生女的态度,封建时代一向重男轻女,然而役夫却告诫妻子“生男慎莫举”,诗人通过正常人情的扭曲,对社会作出了愤怒的控诉;最后是妻子再度复信,张玉谷分析道:“答辞四句,表白己之亦当从死,而彼死终不忍言,只以苦字代之。”这种理解是有道理的。要之,这一段不但对社会的控诉十分有力,而且也富于人情味,表现了底层人民淳朴的感情——虽然他们象蚂蚁一样遭践踏,但他们却不是蚂蚁,而是人。这首诗可贵之处,也在于这种渗透在骨子里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建安诗歌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诗主要是对话组成——即由役夫与关吏的直接对话和役夫与妻子的间接对话(即书信往返)组成,中间穿插了一点叙述和描写,笔墨经济而层次井然,对答往复泯然无迹,只从声腔语气中见出人物。即明人谭元春说:“问答时藏时露,渡关不觉为妙”(《古诗归》),清人沈德潜说:“无问答之痕而神理井然”(《古诗源》)。诗歌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活泼,大类民歌,“生男慎莫举”四句原是五言的古代长城歌谣,信手拈来,略作变动,既切题又合体。全诗采用差参错综的句式,而又与汉乐府杂言诗不同,盖所用皆属五七言,且隔句用韵,音节较汉乐府为整饬、和谐,接近后出的长短句歌行,对于七言诗的发展也有筚路蓝缕之绩。杜甫的《兵车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可见此诗的影响。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