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故宫行 |
释义 | 故宫行[清]杨思圣 黄云黯黮悲风起,万卷洪涛咽河水。孤城半没睥睨浸,传是当年王孙里。珠楼绀阙已成尘,万户千门生荆杞。熊罴不复守故宫,民间往往拾金玺。白头老吏双泪垂,指点犹能忆旧趾。最后有山郁巃嵷,委蛇直与前殿通。问之知为古艮岳,崩颓石壁嵌玲珑,草深磴道已无路,洞壑雨塌倒乱蓬。两朝繁华归何处,满眼山河感慨中。我行至此欲安往,夕阳老树摇春风。 这是一首利用乐府民歌“行”的体裁, 自创新题,抒吊古伤令之情的诗篇。 汴京,这座中原名城,历史上曾经有七个朝代先后建都于此,尤其在宋金时期丽宫华苑,争奇斗艳,帝子王孙,朝歌暮筵,繁华臻其穷极。然而随着宋金两朝的灭亡,昔日的繁华亦不复存在。游遗迹,忆往昔,不能不使诗人感慨万分。 诗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凉的阔大氛围之中。悲风卷起阵阵黄尘,象浓云一样笼罩空中。四野灰濛濛地黯黮无光;黄河卷着波浪,滔滔东流,发出沉闷的涛声,象是在呜咽悲泣。 “悲”字“咽”字,极富感情色彩,把天上之黄云,地下之河水的景色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片浓郁而沉重的凄怆之气。 “孤城半没睥睨浸”,“睥睨”是城墙上的小墙。在四下迷濛之中,诗人寻找着汴京。汴京在哪里?难道这黄沙半埋,城墙几不可见的孤城就是汴京?难道这就是当年王孙聚居的繁华都城?这里一个“传”字极其有神,不可轻易放过。它表现出作者眼前所见,与心目中应有的繁华极不相称,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心理,透露出现实的无情。不应如此,又正是如此,对诗人该是多大的震动。 接下去写诗人眼中所见的故宫。“珠楼绀阙”,极言宫殿之富丽堂皇; “万户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这都说明昔日的繁华,令人想到多少王孙贵族曾在这里彻夜笙歌,欢乐无时,醉生梦死。而后分别连上“已成尘”、“生荆杞”,便把往昔的繁荣与今日的荒凉冷落并列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 “熊罴”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历代统治者都以其雕像置于宫门前作守卫以显示其威武; “金玺”则是统治者权力的象征,密藏宫中,须臾不可失去。然而分别与“不复守”、“民间拾”组成句子,就又把往昔的威严、高贵,与今日的萧条,败落并列在一起,又一次构成今昔对比。这些诗句,不单单是描写了今日的衰败,而且该包含着多么大的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这就无怪于“白头老吏双泪垂”了,因为在他——诗人所赋于的历史见证人的“指点”之中,该有着多少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诗人又移足到艮岳皇苑。艮岳,乃宋徽宗所建,周十余里,峰峦起伏,池馆巧奇,奇花异木,太湖灵璧,珍禽异兽,不计其数,繁华为汴城之冠。而诗人游历之时,已是满目疮痍,面貌全非。写“最后有山郁巃嵷”,乃言所见惟有山峦兀立,杂树丛生,别无它物,全无往日万千气象。一“问”字更表明其景象毫无特异引人之处,几被诗人轻轻放过。这其间含蕴的今昔巨变已在不言之中。信步游去,只见石壁崩颓,磴道草深,洞壑败倒。句中数言“崩颓”、“草深”、“塌倒”、“乱蓬”之辞,见出诗人触目皆是残破荒芜之状;而那些嵌玲珑的石壁与磴道、洞壑等遗迹,又令人依稀想见往昔之奇巧、恢弘、热闹之景象。一今一昔,一实一虚,一冷一热,两景相反,交汇一起,显示诗人对繁华已去,空留残迹的感伤和遗憾。 最后,诗人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感慨之情。 “两朝繁华归何处”,这多么发人深思,引人反省。在宋金两朝繁华的消歇中,有多少历史的教训值得人们研究和记取啊。盛极而衰,乐极生悲,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人们注意的历史规律吗?然而往者已已也, “夕阳老树摇春风”,唯有那暮色中的百年老树在春风中摇曳着,似乎在发出凄凉的叹息! 游故宫,睹遗迹,忆繁华,抒吊古伤今之情,这样的诗篇前人不乏其作,但优秀者多对眼前的颓景写得比较笼统,只是通过一、二件典型事物,寥寥几笔,描绘出一个悲凉的意境,以含蓄蕴籍取胜。象刘禹锡的《石头城》、《台城》、《乌衣巷》即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既节省笔墨,又引人联想,取得良好感染效果的好方法。杨思圣此作,则以大量描绘眼前具体衰景为主,渲染出浓厚的感伤气氛。这虽然在笔墨上可能有失于浪费,但也取得描摹逼真,怵目惊心的感人效果。同时,在描写眼前衰景之时,往往又巧妙地点出往日的繁华,在意象上引起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沧桑巨变,在历史的深度上引人发想 所以,此篇是一篇优秀的吊古之作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