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梅尧臣《小村》 |
释义 | 梅尧臣《小村》淮阔洲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相呼,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北宋有名诗人。梅尧臣出身贫寒,曾任主簿令、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比较接近下层人民生活。主张诗歌要有“美”有“刺”,提倡平淡、写实,在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的诗歌流派“西昆体”方面起过重要作用。他的诗有的比较感人,有的过于质朴、枯燥、散文化。 诗人经行淮河岸边,忽然发现河中的小洲上住有人家,他进村去做了实地考察,看到村民极为贫困,到处是破败景象。院落无门,村民身上无衣,打鱼的小船搁置在岸上,缆绳已经腐烂,桑树因受到水冲,根部外露,已经枯死。诗人为这里人民的穷困而悲叹,更对当政者不过问人民的困苦而感到愤懑,他责问有司:人民生活困苦到如此地步,他们真是枉入了堂堂大宋的版籍,编为王民,可是有谁关心他们的疾苦呢? 这首诗以首句的“忽”见为起端,然后五句全是写忽见之惊讶情景,中心是贫穷破败,其程度是人们在外界生活中不可想象的。在具体展开这些画面时,一句写一个侧面,从居住简陋到寒鸡争食,从老叟无衣到船破缆断,从水浪冲淹到农桑毁坏,细节真切,现象典型,其中充满了诗人对于这些可悲情景的激愤同情。诗人在描绘了贫穷破败的非常状态以后,以理性的激情,发出了一种愤怒的感慨,语意非常深刻,语调非常有力,从嗟叹生民之苦,而锋及统治王土王民的封建压迫者。梅尧臣主张“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此诗可以当之。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