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诗句出处:《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是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
昨夜雨鸣渠,晓来风袭月。 萧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绝。 蒲莲浩如海,时见舟一叶。 此间真避世,青蒻低白发。 相逢欲相问,已逐惊鸥没。 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 所至如君子,草木有嘉声。 我行本无事,孤舟任斜横。 中流自偃仰,适与风相迎。 举杯属浩渺,乐此两无情。 归来两溪间,云水夜自明。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従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一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
【注释】:
行:
(一)①路。《诗经·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又为成行的东西的量词。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来。”③行辈;辈份。《汉书·李广苏建传附苏武》:“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军事编制。二十五人为行。扬雄《羽猎赋》:“各按行伍。”(伍:五人为伍。) (二)xíng ①行走;两脚交替前进。《列子·说符》:“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径:路。)泛指运行;前进。《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引申为离开;离去。《左传· 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古乐府《木兰诗》:“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又指与出门在外有关的事物。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将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疏通;疏导。《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指流动的或临时的。⑤做;实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夫:语气词。)《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⑥行为。《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颂》:“行比伯夷。”《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陆逊陈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特进:官名。)⑨古诗诗体之一。属乐府诗类。⑩汉字字体之一行书的省称。字体较楷书简易,较草书规范,汉代以来即流行。陆游《作字》:“书成半行草。”(11)副词。将要。陶潜《归去来兮辞》:“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本: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吕氏春秋·先己》:“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②基础;主体。《汉书·赵充国传》:“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算:谋算。)③根源;来源。《礼记·乐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④特指农业生产。《商君书·壹言》:“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末:指工商业。)⑤原来的;固有的。《世说新语·识鉴》:“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萧统《文选序》:“变其本而加厉。”(厉:厉害。)⑥依据;按照。柳宗元《驳复仇议》:“本情以正褒贬。”⑦自己或自己方面的。《列子 ·周穆王》:“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本宅众亲簇拥新人到了堂前,朝西站定。”⑧现今的。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⑨本钱。《醒世恒言》卷三十三:“把十五贯钱与女婿作本,开店养身。”⑩奏章。申时行《召对录》:“先生每看这本说朕酒、色、财、气……”(11)版本。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所引诸经,与今本多异者,皆出先秦古书。”(12)演出的底本。(13)副词。本来;原来。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4)量词。用于书册、戏曲等。孔尚任《桃花扇·孤吟》:“昨日看完上本,演的何如?”无:
①没有。跟“有”相对。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②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商君书·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弱也?”③连词。表示条件,相当于“无论”、“不论”。《诗经·鲁颂·沣水》:“不小不大,从公于迈。”④通“毋”。不要。《古诗源·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势》:“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⑥语气词。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否”。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事:
①职位;职务;官职。《左传·庄公十四年》:“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②职业。《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沛:江苏沛县。)③事情。《论语·子路》:“言不顺则事不成。”④变故;意外事故。《史记·刺客列传》:“秦有荆轲之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今臣于无事之时,屡以盗贼为言……不然,事至而图之,则已晚矣。”(图:谋。)⑤实行;从事;做。《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⑥侍奉;服事。《左传·隐公元年》:“欲与大叔,巨请事之 ”⑦从师求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非]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⑧量词。用于器物或衣服,相当于“件”。白居易《张常侍池凉夜闲宴赠诸公》:“管弦三两事。”孤:
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②孤单;单独。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古代王侯的谦称。《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④辜负。《后汉书·袁敞传》:“臣孤恩负义。”⑤指无子女的人。《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⑥独特的;杰出的。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之一:“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任:
(一)①抱。《诗经·大雅·生民》:“是任是负。”(负:背在身上。)②负载;负荷。《吕氏春秋·举难》:“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③担子。《礼记·王制》:“轻任并,重任分。”(并:合并。)④责任。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⑤职位。《后汉书·边让传》:“议郎蔡邕深敬之,以为让宜处高任。”(处:居。)⑥才干;才能。《韩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⑦承当;承受。《左传·成公二年》:“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高适《别王彻》:“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⑧任用;使用人才。《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材:通“才”。)《吕氏春秋·察今》:“以此任物,亦必悖矣。”⑨信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王甚任之。”⑩放任不拘。《晋书·胡毋辅之传》:“性嗜酒,任纵不拘小节。”(11)凭借;依凭。《孙子·势》:“故能择人而任势。”谢惠连《雪赋》:“任地班形。”(依据地势铺成不同的形状。)(12)表让步的连词,相当于“即使”。秦观《南乡子》:“任是无情也动人。”(13)通“妊”。怀孕。《大戴礼记·保傅》:“周后妃任成王于身。”(后:王。)(二)rén ①县名。任县、任丘县,都在河北省境内。②奸佞。《尚书·尧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惇:敦厚。)③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乐曲名。《礼记·明堂位》:“任,南蛮之乐也。”横:
(一)①横贯;横放着。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天工开物·舟车·车》:“四轮者前后各横轴一根。”②横的方向。1. 东西向的。与“纵”相对。扬雄《太玄·玄莹》:“立天之经曰阴与阳,形地之纬曰纵与横。”范望注:“南北为纵,东西为横。”2. 横向的;横着的。与“直”、“竖”相对。《吕氏春秋·贵直》:“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3. 跟物体长的一边垂直的。与“直”、“纵”相对。《天工开物·舟车·漕舫》:“凡风从横来名曰抢风。”③横贯;横渡。《汉书·扬雄传上》:“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凑:奔赴。)④充满。苏轼《前赤壁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⑤广;广阔。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汤汤:水流大而急。)⑥错杂。《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⑦战国时外交策略“连横”的省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要在强兵,破驰说(shuì)之言从横者。” (二)hèng ①蛮横;强暴。《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丞相言灌夫家在颍川,横甚,民苦之。”《孟子·万章下》:“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②意外;出乎意料;预料不到。《淮南子·诠言训》:“内修极而横祸至者,皆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