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成因 |
释义 | 成因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指泾水、渭水、洛水]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国语》卷一 【评】这是最早以阴阳说解释地震成因的记载,对后世影响较大。 [晏子]见太卜曰:“昔吾见钩星①在四②心③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 《晏子春秋·外篇·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一》 [注]①钩星指水星;②四为房宿;③心为心宿。 【评】春秋时,已用天体运转的周期性解释地震的发生。此说流传了很长时间。 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水部上·海水》 【评】至迟在唐代,已有用海水流动解释地震成因之说。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