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小重山
释义

小重山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楚梦冷沉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离别相思是古代诗人惯写的主题。但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表现,而能各具面貌,并不雷同。贺方回的这阕小词写来颇有特色。上阕写热烈的相会。他们相会的地点是花院之中碧纱窗下,谓“花院深疑无路通”,这是一个花木繁茂的幽静环境,人迹罕至之处。就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与自己相会的是“玉芙蓉”一般的佳人,古代诗人惯以“芙蓉”形容女子之娇美,白居易谓杨贵妃是“芙蓉如面柳如眉”(《长恨歌》)。在这里,谓“芙蓉”已美,谓“玉芙蓉”则更美,着一“玉”字,则令人想见其雪肤花貌,光采照人。“当时偏恨五更钟”以下三句转写分别。谓“五更钟”意为一夜过去了,到了分手之时。前面着“偏恨”二字,则是欢娱恨夜短之意。只一“恨”字概括多少缠绵之情事,亦省略多少欢娱之文字。只此一字可唤出许多留连之场面,方回用字带有启示性,亦是行文经济之处。一般都于正面描写,津津乐道,但方回于此处却以潜词说过了。能唤起读者以自己积累的欢聚印象去丰富其词境,手段何其高超。歇拍则点明分手之处,真真切切,谓斜月帘栊,此景亦含凄凉之感。“斜月”承“五更钟”,“小帘栊”承“碧纱窗”。
上阕从相会写到分手,彼景彼情,历历在目。未料过片“楚梦冷沉踪”五字突然闪现,令人恍然大悟,亦如梦初醒。原来上阕着力描绘的相会这热烈场面,不是现实,而是梦境。于此又知方回先将梦境写成现实,让人相信不疑。而于过片转捩处一语翻转,便造成强烈的感人效果,愈觉梦境之美好可恋。“沉踪”即谓幽梦已消失。“冷”字暗示上阕梦中之热烈场面已化为乌有,亦预示下阕梦后之冷寞气氛将相继出现,则构成前后热与冷的强烈对比。楚梦即指宋玉《高唐赋》所云楚怀王游高唐,梦得巫山神女姚姬荐枕事。刘筠《槿花》有云:“吴宫何薄命,楚梦不终朝。”此以借指上片所写梦中男女情事,十分吻合。过片一句唤醒,后以“一双金缕枕,半床空”二句点明,为“冷”字注脚,如李白所谓:“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游天姥吟留别》)煞是凄凉,正与前阕梦中情事鲜明对比。古代诗家常以物之成单、床空一半暗示人之孤单。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温庭筠《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李白《清平乐》:“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方回此词合用二法,怀人之意自在其中,如此写实,则说得最明白不过了。不料篇末又用飘忽之笔,转入想象之境,由自己之独居推及女子之独居作结。但又不肯直说,只说在京城之东女子所居的楼前有临水的画桥,桥边的柳树几度在秋风中凋零。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折柳之处亦即送别之处,忆柳亦即怀人。白居易《忆江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这里谓女子居在凤城之东,则知离人远在天涯。此时天涯之客念及楼前之柳,则必然忆起惜别之情景以及女子年年秋天柳下望人之情景,望之不归,人亦憔悴。说柳,要说“秋风”,因秋风可使柳树凋零。不言凋零,而言“憔悴”,分明借柳言人。故“憔悴”一语双关。以柳之凋零象征女子怀人之苦。此即“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之意。故结笔“楼前柳,憔悴几秋风”此一景语,既含女子怀人之苦,则怀人之苦者,其情更苦。如此以景结情,化景物为情思,耐人玩味。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