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释义

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浙江桐乡芝村职中 金娟丽


摊开地图,杭嘉湖平原赫然入目。然而,就在这纯朴、浪漫却又蕴含着难以言喻的诗境的江南水乡,有个位于浙江桐乡市北部,地处江浙两省湖(州)、嘉(兴)、苏(州)三市交界处的浙北水乡重镇——乌镇。
据说春秋时,吴曾在此屯兵以防越,故名乌成。秦代以后以东溪为界分为乌墩、青墩,分属两个县。后来名为乌镇、青镇,分属吴兴县和桐乡县。1950年合为乌镇。春秋时,由于地处水陆要冲,水路四通八达,是商人往来的必经之地,乌镇因此日趋繁荣。到乾嘉年代,街市已有衣帽街、柴米街之分,可惜历史往往不是清一色的朝霞丽日,往昔的繁荣已不复存在。解放后,乌镇办起了缫丝厂、烟厂等,但终因不通公路,经济发展缓慢。不过乌镇也得以保留了江南古镇的风貌。
高空鸟瞰,整个镇区由东、南、西、北4条沿河大街交叉而成。横跨在东溪河上的钢筋水泥桥与架在支流上的造型各异的石桥,显示了两种文化在这古镇的发展与融合。河岸两侧是密布的民宅,人们在屋中凭窗眺望,妇女们三三两两蹲在后门临水的石阶上漂衣、洗菜,与隔水邻居高声交谈着马路新闻。接近城郊,不时出现一片片青葱的矮林,碧绿葱茏,绿意喜人。
四通八达的河网虽为乌镇的灌溉和舟楫往来提供了便利,但也为陆地交通造成了阻隔。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为此建造了许多“津桥”。桥身弧线悠美,犹如众星拱月,把两排的民宅美好地衔接起来。其中不乏历史久远的古桥:浮澜桥、福兴桥、通河桥、桥里桥……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桥里桥。
桥里桥其实是两座大石桥,位于乌镇西栅市稍,一座东西走向,名通济桥,俗称西高桥;一座南北走向,名仁济桥,俗称栅桥。两桥都为半圆形单拱石桥,两侧各26级踏跺。两桥成直角紧紧相连,如果站在一桥边看另一桥,可见一个桥洞套着另一个桥洞,形象极为别致,故其名曰:桥里桥。
一座座古桥不但促进了乌镇经济的发展,而且为乌镇的风情提供了绝妙的一笔,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见证。“小桥、流水、人家”便是乌镇的特景之一。看那桥下的碧带,犹如一位身着素服,身材修长的窈窕淑女,侧卧在街中休憩。你若临岸而立,清纯的气息不免让人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叫人顿生登桥的欲望与冲动。
站在高桥上,低头寻思……圆顶帐篷似的蓝天静静躺在水底,绿带两旁的人家躺在水底,忽然间发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站在桥上,看不真切。于是便伴着泥土清香,和着春草气息,走进狭窄曲折的街道。人来人往,很热闹却并不杂乱,人们从从容容地迈着自己的脚步,偶尔投来善意的关注。
街道宽不足两米,路面仍铺着青石板(有些地段已改成水泥路面),两旁是低矮的木结构两层楼房,有的飞檐挑角,镂花窗棂,别具匠心。由于长年风雨剥蚀,上面的桐油已显剥落,露着灰黑的木板,古色古香!
每隔一段长街,便有一式的青瓷瓦房——古老的小院。整个庭院的结构是个“井字形”,中间5米见方的天井,前后二进屋子中间有扇厚实的木院门。不管是院内,还是屋里,全是磨得很光滑而又有各种图案的青砖地面。院内实有2~3户人家。白天便是人们的消闲之处。许多人一块一蹲,或者干脆青石凳上一坐,享受习习暖风,谈三国,说水浒,从远近奇闻讲到庄稼长势和收成……
乌镇的清纯气息,古朴民风固然令人欣慰,更值得人骄傲的是:乌镇名胜古迹甚多。有“老八景”和“新八景”之说。宋、明、清均有文人墨客为之设八景,可惜由于年久失修而又历经战乱,已荡然无存。不过现还有:唐代银杏、梁昭明太子读书处石坊,修真观戏台等古迹。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全市规模最大的公园——人民公园。所有这些使乌镇成为一个小小的旅游区。
江南小镇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繁荣,一派兴旺的景象:离故居不远的镇中心,街道已拓宽,楼房高耸,绿树成阴。老商业区常新街上生意兴隆,新商业中心新华路两旁各大商店云集。已成附近三县七乡的贸易中心。而今天,乌镇人民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绣绘着一幅更加壮丽的图画。
[评点]

本文是叙述性说明文。作者能抓住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的特征,先叙述说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然后依次介绍桥、水、家院,以叙述桥和“井”字形家院为重点。介绍桥,又以罕见的桥里桥为重点。最后简介名胜古迹及发展前景。
说明对象是一个古镇,范围较大。从全文看,善于抓住特征作说明。但文字尚可提炼,结构还可以作更严密的布局。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