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点绛唇 清香莲 |
释义 | 点绛唇 清香莲王十朋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王十朋生于宋徽宗正和三年(公元1112年),家在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县),又做过绍兴签判,对西湖之景特别熟悉。尤其那“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美丽风光更了然于心,亦形之于吟咏,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开头两句,词人用笔精巧,赞颂西湖之美,又点明了清香莲所处的环境:“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第一句交待西湖的方圆大小,用了“十里”二字,宋人描写西湖大都这么说,柳永《望海潮》中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谢处厚也说西湖“荷花十里桂三秋”(《鹤林玉露》卷十三)。接下去第二句化用苏轼的诗句描绘西湖之美。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一诗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意思是:无论是晴日或是雨天,西湖之景都美不胜收,如同美女西施一样,不管是淡淡梳妆,还是浓施粉黛,总是与她那秀美的容貌协调一致,这一异常新鲜、异常生动的比喻是描写西湖的绝唱,是给西湖最为恰当的评语,后人难出其右,大多数人只能从此生发,王十朋也是如此。他完全借用了苏诗的本意,只是把字句调整简化,用在他的词中,倒也贴切。这样一来便为那清香莲作了很好的铺垫,侧面表现出它的不同凡俗,生长在如此秀美的西湖之上。 接下来两句词便直接入题,着重描绘莲花本身了:“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藕花”即清香莲,描绘的主要对象出场了。以什么姿态出现的呢?词人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特写:鲜嫩的莲花“簪水”而立,这简直太美了。“簪”即“戴”之意,莲花那挺出水面的花朵本已洁净鲜美,亭亭玉立,盈盈欲语,如同窈窕淑女,现在又在鲜嫩的花瓣上“戴”上晶莹皎洁的水珠,如同美女头上插上明亮光洁的玉簪一样,显得更加光彩照人、风韵优雅了。所以“藕花簪水”四字状物传神,把秀美异常的清香莲写得活脱可爱,简直呼之欲出了。接下来的一句词则意在点题,扣紧“清香莲”之字,极力表现莲花的奇香。写香,词人先用“清净”两个字来修饰,后边又缀上“无比”二字,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莲花“濯清泉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确是“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它“出淤泥而不染”(同前),十里西湖,盈盈绿水,纤尘污垢沾染不上实在“净”得出奇,因此用“清净”二字来表现莲花香的特点实在是太恰当了。而且莲花这清净纯正之香的确是凡花俗卉不能相比的。至此一句,词人仅用九个字便把“清香莲”的题意写尽,给人的印象极为深刻。 下片一开始,词人先回忆过去游赏西湖美景、特别是观赏莲花的情景:“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前一句直述其事,表明自己以前早就游赏过西湖美景,后一句则着重描写当时游赏的情状。“短棹”代指小船,表明当时词人是乘着小船入西湖。欧阳修《采桑子 ·西湖念语》十首都写游赏西湖的情景,其中第一首诗特别写到乘舟入湖的情景:“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短短一首小词便写出了词人在西湖之上任意放舟的畅快心境。王十朋当年的感受与此类似,他先用“短棹”两个字点出游赏方式,这只不过是第一层意思;另一层,是船在红艳的莲花丛中飘动,如入红云之中。词人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临风把酒,任意东西,真是“其喜洋洋者矣”,实在是畅快到极点了。这里词人怀旧的笔法太洗炼了,五个字便画出“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西湖最为美丽的特色,并且写尽了自己当年西湖放舟时“此乐何极”的畅快心态。 写到此处,似乎笔意已尽,看来不能再继续了。可词人并没有就此搁笔,又翻出自己离开西湖之后怀恋不舍的情景:“聊相拟,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这三句词主要是描写心理活动:词人不在西湖边了,屡径升迁,辗转他方,那怀念西湖之时怎么办呢?“聊相拟”,姑且以其他池水寄托替代罢了。因此,一见池水,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盆池水”,词人也把它看作西湖,寄托自己的怀恋之情.觉得它“十里西湖似。”由此可知词人对西湖的感情之深,怀念之切,当然主要是因为西湖有那秀美无比的“清香莲”。 这首词写得极有层次:先是描写西湖之美作为衬景,再写莲花之美之香,接着又写昔日畅游西湖时的情状,最后又写离开西湖后的怀恋之情,一层深似一层,从而清楚地表现出西湖之美,特别是莲花的香美。同时,这首词在状物上也极见功夫,如“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九个字妙可传神,极具有诗情画意。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