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称:

(一)①称量;量重。《商君书·算地》:“度而取长,称而取重。”②举起。《诗经· 豳风·七月》:“称彼兕觥。”③指举荐。《左传·襄公三年》:“祈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④赞扬;颂扬。《商君书·徕民》:“此四王者,万世之所称也,以为圣王,然其道犹不能取用于后。”⑤陈述;声言。《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通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⑥称呼;称为。《史记·李斯列传》:“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⑦名称;称谓。嵇康《养生论》:“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南史·毛喜传》:“文帝尝谓宣帝曰:‘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尝:曾经。)⑧号称;声称;称作。《史记·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⑨名声;声誉。《晋书·王洽传》:“(洽)与荀羡俱有美称。” (二)chèng 测重量的器具。后作“秤”。《淮南子·时则》:“角斗称。” (三)chèn ①适合;相副。《后汉书·来歙传》:“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南齐书·张融传》:“(衣)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卿:对对方的爱称。)②衡量。《晋书·刁协传》:“(刘)裕散其资财,令百姓称力而取之,弥日不尽。”

觞:

①盛酒的杯子。也泛指酒器。《左传·成公二年》:“奉觞加璧以进。”②饮酒。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敬酒;劝饮。《吕氏春秋· 达郁》:“管仲觞桓公。”

合:

(一)①合拢;闭合在一起。《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白居易《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②会合;聚集。《韩非子·五蠹》:“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③符合;与……一致。《北史·贺拔岳传》:“不读兵书,而暗与之合。”(之:兵书。)④和谐;投契。《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两边说得情投意合,只恨相见之晚。”⑤应当;应该。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⑥古代双方以兵器交锋,一来一往为一合。《史记·萧相国世家》:“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⑦盒;盒子。《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又各捉蜘蛛闭于合中。”(二) gě 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汉书·律历志上》:“十合为升。”《明季北略》录明末民谣:“朝求升,暮求合。”

缨:

①冠缨。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慷慨泪沾缨。”②古时女子许嫁时佩的一种彩色带子。《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缨。”③驾车时套在马颈上或胸前的革带。杜甫《述古三首》之一:“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骥:骏马。顿:停顿。)④缠绕。陆机《拟青青陵上柏》:“飞阁缨虹带。”⑤拘缚人的绳索。独孤及《送长孙将军拜歙州之任》:“系颈有长缨。”

弁:

①古代举行通常礼仪时戴的帽子。祭祀时戴爵弁,用赤黑色布帛制成,田猎征伐时戴皮弁,用白鹿皮制成。《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不说(tuō)弁而死于崔氏。”(说:脱;脱掉。)②指男子成年加冠之礼。《诗经· 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未几:不久。)③古代武官。清代专指都司守备以下武官。《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生童试二》:“如有恃符滋事、不知奋勉者,即令该管将弁详情开除。”(符:指取得功名的凭证。将:指参将、游击以上武官。)④放在最前面。龚自珍《送徐铁孙序》:“乃书是言,以弁君之诗之端。”⑤惊恐发抖。《汉书·王莽传下》:“乃壬午餔时,有列风雷雨发屋折木之变,予甚弁焉,予甚栗焉,予甚恐焉。”[弁言]前言;序文。冯桂芬《与曾揆帅书》:“将拙议四十首缮成两帙,邮呈是正。筹笔余闲,抚览及之,如不以为巨谬,敢乞赐之弁言。”(缮:抄写。帙:量词,用于线装书。筹笔:运笔筹划。)

率:

(一)①一种长柄的捕鸟网。《说文》:“率,捕鸟毕也。”(毕:长柄网。)②罗致;聚敛。《孔丛子·居卫》:“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范仲淹《上执政书》:“暴加率敛。”③率领;带领。《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路:疲劳;羸弱。)④将帅;主帅。《左传·哀公十七年》:“率贱,民慢之。”(贱:指出身低下。慢:轻慢。)⑤循着;沿着。《诗经·小雅·沔水》:“率彼中陵。”⑥遵循;依从。《诗经·大雅·假乐》:“率由旧章。”洪亮吉《治平篇》:“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⑦表率;楷模。《管子·问》:“乡子弟力田为人率者几何人?”⑧直率;坦率。《庄子·山木》:“情莫若率。”《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为性率达”。⑨轻率;草率。《论语·先进》:“子路率尔而对。”(尔:词尾。)《史通·烦省》:“将恐学者必诟其疏遗,尤其率略者矣。”(诟:指责;责备。)⑩大概;大抵。《礼记·祭义》:“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与?”(献茧:指献茧之礼。)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11)一概;一律。韩愈《进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录:任用。)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二)lǜ ①一定的标准。《孟子·尽心上》:“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羿yì:古代善射的人。彀gòu:开弓。)②按一定的标准计算。《汉书·高帝纪下》:“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

舞:

①舞蹈。《吕氏春秋·孟春》:“命乐正入学习舞。”②跳舞。《论语·八佾》:“季氏八佾(yì)舞于庭。”(佾:八人一行为一佾。)《韩非子·五蠹》:“长袖善舞,多钱善贾(gǔ)。”(贾:经商。)③挥动;摆动。《山海经·海外西经》:“操干戚以舞。”(操:持。干、戚:均武器名。)叶梦得《贺新郎》:“吹尽残花无人见,惟垂杨自舞。”④飞翔。《列子·汤问》:“瓠(hù)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瓠巴:人名。)⑤玩弄;舞弄(文字、权术等)。《史记·酷吏列传》:“舞智以御人。”

应:

(一)yīng ①当;应当。《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重则本非应死之罪。”(重:指刑法重。)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②古国名。相传为周武王之子的封国,故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 (二)yìng ①受;接受。王充《论衡·语增》:“周流应聘。”(周流:周游。)②答应;回答。《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③允许;同意。古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④适合;合于。《荀子· 天论》:“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⑤应和。《史记·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苏轼《后赤壁赋》:“山鸣谷应,风起云涌。”⑥对付;处置。《三国志· 魏志·钟繇传》:“得所送马,甚应其急。”⑦应验;证实。《后汉书·郭玉传》:“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⑧小鼓。《诗经·周颂·有瞽》:“应田县鼓。”(田:大鼓。县:悬挂。)

丝:

①蚕丝。《诗经 · 卫风·氓》:“抱布贸丝。”(布:古币名。贸:交易。)②像丝一样的东西。汤显祖《牡丹亭·惊梦》:“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画船:华丽的船。)③丝织品。《汉书·公孙弘传》:“妾不衣丝。”④比喻事物极细微。《新唐书·辛云京传》:“云京治谨于法,下有犯,虽丝毫比,不肯贷。”(治:为政。谨:慎重。比:牵连。贷:宽恕。)⑤八音之一,指弦乐器。《吕氏春秋·侈乐》:“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⑥量词。《孙子算经》卷上:“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丝桐:

指琴。王粲《七哀诗》:“~~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桐:

①木名。落叶乔木。古书中多指梧桐。《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桐始华。”《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②古代用桐木制琴瑟,因而代称琴瑟。李贺《公莫舞歌》:“华筵鼓吹无桐竹。”③古地名。《尚书·太甲上》:“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


诗文 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
释义

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

“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诗句出处:《皇帝上礼抚事述怀》;是唐朝诗人李峤的作品。

配极辉光远,承天顾托隆。负图济多难,脱履归成功。
圣道昭永锡,邕言让在躬。还推万方重,咸仰四门聪。
恭已忘自逸,因人体至公。垂旒沧海晏,解网法星空。
云散天五色,春还日再中。称觞合缨弁,率舞应丝桐。
凯乐深居镐,传歌盛饮丰。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