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离思五首(其四)》 - 唐·元稹 |
释义 | 《离思五首(其四)》 - 唐·元稹[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是《离思五首》的第四首,系怀念亡妻韦丛之作。就诗的内容而言,可以说是首爱情诗,可是它客观上具有哲学上的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尤其前两句给人以开阔眼界、扩展胸怀的启示。 元稹的元配韦丛,字茂之,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嫁给元稹时仅二十岁,七年后病死。韦丛十分贤淑,元稹在《祭亡妻韦氏文》中说她:“逮归于我,始知贱贫。食亦不饱,衣亦不温。然而不悔于色,不戚于言。”元稹还写了不少悼亡诗。最有名的是几首《遣悲怀》,追述当年情深意厚的生活,表明“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心迹。这一首《离思》写见识韦丛后,情迷心醉,认为别的人都不屑一顾了。 诗的第一句源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而此诗中喻指对象则隐而不露。第二句典出宋玉《高唐赋》,赋的《序》中说:“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唐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巫山在今四川境内巫峡一侧,上有朝云峰,其间云雾缭绕,变化万千,传说为神女所化。见到巫山的云彩,那其他任何地方的云都没意思了。一、二两句,一为正面直陈法,一为反面排除法,二者合为一意:见过最好的事物,则其他同类事物也都不在眼下了。这等于“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沧海何其深,巫山何其高,沧海多么阔,巫山多么美。以二者为喻,一方面将情人写到极致,一方面也显示了感情的深厚。 上两句已把“离思”写到极点,继这高亢激越的调子后,第三句则悠悠绵绵,“取次花丛懒回顾”。取次,草率,造次。花丛,喻美女娇姬。那些美人只如普通江河之水,一般天空的云了。就如《诗经》中《郑风·出其东门》中所写:“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心目中只有一个对象。最后以“半缘修道半缘君”揭明“懒回顾”的原因。修道,指加强品德修养,“缘君”即为了你的缘故。清代秦朝釪《消寒诗话》以为悼亡而曰“半缘君”,是薄情的表现,殊不知这里“修道”和“缘君”是一致的,而且更表明了夫妇情深。“修道”,敦品力学,也包含着爱情专一,无意于闲花野草。为“君”修道,修道更为“君”。“缘君”,因韦丛如“沧海水、巫山云”,客体至善至美,“修道”乃力求主体纯净,不为歪风邪气所侵。这样,这首诗表达对韦丛的爱慕、思念就首尾咬合,浑成圆通了。 这首诗在流传中,人们往住只引用前两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作为人们表示阅历丰富、要求极高的比喻语。登泰山而小鲁,只有攀上高峰,才会有开阔的眼界。井蛙不可与语海,夏虫不可与语冰,知识浅薄、目光短浅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这确启示人去经沧海、攀高山。这种哲理性启示,不是对全诗的鉴赏,而是截取其中部分而导出的。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