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沧浪诗话·诗评》:少陵诗法如孙吴, 太白诗法如李广。 |
释义 | 《沧浪诗话·诗评》:少陵诗法如孙吴, 太白诗法如李广。 《沧浪诗话•诗评》:“少陵诗法如孙吴, 太白诗法如李广。少陵如节制之师。”所谓节制之师, 是说老杜诗歌严整且有法度可循。陈俊卿《石溪诗话•序》也说:“杜子美诗人冠冕, 后世莫及。以其句法森严, 而流落困踬之中, 未尝一日忘朝廷也。”句法森严也是就这一点来说的。而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载, 李广将兵无部伍行阵, 治兵极为简易灵活。无部伍行阵是与节制之师相对而言的。严羽说太白诗法如李广, 很显然是指其诗法无一定规则、变化多端。如严羽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巧如蚕, 活如龙, 回身作茧, 嘘气成云, 不由造得。是歌须看其主、伴变幻。题立‘峨眉'作主, 而以‘巴东'、‘三峡'、‘沧海'、‘黄鹤楼'、‘长安陌'与‘秦川'、‘吴越'伴之, 帝都又是主中主;题用‘月'作主, 而以‘风'、‘云'作伴, ‘我'与‘君'又是主中主。回环散见, 映带生辉, 真有月印千江之妙, 非拟议所能学。”是指其诗法的变化。 (一) 下字之法 《沧浪诗话•诗评》云:“下字贵响, 造语贵圆。”指出作诗下字应有力度。如评李白《山人劝酒》诗云:“‘歘起'二字有大海回澜之力。”评《献从叔当涂宰阳冰》云:“‘精'、‘气'字佳, ‘精'字更难下。‘激昂'与‘协'字俱有力, 有身分。”此等力量, 他人绝难企及。再如, 评《白紵辞》:“‘歌吹'着‘濛'字, 不独曛色迴翔, 亦觉音响润泽。”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云:“一毫不做, 而‘夜'字安, 顿觉异。”此为一字之法。评《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云:“以‘岂'、‘初'二虚字见卷舒。”则为下虚字之法。 在下字之法上, 《沧浪诗话•诗评》又提出:“《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一连六句, 皆用叠字, 今人必以为句法重复之甚。古诗正不当以此论之也。”颇为关注叠字的运用, 并指出宋人以连用叠字为句法繁复的观念是错误的, 因《古诗十九首》正有此法。事实上, 这种连用叠字之法并不首见于《古诗十九首》, 而始于《诗经•卫风•硕人》:“河水洋洋, 北流活活。施罛秽秽, 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李白诗歌中也多有连用叠字的现象。如, 《秋浦歌》中“千千石楠树, 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 涧涧白猿吟”。对此, 严羽评:“‘山山'、‘涧涧'可学, ‘千千'、‘万万'不可学。”评《飞龙引》:“多叠语, 如儿谣。”再如, 《上三峡》:“三朝上黄牛, 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 不觉鬓成丝。”以三朝、三暮做叠, 殊为别致, 造成声情无尽的效果。严羽评之:“从谣音再叠, 情似《阳关》。” (二) 句法、章法 关于诗歌中的句法, 《沧浪诗话•诗法》云:“对句好可得, 结句好难得, 发句好尤难得。”由此可见, 严羽特别注意李白诗歌的起句及结句之法。如, 他评《古朗月行》:“起手点趣。”评《拟古十二首•涉江弄秋水》:“只须起四句, 成古乐府。”评《对酒忆贺监二首•狂客归四明》:“起句只一颠倒, 有风雅之格。”评《劳劳亭》:“起句一口吸尽。”评《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起四句极豪率, 却极雅蕴。”评《鹦鹉洲怀祢衡》:“起二句好眼孔、好识力, 能不遂常见。”均着眼于起句。而关于诗中句法, 严羽评《白头吟》:“东流、落花句与上宁同、不忍句相呼应。欢则愿死聚, 怨则愿生离, 皆钟情语。”指出, “东流不作西归水, 落花辞条羞故林”句与“宁同万死碎绮翼, 不忍云间两分张”句相互呼应。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剑阁重关蜀北门》:“以中一句对上二句, 以下一句收三句, 是一法。”评《临江王节士歌》:“本《骚》‘洞庭始波木叶下'来, 一变为此, 再变为‘洞庭始波木叶微'说, 增趣转多, 初味欲散, 醍醐酥酪当细辨之。”在诗歌创作中, 起句与结句最难, 而结句要以不著迹为佳, 明谢榛《四溟诗话》云:“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馀。”即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严羽评李白《蜀道难》:“一结言尽意无尽。”《鞠歌行》:“结末谓举世不足与目遇也, 寄慨超远。”《梁甫吟》:“看结句更知用意之妙。”《游谢氏山亭》:“起语情甚别。末四句亦堪作绝。” 李白诗歌章法亦多变化。严羽评李白《口号赠徵君鸿》:“将头作尾, 亦复无首无尾。此格甚异, 若以为犯, 必非知诗者。”此诗以陶渊明、梁鸿起;以杨伯起做结, 却都旨在赞美隐逸高士的情怀, 因此严羽评其无首无尾。再如,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此格如常山蛇, 首尾与中皆相应。”陈善《扪虱新话》解释了何为常山蛇势:“桓温见《八阵图》曰:‘此常山蛇势也。击其首则尾应, 击其尾则首应, 击其中则首尾俱应。'予谓此非特兵法, 亦文章法也。文章亦要宛转回复, 首尾俱应, 乃为尽善。”于此, 李白诗歌章法之妙可窥一斑。他评《五松山送殷淑》:“篇章秀特, 不作顺流而下。於己法中亦稍异。”评《赠汪伦》:“才子神童出口成诗者多如此, 前夷后劲。”等文句, 也可窥见李白诗歌章法确实如李广将兵, 不循成例而多变化。 (三) 使事 宋人以才学为诗的表现之一是在诗歌中大量用典, 并标榜以“无一字无来处”。严羽批评了这种极端现象。《沧浪诗话校释•诗辩》指出,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 遂以文字为诗, 以才学为诗, 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 终非古人之诗也, 盖於一唱三叹之音, 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 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 押韵必有出处, 读之反覆终篇, 不知着到何在。”《沧浪诗话校释•诗法》又提出:“押韵不必有出处, 用字不必拘来历。”“不必拘来历”是严羽所提倡的, 他在评点李白诗歌时反复论证了这一观点。如, 评《胡无人》诗“天兵照雪下玉关, 虏箭如沙射金甲”句:“若言‘雪照天兵'便寻常, 正不必引释出处, 一有来历反无味矣。”“雪照天兵”为常格, 而李白偏说“天兵照雪”, 使其诗句别具一种英爽之气, 因此, 严羽认为大可不必引释其出处, 因为一有来历反觉无味, 洵为知言。此外, 评《古风•大雅久不作》中:“‘秋旻'有眼, 若读《尔雅》太熟, 但认作有来历, 非知诗者矣。”评《春日行》云:“‘弦将手语'四字无所本, 不嫌造, 此, 真天才。”评《凤台曲》诗“人吹彩箫去, 天借绿云迎”句:“‘借'字不必有来历, 然不觉其尖凿, 所以为佳。” 但是, 严羽并不反对诗歌中的精准用事, 以及能与作者情性相应的典故。如, 《古风•抱玉入楚国》诗:“抱玉入楚国, 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 徒劳三献君。”此诗用卞和向楚君献璧而良宝见弃之事抒发忠臣遭谤和怀才不遇的感愤, 用事与诗旨泯然相契。因而, 严羽评此诗时, 云:“用事如此, 方有论、有情、有识。”再如, 他评《拟古•月色不可扫》:“一结用费长房事, 乃入浑冥。”评《赠裴司马》“用裴书则事, 如此酝藉。”等, 都是李白诗歌用典之善者。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