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无题 |
释义 | 无题
李商隐的无题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历来被视为是最足以体现其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他诗集中题目标明《无题》的近二十来首,取首二字为题、例同“无题”的篇什就更多了。其主题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实赋男女间爱情的篇什; 二是借男女爱情以寄托身世遇合之感。两者错杂迷离,如不结合诗人生平踪迹、遭遇,探幽抉微,则不易分辨,故读时“着一毫粗躁不得”(冯浩) 。 这首七律属于上述第二类型的无题诗,即借艳寓慨之作。全诗写一位女子对意中人别后的思念。首联写双方分手后形迹渐疏。首句两个“难”字寓意不同,但却相辅相成; “相见时难”是说见面不易,而“别亦难”却是说别时依依不舍,别后思念,难以排遣内心悲哀感情的意思。正因为见面不易,才感到分手依依不舍,愁绪难遣。如双方能经常随意“相见”,那也就无所谓“别亦难”了。次句接得突兀而微妙,冯己苍评以“次句毕世接不出”,不为无见。东风劲吹,百花怒放,原是春天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东风无力”是说东风转弱、转微,从侧面暗示春天行将消逝(接着自然是熏风南来的夏景了) ;“百花残”更从正面点明暮春景象。这句的暮春景象和首句的相思情怀又有着水乳交融的内在联系,那就是将《诗经》 “有女怀春”的现实反映和《楚辞》“美人迟暮”的浪漫寄托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彼此映照,把我国古典诗歌风、雅、比、兴的传统表现手法灵活多变而又不着痕迹地熔于一炉。如此高超巧妙的构思和表现技巧,难怪赢得冯己苍的击节赞赏,许以 “毕世接不出”。 次联运用两组生动而形象化的比喻曲传女主人公和意中人分别后的悲伤情绪并自明心迹; 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坚贞不渝。“春蚕”吐丝,到死丝尽,“蜡炬”垂泪,成灰泪干,原是人们生活中习见现象,但一经诗人改制、点染,拈以入诗,就起到“缘情言志” 目的; 其中 “蚕丝”、“情思”,妙在谐音,寓意双关; “蜡泪”、“人泪”,巧成拈连,浑融一体,而且表现形式鲜明、生动,淋漓尽致,思想内容含蓄、蕴藉,“余味曲包”。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三联“晓镜”句谓晨妆对镜,辄愁青春易逝,华发早生,寄托 “美人迟暮”之慨。“夜吟”句写黄昏独吟,每感露重月寒,孤寂无欢,隐寓红颜失所之叹。这就把“借艳寓慨”的主题委婉曲折地透露给读者了。上述理解是否涉及“索隐”之嫌?不,还同时可以在李商隐的其他大量抒情诗中得到多侧面和不同程度的验证,诸如: “万古山空碧,无人鬓免黄。骅骝忧老大,鶗鴂妒芬芳。”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 ( 《无题》) “不辞鶗鴂妒芬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 《昨夜》 )…… 末联隐约表达和意中人重修旧好的愿望,不直摅胸臆,却“纡曲其旨,诞谩其辞”,凭倩“青鸟” (神话传说中西王母信使)到“蓬山” (神话传说中海上仙山)去“探看”伊人,殷勤传递信息,致意问好! 这类典故、词语,在李商隐诗中反复出现,例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无题四首》之一)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 《昨日》)说明主人公(往往为诗人自己的化身)对思念中伊人消除隔阂,重温旧梦的愿望是极其强烈的,这是值得读者细心寻味的一点。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这首 《无题》是抒写一位女子对意中人的怀念眷恋及其种种心态: 有分手后的惆怅、落寞,也有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誓言,还有年华易逝、青春难驻的忧虑,更有倩人传信、重修旧好的期待……作寻常爱情诗读,已感词彩缤纷,情意缠绵,令人回肠荡气,深受感染。如结合诗人生平行踪遭遇,作深层次的探索、赏析,不难发掘诗中 “深文隐蔚”、“义主文外”的更丰富的深刻内涵。原来这是一首借男女爱情以寄托诗人自己身世遭逢的感遇之作,亦即不少评论家曾经指出的 “假艳寓慨”篇什。值得注意的是本诗第三联已相当清楚地透露个中消息。诗人在另一首写给朝廷权贵、故人令狐綯的七律 《寄令狐学士》 (简称 《寄》诗)后幅云: “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大意是说对方离天近在咫尺,而自己却无缘接近。这和本诗寓意恰可相互发明印证,两诗均寓干谒、修好之意。《寄》 诗第三联 “晓饮”、“夜吟”与 《无题》 同联 “晓镜”、“夜吟”句式相同; 《寄》 诗尾联 “钧天”、“阊阖”和 《无题》 同联 “蓬山”、“青鸟”用词相类,均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境比喻对方地重位尊 (唐诗人率以 “蓬山”仙境指代皇帝近臣、朝廷权贵) 。如结合李商隐生平经历,特别是他在当时牛、李党争中和令狐綯的复杂错综、曲折微妙的关系来探讨,那本诗 “假艳寓慨”的主题思想就不难窥见了。昔人评李商隐这一类 “无题”诗 “大抵祖述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不遇之感,故情真调苦,足以感人” (纪昀) 。这意见是不错的。“借艳寓慨”,原是唐人惯用手法,朱庆余近试呈张水部的七绝《闺意》 ( “洞房昨夜停红烛”) 和张籍的答诗 (“越女新妆出镜心”) 文学史上传为千古佳话。秦韬玉的七律 《贫女》 (“蓬门不识绮罗香”),也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李商隐这首 《无题》 比起朱、秦之作似更含蓄、蕴藉,“情真调苦”,从而也能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回旋和更深层次的鉴赏审美的艺术享受!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