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第三节 作业方式
释义

第三节 作业方式

本澳渔民大多数是以自己拥有的渔船出海谋生的。渔船、虾艇的船主一般都持有两种或三种渔业许可证(俗称捕鱼牌照),各由内地、澳门和香港的政府部门签发,其中以持有香港和内地牌照的为最多。这是因为渔民大多在国内的领海裏捕鱼,持有牌照的,便可在作业区内获得粮食、工具等补给。但也有少部份因为资金不足,故不能购置渔船经营,祇能用自己居住的小船兼作捕鱼之用。更有的居住在岸上的渔民,他们甚至一艘小船也没有,便索性在岸边设网捕鱼,各适其适,也一样的为生计奔波。
远在四、五十年前,本澳西湾的岸边,离岛路、凼两地的岸上,常见很多捕鱼的设备存在,这是一些渔民的谋生工具。澳门昔日盛产鱼虾蟹和蚝,堪称远近驰名,这是靠渔民们辛劳得来的美誉,澳门人与有荣焉。渔民因捞捕不同的海产,便会用不同的方法,当中有些颇堪一说。

採 蚝


澳门水域位于鹹淡水交汇处,河床不深,气候适宜;昔日的路环黑沙,蚝的产量颇多。一般渔民或蚝民会在自己养殖的蚝场範围内採蚝、种蚝。蚝的生长期可长达五年,年期越长的个体越大,他们会应市场的需求而採集。採蚝的工具很简单,祇是一柄小鎚和一个带弯形的小鈎而已。他们每日于潮退后,涉足于海边泥淖中,挥动小工具先把整个蚝连壳凿下来,置于带来的器皿内,到一定的数量便带回岸,趁着蚝还鲜活的时候拿到街上出售。一只只硕大的生蚝陈列在摊档上,渔民用蚝凿将蚝壳凿开,露出雪白的、肥美的蚝肉,的确引来不少垂涎三尺的食家购买;渔民或蚝民就是赖此为生。蚝的经济价值很高,蚝肉除作食用之外,还可製作蚝豉、蚝油,远销外地,蚝壳也可作建筑材料之用。

捉花鱼


本澳近岸水域生长一种甚为别緻的小鱼,外型颇像泥鳅,四、五寸长,全身布满黏液,肉质鲜美,喜在潮退后的海面泥淖中出没,本地人称之为“花鱼”。由于此种小鱼刁钻灵活,又是生长在海面的泥泞中,所以要捕捉牠们也是不易。捕捉花鱼的工具很特别,既不用鱼网也不用鱼鈎,主要工具是一块长约六、七尺的木板,木板上竖有一个“H”型的木架;此外还需要数十个六、七寸长的塑胶樽或小竹篓。每当潮退后,渔民扛着工具到海边便开始工作。他们首先将木板放在泥泞上人就在深及大腿的泥沼中前进,手扶木板的支架,双腿时左时右轮番跪在木板上借力推进,一路顺着心目中的路线滑行,随手放下空的小胶樽或小竹篓,半埋于泥凼内。花鱼有一种特性,喜欢藏匿在泥淖中的水凼内,故此渔民设的陷阱每收奇效,三、四小时下来渔获颇丰。此种作业有时两人操作,但大部份是一人一板便上阵了。渔民工作时必须时刻留意海潮情况,在潮涨之前便要离开,并趁着潮水来时洗净满布泥浆的工具,然后才带着工具及渔获归去。渔民每天工作都不是定时的,因为每天的潮水涨退时间不同。有时遇到深夜潮退,有的渔民也一样工作,祇是多了一盏煤油灯相伴而已。幸好本澳海岸河床浅窄,淤泥厚,危险性不大。但是在一片漆黑的海滩上工作,那阴森的气氛也不是好受的。
渔民把捕来的小花鱼拿到街上*或市场内售卖,嗜之者每出高价而得之。本澳昔有一间叫远奇香食品厂专向渔民收购此种花鱼,厂方把买来的花鱼清洗后,用油炸熟製成罐头食品,行销海外,曾经颇负盛名。
*本澳的小贩要在街边摆卖营业,事前要向市政局申请流动小贩牌照,否则会被视为非法经营,随时会被街上巡逻的市政警察或市政稽查员检控,甚至充公货物。渔民从海上捕得少量的渔获,多数不会交给鱼栏代售,而是自行售卖。他们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冒险在街头巷尾摆地摊向行人兜售,一是走进市场内售卖。进入市场内的,可以看看贩鱼区内有哪个摊档碰巧是没有人营业,那麽这个渔民可以暂时借用来做生意。不过,市场内的稽查员会向其徵收若干“架位租”,主要是视其所佔的地方大小,卖的货物多少而估价徵费,一般都是十元廿块,经营时间最迟限于街市关大门为止。这种方式比较安全,但增加成本,影响盈利,故此不少渔民还是宁愿在街上非法经营。

罾 棚


远在三十年前,罾棚是澳门甚有特色的捕鱼方法。其所使用的鱼网面积约有五米乘五米之大,伸出水面,四角分别用绳索穿好繫于四枝插入海床的粗竹上,整个鱼网以一个绞盘控制其升降,此种作业是在潮涨时开始工作。罾棚设立的位置多是水流涌进的海湾湾位,因网成镬形,鱼虾趁潮流入网中,甚少可以逃出生天。当有鱼虾入网时,渔人便用一枝柄长十多尺的小鱼网,把大网的猎物捞起,放在器皿内养活待售。本澳渔民所用的这种捕鱼方式,在我国华南的产鱼地区,颇为常见。

拗 罾


这是一种甚为灵活的捕鱼方式。一张约十二平方米的鱼网,一条长绳分别把网的四端各用长竹连接好,四枝长竹交叉结在一起,另外一枝长竹支撑在四竹集结点,然后把长竹另一端插在岸边的石缝中,手执鱼网的长绳,靠着插石缝的长竹作为力的支点,很容易便控制到鱼网的升降。渔民通常站在岸边便可以操作,有时整条堤岸布上四五个此类鱼网,收获也是不错的。此种工具由于简单而有经济效益,因此当年也吸引不少钓鱼爱好者效法。每当假日的海边,放眼尽是捕鱼人,当中有的以此谋生,有的则是消闲度日。这种渔具因为随时可以移动,收藏也容易,成本较低,故此一度曾经是澳门的潮流玩艺。但时移世易,本澳近岸的水源污染日益严重,鱼虾不来上钓,所以此情此景早成绝响。

鱼 鈎


採用这种方法捕鱼,最少需要三艘船合作才可以进行。先由甲舢舨把一组用尼龙线穿上三、四十个鱼鈎的渔具,在海面上拉开成一字形,尼龙线的一端另用绳索和海面上的浮标连接,使绳索浮于水面,有鱼鈎的尼龙线则会沉到水底下,成一“U”形。尼龙线和绳索的另一端,则操控在乙舢舨上,由其负责收线及收起渔获,然后交由母船储藏。此种方式较适合于近岸的浅滩作业,往日在本澳水域能鈎到鱼类有:银衫、黄斑、波𩶘、马头、红衫、大眼鷄等。

抛 网


这是一些小型住家艇常用的捕鱼方式。他们站在船甲板上将锥形鱼网摊开,用巧力撒向海而,然后紧拉中央绳索,由中心向内拉紧,把网拖成圆锥型。渔船需要不停变动位置才能有所收获,此法可捕捞一些小鱼或甲壳类海产。由于作业成本低,故适合一些小本经营的渔民,平日他们都是上午捕鱼,下午便把渔获拿到街上出售。

围 网


这是一种组合式的捕鱼方式。先由两艘舢舨拉着一张面积颇大的鱼网,在鱼群出没的海面,各执一端撒出一个半圆形的範围,鱼网沉在水下等候鱼儿入网。在网的开口一端,由第三艘舢舨负责沿着网口来回游弋,敲击器皿,惊吓鱼群,把他们赶往网中;在晚上则用灯光来诱捕鱼儿。

织 网


那是一种有别于尼龙鱼网的捕鱼工具。渔民作业时,将网垂直顺水撒出,由于鱼网是内织索的缘故,体积较重,所以会自动沉于水底,而其上部因连接有织网漂浮器,故可以令鱼网在水中垂直悬挂。网的一端连繫于船上,另一端则应风向及潮汐涨退任其移动,网的位置由一个击着小旗的竹製浮标所显示,所以下网后,不用守候,可以继续到其他区域撒网;等到一定的时间,便回来起网打捞渔获。

双拖捕鱼


双拖捕鱼,是一种由两艘同类的船只,共同拖行一张数十尺长、形如袋状的大网,在海上游弋进行捞捕的方式。渔民称其中的一艘船为“网乸”,而另一艘渔船则称为“网公”,两者的称谓是以操作方式来区分的。负责下网拖行和收网的那艘渔船为“网乸”,而祇是负责拖行的那艘渔船便是“网公”。本澳地区的渔船多採用双拖捕鱼方式。这种方式所使用的鱼网容量大,一次可捞捕大量鱼群,甚具经济效益;故此近数十年来,旧式作业的渔船渐被拖网渔船取代。

掺罾侧拖网


此乃渔船作业时拖行两张以垂网架支撑在船旁的拖网进行捕鱼的方式。至于下网的水深层面,则视乎欲捕捉的鱼类而定,虽然捕鱼的深度不会超过十五浔,但使用此类鱼网作业是一船拖两网,故此一般多为大型的渔船运作。因其建船费用高、作业成本也高之故,本澳渔船以掺罾侧拖网捕鱼的不多,约祇有百分之四的渔船属于此类。掺罾船捞捕的鱼类多为深海的鱼群,如石斑之类。

两旁叉网


现在澳门的渔船多属此类型,因其设备较现代化,具有更大经济效益。虽然此类船只的外型及推进方式受西方渔船的影响,但作业时使用方式又稍有不同:渔船侧面的叉网常由帆船来拖动。作业时,渔船两旁各伸出两支长约廿尺的横木架,架上每边拖着三个袋形的鱼网,网口跟船头同一方向,渔船在渔区内游弋时,鱼虾入网便丰收可期。此种船只多在淤泥及沙滩附近的水面操作,其主要捞捕的对象是虾类水产物;故此,此类船只都被称为“虾艇”。

船尾拖网


这种船于作业时,在船尾部份拖有一个袋状的大鱼网来捞捕。因受西方造船技术之影响,在六十年代间,此种造船技术在国内经改进而引入本澳。这类船的构造跟传统的中国帆船比较,其结构刚好是相反的。船上的人全部居于船头部份,船尾则全部空置,作为撒网、拖网和收网之用。而船尾的打捞活门,因用了流水力学作用的装置,所以可灵活开关,大大方便了工作。

网船作业


这是一种在澳门或邻近地区海面常见的渔船。船只通常安装有三部马达作为动力,成员大多数是船主一家人,他们在每次出海时,购备一周的粮食,便可以在船上生活多日而不必上岸。作业时,鱼网通常设在船身两旁或船尾后,用两个船箍绑在网下,网成袋状,由大小网组成;如在船尾的,则祇用一张大网并用两个箍网撑开,由船拖行,便能大有收获。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