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詩句出處:《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是唐朝詩人劉禹錫的作品。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雲起,香車向道齊。人誇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舟形隨鷁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
【註釋】:
塵:
①灰塵;塵土。晁錯《論貴粟疏》:“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②污染。蘇軾《笏記》:“既塵美職,復玷名藩。”(藩:藩鎮。)③蹤跡;業績。《宋史·南唐李氏世傢》:“思追巢、許之餘塵。”④世俗。宗教稱俗世,隱者稱仕途皆曰塵。《紅樓夢》第一回:“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⑤比喻戰爭;禍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洪武爺: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又“煙塵”連用,義同。高適《燕歌行》:“漢傢煙塵在東北。”⑥重量單位。一分的萬萬分之一。《清史稿·時憲志一》:“微、塵、秒、忽,雖屬無幾,而總計之,便集少成多。”暗:
①黑暗;昏暗不明。《楚辭·九辯》:“卒壅蔽此浮雲兮,下暗漠而無光。”(壅蔽:遮蓋。漠:昏暗。)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二十四》:“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亭午:正午。阡陌:道路。)②幽暗;幽深。高啟《中秋玩月張校理宅得南字》:“今年在舍反寂寞,暗室困臥如僵蠶。”③不公開;隱蔽。陸遊《入蜀記》卷六:“龍門水尤湍急,多暗石。”④默默地;悄悄地。杜甫《可嘆》詩:“群書萬卷常暗誦。”⑤昏亂;愚昧。《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否(pǐ痞)德暗弱。”(道德低下,愚昧無能。否德:不德。)宮:
①房屋;住宅。《周易·系辭下》:“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②帝王的宮殿。《史記·秦始皇本紀》:“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③宗廟;神廟。《洛陽伽藍記·永寧寺》:“須彌寶殿,兜率凈宮,莫尚於斯也。”④古代五刑之一。殘害男子生殖器,破壞婦女生殖機能的刑罰。《漢書·景帝紀》:“除宮刑,出美人。”⑤古代五聲“宮商角徵羽”音階的第一音。相當於簡譜的“1”。《宋書· 律歷志上》:“宮、商、角、徵、羽,謂之五聲。”外:
①疏遠。《周易·泰》:“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zhǎng),小人道消也。”(內:親近。長:增長。消:減少。)《韓非子·愛臣》:“此君人者所外也。”(君人者:國君。)②外邊;外部。與“內”相對。《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傢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③外表。《法言·修身》:“其為外也肅括。”④其他的。《孟子·滕文公下》:“外人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⑤不正規的;非正式的。《論衡·案書》:“《國語》、《左氏》之外傳也。”⑥排除;除去。《淮南子·精神》:“外此,其餘無足利矣。”⑦稱父系之外的親屬。《爾雅·釋親》:“母之考為外王父。”霞:
①彩霞。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②色彩艷麗。孟郊《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霞衣相飄飄。”③通“遐”。遙遠。《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營魄:魂魄。)明:
①明亮;光明。《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子興視夜,明星有爛。”②照亮。王安石《遊褒禪山記》:“火尚足以明也。”③明顯;明白。《戰國策·齊策一》:“則秦不能害齊,亦已明矣。”④公開。《戰國策·趙策四》:“太後明謂左右。”又顯露。柳宗元《小石潭記》:“明滅可見。”⑤說明;表明。張溥《五人墓碑記》:“亦以明死生之大。”⑥賢明;英明。諸葛亮《前出師表》:“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⑦聰明;智慧。《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韓愈《師說》:“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遺:放棄。)⑧視力;眼力。又視力好。《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⑨白天。張煌言《擬古》之二:“晦明本如轂(gǔ),日日相推移。”(晦:黑夜。轂:車輪的中心。)⑩舊指陽世間。顏延之《和謝監靈運一首》:“人神幽明絕。”(幽:指陰間。絕:指時亂不得祭祀。)(11)次(日或年)。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南海:指浙江佛教勝地普陀山。)(12)朝代名。朱元璋建於公元1368年,1661年為清王朝所代替。[明堂]古代天子舉行朝會、祭祀、慶賞等大典的地方。古樂府《木蘭詩》:“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明器]即“冥器”。古代殉葬用的器物。石德玉《曲江池》第二折:“今日有個大人傢出殯,擺設明器,好生齊整。”(大人傢:大戶人傢。)苑:
(一)①養禽獸植樹木的地方。後多指帝王遊獵的場所。《史記·高祖本紀》:“諸故秦苑囿園池,皆令人得田之。”(田:耕種。)②花園;果園。秦觀《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③會集地。多指學術文藝中心。韋應物《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一侍禦》:“文苑臺中妙。”④文彩貌。《詩經·秦風·小戎》:“蒙伐有苑。”(蒙:雜。伐:盾。有:形容詞詞頭。) (二)yù 茂盛的樹木。《國語·晉語二》:“人皆集於苑,己獨集於枯。” (三)yǔn ①鬱結。《詩經·小雅·都人士》:“我不見兮,我心苑結。”《禮記·禮運》:“故事大積焉而不苑。”②枯萎。《淮南子·俶真》:“是故形傷於寒暑燥濕之虐者,形苑而神壯。”樹:
①樹木。《禮記·祭義》:“樹木以時伐焉。”(以時:按時,適時。)②種植。《詩經·鄭風·將仲子》:“無折我樹杞。”(杞:一種樹。)③培養人才。《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吾聞子善樹人。”④豎立;建立。《後漢書·桓彬傳》:“乃共樹碑而頌焉。”⑤量詞。《齊民要術·序》:“種柑橘千樹。”⑥門屏風。《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西:
①鳥類止息。《敦煌曲子詞集·西江月》:“棹歌驚起亂西禽,女伴各歸南浦。”②方位名,日落處,與“東”相對。《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河。”③副詞。向西;往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