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愚公移山
释义

愚公移山

    
【出处】: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故事】: 在冀州的南边, 河阳县的北边,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数万仞。北山有个老人,名叫愚公,年近九百。他的家正面对着这两座大山。由于大山挡路,往来进出要绕很远的路。因此,愚公就召集全家商量搬掉这两座山。大家都纷纷表示赞成。于是,愚公就带着儿孙们打石头,挖土块,干了起来,并用畚箕把土石运送到渤海岸边。邻居的男女老少都来帮忙,大家的劲头很大。他们运一趟要一年时间。河曲地方有个叫智叟的老头,讥笑愚公这样干真是太傻了。愚公坚定地说:我的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高,挖一点就少一点,何愁挖不平呢?愚公他们仍然挖山不止。后来,愚公的诚意感动了上帝,便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大力神背走了这两座山。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边直到汉水的南边,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意思】:愚公搬走挡路的两座山。比喻作事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

【古例】:邹韬奋《抗战以来·沦陷区同胞的艰苦奋斗》:“真能为群众谋利益的事情是没有做不成,昔人称‘愚公移山’等于神话,现在以‘人力移地’,竟成事实。”毛泽东《愚公移山》:“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


  • 上一篇:愚不可及
  • 下一篇: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