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掩耳盗铃
释义

掩耳盗铃

由掩耳盗钟故事演变而来。比喻自欺欺人。典出《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

春秋时,晋国智伯灭范氏。范氏被灭后,有人跑进范家偷东西,见有一口大钟,想扛走,但因过重扛不动。他便找来铁锤想把钟敲碎成几块,分几次取走。但铁锤敲钟,会发出巨响。偷者怕别人听到声音来抢,立即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自己听不到声音,别人也听不到,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钟拿走。后人引用这个故事为“掩耳盗铃”“塞耳盗钟”“窃铃掩耳”等,用来讽刺那些愚蠢者的可笑行为。

唐代刘知幾在《史通·书志》中写道:“掩耳盗钟,自云无觉。”宋代普济在《五灯会元》卷七《玄沙师备禅师》中写道:“冥冥漠漠,无觉无知,塞耳盗铃,徒自欺诳。”《红楼梦》第九回这样写道:“哪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是‘掩耳盗铃’,哄人而已。”

“徒自欺诳”“哄人而已”,用今天的语言解释,即自欺欺人。这就是“掩耳盗铃”成语的真义。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1: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