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得丈人力 |
释义 | 得丈人力有以岳丈之力,得中魁选①者,或作语嘲之曰:“孔门弟子入试,临揭晓,先报子张②第十九,人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处。’又报子路③第十三,人曰:‘他粗人也中得高,全凭那一阵气魄。’又报颜渊第十二,人曰:‘此圣门高足,屈了他些。’又报公冶长④第五,人骇曰:‘此子平日不见怎的,如何倒中正魁?’或曰:‘全得他丈人之力耳。’” ——《雅谑》 【注释】 ①魁选:首选,第一。明代科举制以五经取士,其第一名称“经魁”,五经之魁称“五经魁”。②子张: 孔子门徒, 姓颛孙, 名师, 字子张。《论语》篇目“子张第十九。” ③子路:名由,姓仲,字子路,又字季路,也是孔子门徒,《论语》篇目“子路第十三”。④公冶长:姓公冶,名长,亦是孔子门徒。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她。《论语》篇目 “公冶长第五”。 【解说】 孔子向来被称为“至圣先师”,而《论语》则一直被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但是,作者居然敢于在太岁头上动土,他借《论语》的篇目次序,借孔子和公冶长的翁婿关系,编造了这样一个寓言,如果让那些落魄的书生读了,实在是既解气又解恨。凭借老丈人的势力得中高魁,这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宗法社会里,是司空见惯的,以致使许多人已经见惯不惯,习以为常了。问题在于,一种现象习以为常,并不等于因此就具有了合理性和合法性,像“走后门”“裙带风”,生活也许随处可见,但它恰恰是既不合理,更不合法,为广大人民所深恶痛疾。所以,从古到今,就一直有许多有识之士对这一现象进行猛烈抨击。如果说鲍照的《行路难》抒发的是有才而不得展的痛苦,从正面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了批判,那么,这则《得丈人力》的寓言,却是以讥笑的笔法,从侧面讽刺了宗法势力,抨击了裙带关系。也许,文人的批判和讽刺是无力的,因为它无法动摇这一不合理的制度,但是,它却可以清醒人们对这一不合理制度的认识。 【相关名言】 治本在得人, 得人在慎举, 慎举在核真。 ——司马光 不论用什么方法获得名誉, 如果后面没有品格扶持, 名誉终必消灭。 ——美国·华盛顿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