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韩偓《雷公》 |
释义 | 韩偓《雷公》韩偓《雷公》 韩偓 闲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苏天下意,何如惊起武侯龙? 这首小诗采用寓庄于谐的艺术手法,通过幽默轻松的风格,明白晓畅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与感情。 诗的前两句突出一个“笑”字,为全诗奠定下谐趣的基调。“闲人”是作者自指; “倚柱”暗用荆柯的典故,《史记·刺客列传》:荆柯刺秦王不中,“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这里借典故以轻视雷公。后二句措词谐妙,对“雷公”进行调侃,进一步显示出“笑”的原由。作者生活在晚唐衰败时期,天灾人祸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作者由于反对朝廷内腐朽的宦官专权,深得昭宗赏识,后因与朱全忠不和,被贬为濮州(今山东鄄城)司马,后虽官复原职,但迫于朱的权势不敢入朝,到边远的福州投靠王审知,以至终了。联系作者的经历,便可知诗中“有苏天下意”的“雷公”当是当今皇上,需要惊起的“武侯龙”(诸葛亮)也就是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人才。由此可见,诗人的“笑”中饱含着极其深蕴的内含,既有对国家兴亡的关切,有对才志之士不能任用的憾恨,也有对最高统治者深深的谴责!这便是寓庄于谐艺术手法的妙用!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