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可治疾,秘祝可解魇。”诗句出处:《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是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蔡侯东方来,取友无所挟。 翛翛一囊衣,偶以一书笈。 定林朝自炊,有匕或无筴。 时时羹藜藿,镬大苦难燮。 骄顽遂敢侮,有甚观骈胁。 澹然山谷中,变色未尝辄。 始见类欺魄,寒暄粗酬接。 从容与之语,烂漫无不涉。 奇经可治疾,秘祝可解魇。 巫医之所知,瞽史之所业。 载车必百两,独以方寸摄。 微言归易悟,疾若髭赴镊。 天机信卓越,学等何足躐。 纵谈及既往,每与唐许协。 扬雄尚汉儒,韩愈真秦侠。 好大人谓狂,知微乃如谍。 惟初造文字,人惑鬼愁慑。 秦愚既改罪,新眊仍易叠。 六书遂失指,隶草矜敏捷。 谁珍坛山刻,共赏兰亭帖。 东京一祭酒,收拾偶予惬。 少尝妄思索,老懒因退怯。 侯方习篆籀,寸管静尝厌。 深原道德意,助我耕且猎。 昔功恐唐捐,异味今得饁。 京口媚学子,追师尝劫劫。 陆赢淮汴粮,水僦湖海艓。 远求而近遗,如目不见睫。 伪凤易悦楚,真龙反惊叶。 闻予再三叹,往往心不厌。 或自逸而走,或呿而不嗋。 或嗤元郎漫,或訾白翁嗫。 铄金徒欲消,韫玉岂愁浥。 贤愚有定分,咄汝无喋喋。 跨鞍随我游,曳屣联我跕。 照泉挹清泚,跂石缘嵬嶪。 东陂数鯈鱼,西崦追蛱蝶。 翳林窥抟黍,藉草听批颊。 黄寻远莲须,红阅邻杏靥。 荏苒光景流,杨园忽无叶。 扶痾归未久,吾见喜宁帖。 褰裳告我去,禄仕当随牒。 萧晨秣款段,归骑得追蹑。 谓言循东路,复出西城堞。 行矣忍羁旅,无鱼勿弹铗。 天闲久索骥,骏足方腾蹀。 长驱勿骄矜,小踠亦勿惵。 鹏飞九万里,勿借风一箑。 溟波浩难穷,勉自养鳞鬣。 爵禄实天械,功名为接摺。 宁能复与我,摇漾秦淮檝。 附书勿辞频,隔岁期汉箧。
|
【注释】:
奇:
(一)①奇异的;罕见的;不寻常的。《老子》:“人多技巧,奇物滋起。”②美妙。陶潜《移居二首》之一:“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③美好的景色。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④出人意料,变幻莫测。《老子》第五十七章:“以奇用兵。”⑤特指奇才。《三国志·吴书·贾诩传》:“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有(张)良(陈)平之奇。”⑥指怪异。《史记·封禅书》:“(少翁)乃为帛书以饭牛,详(yáng)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详:通“佯”。假装。)⑦赞赏;称奇。王安石《赠陈君景初》:“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⑧副词。非常;极。《世说新语·贤媛》:“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阮卫尉:阮共。德如:阮侃。) (二)jī ①单数;与“偶”相对。《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文宗)始复旧制,每奇日未尝不视朝。”②零数。《汉书·食货志》:“(货布)首长八分有奇。”③命运不好。《史记·李将军列传》:“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经:
①织物的纵线叫“经”。《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论衡· 量知》:“恒女之手,纺绩织经。”(恒:常。)②南北向的道路为“经”(东西向的为“纬”)。《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③道路。张衡《东京赋》:“经涂九轨,城隅九雉。”④中医称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为“经”。《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技:即“枝”,枝脉。肯綮qìng:筋骨结合之处。軱gù:大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教以上下经脉五诊。”⑤具有典范性的著作。如:《十三经》;佛经;《道德经》。《史记·儒林列传》:“(儿宽)行常带经,止息则诵习之。”又指记述某一事物、技艺的专书。如:《水经》;《茶经》;《禽经》。⑥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的第一部,即经部,又称甲部,专门收集《周易》、《尚书》、《诗经》等儒家经典著作。⑦经过;经历。《吕氏春秋·察今》:“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婺(wù)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而西北抵兰溪,与衢江合。”⑧常久。《史记·货殖列传》:“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⑨常道;常法。《左传·隐公十一年》:“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吕氏春秋·有始》:“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⑩治理。《荀子·非十二子》:“不可以经国定分。”《吕氏春秋·求人》:“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11)上吊;自缢。《论语· 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史记·田单列传》:“遂经其颈于树枝,自奋绝脰而死。”《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距户:闭门。)[经纪]经营管理。《宋书·谢弘微传》:“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生业:赖以生活的职业。)[经营]1. 治理。《诗经· 大雅· 江汉》:“经营四方,告成于王。”2. 指艺术构思。杜甫《丹青引》:“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意匠:构思。惨淡:用尽心力。)可:
(一)①同意。《左传·隐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④能够;可以。《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⑤着实。《史记·田单列传》:“吾惧燕(yān)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先人,可为寒心。”(僇:通“戮”。杀。此指戮尸。)⑥适合;适宜。张翰《杖赋》:“方圆适意,洪细可乎。”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种植部》:“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浑:简直。)⑧当着,对着。周邦彦《南柯子》:“晓来阶下按新声,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击,奏。一方:一块。)⑨副词。1.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2.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3. 表示反诘,相当于“岂”“哪”。《史记·项羽本纪》:“骓不逝兮可奈何!”方干《山中言志》:“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潜夫:隐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军中文告。)治:
(一)①治理;管理。《周礼·考工记序》:“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史记·夏本纪》:“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gǔn)可。”(鲧:古人名,夏禹的父亲。)②处理其它事情。《史记·蒙恬列传》:“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高:赵高。蒙毅:人名。)③社会安定;太平。与“乱”相对。《荀子·天论》:“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史记·秦本纪》:“于是法大用,秦人治。”④惩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刘备。表:刘表,原荆州牧。)⑤医治;医疗。《韩非子·喻老》:“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⑥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史记·田儋(dān)列传》:“乃徙齐王田市更王胶东,治即墨。”(更:换,改。胶东:汉郡名,在今山东省。即墨:旧县名,今市名,在今山东省。)(二)chí 古水名。疾:
①疾病。《尚书·金縢》:“王有疾,弗豫。”(豫:痊愈。)《墨子·兼爱上》:“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②患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左传·隐公三年》:“宋穆公疾。”③痛苦;困苦。《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史记·滑稽列传》:“问之民所疾苦。”④毛病。《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⑤忧虑;担心。《文心雕龙·诸子》:“君子之处世,疾名德之不章。”(章:显著。)⑥憎恨;厌恶。《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宋史·樊知古传》:“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辈均之。”⑦通“嫉”,忌妒。《墨子· 尚同下》:“爱民不疾,民无可使。”⑧迅猛;急速。《管子·度地》:“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⑨(声音)大,宏亮。《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祝:
(一)①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仲长统《昌言·论天道》:“巫医卜祝之伍,下愚不齿之民也。”(伍:一伙。)②向“鬼神”祈祷。《韩非子·说林下》:“巫咸虽善祝,不能自祓也。”(巫咸:传说中的神巫。祓:消除灾祸。)③祈祷时的祝文。王符《潜夫论·浮侈》:“或裁好缯,作为疏头,令工采画,雇人书祝,虚饰巧言,欲邀多福。”(疏头:祝祷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④祝福。《吕氏春秋·乐成》:“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⑤断绝,剪断。《书·泰誓下》:“上帝弗顺,祝降时丧。”《谷梁传·哀公十三年》:“祝发文身。” (二)zhòu 诅咒。《后汉书·贾逵传》:“乡人有所计争,辄令祝少宾。”可:
(一)①同意。《左传·隐公三年》:“公曰:不可。”②正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利其道;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使:如果。)③值得。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④能够;可以。《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⑤着实。《史记·田单列传》:“吾惧燕(yān)人掘吾城外冢墓,僇(lù)先人,可为寒心。”(僇:通“戮”。杀。此指戮尸。)⑥适合;适宜。张翰《杖赋》:“方圆适意,洪细可乎。”李渔《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种植部》:“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此皆言其可目者也。”⑦痊愈。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浑:简直。)⑧当着,对着。周邦彦《南柯子》:“晓来阶下按新声,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按:击,奏。一方:一块。)⑨副词。1.表示估计,相当于“大约”。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2. 表示转折,相当于“却”。李白《相逢行》:“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3. 表示反诘,相当于“岂”“哪”。《史记·项羽本纪》:“骓不逝兮可奈何!”方干《山中言志》:“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潜夫:隐居的人。) (二)kè [可汗(hán)]亦作“可罕”。古代北方一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古乐府《木兰诗》:“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帖:军中文告。)解:
(一)①分解牛或其他动物的肢体。《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②分开;破裂。《史记·秦始皇本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③解围;撤围。《史记·魏公子列传》:“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④消融。《吕氏春秋·孟春纪》:“东风解冻。”(东风:春风。)袁宏道《满井游记》:“于时冰皮始解。”引申为消散。《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少:稍稍。)⑤调解;和解。《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⑥解除。《战国策·燕策三》:“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⑦解释。《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理解;懂得。《论衡·问孔》:“苟有不晓解之问,造难孔子,何伤于义?”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⑨分割。《国语·鲁语上》:“晋文公解曹地以分诸侯。”⑩能够;会。李白《月下独酌》:“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罗隐《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二)jiè 押送财物或犯人。《晋书·乐广传》:“广即便解遣。” (三)xiè ① 明白;懂得。②通“懈”。懈怠;松懈。《礼记·杂记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史记·李将军列传》:“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③解池。湖名,在山西省。魇:
①噩梦;梦中惊骇。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因献杨常侍》:“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魇。”(怵惕:惊惧。)张岱《陶庵梦忆·西湖七月半》:“人声鼓声,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②妖邪。《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广异记》:“其婢女求术者行魇蛊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