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天下第一桥
释义

天下第一桥

赵州桥,因传此桥为普陀山安济和尚捐资、匠师李春所建,故亦名安济桥;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又俗称大石桥。赵州桥在赵县城南五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08),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赵州桥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全长50.82米,宽9.6米,跨度为37.37米,是一座由二十八道独立拱券组成的单孔弧形大桥。在大桥洞顶左右两边拱肩里,各砌有两个圆形小拱,用以加速排洪,减少桥身自重,并节省石料。桥面两边的栏板望柱,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美观生动。在结构上,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一种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在主拱顶上雕有龙头(标榜吸水兽)的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帽石)点缀于桥侧。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设计及工艺之独特,堪称世界石拱桥梁的典范,称之为“天下第一桥”是当之无愧的。
赵州桥的精巧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咏叹。人们把它比作“新月”、“玉环”、“长虹”、“苍龙”,说它“力将岸争,势与空斗”,“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宋人杜德源更有“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新水去朝东”之句。
鲁班造桥仙人试
据唐中书令张嘉贞撰写的《石桥铭序》载:“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据考证,赵州桥确系隋代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千百年来,赵州桥成了名闻中外的优秀建筑,被誉为华北一宝,所以自宋代以来,广泛流传着鲁班修桥的神话故事。
古时候,洨河水一到夏季和秋季,常常泛滥成灾。平日里两岸百姓只靠木船摆渡,很不方便。传说一天夜里,月光皎洁,鲁班赶着羊群来到洨河边。瞬间,羊群化作各种各样的石头。鲁班挥锤动工,至拂晓时分,一座雄伟的大石桥横跨洨河两岸。“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约了柴王爷一同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在后,车上装着五岳名山。桥面上,毛驴上坡吃力,留下了几个深深的驴蹄印;小车过重,车轮碾下一道深沟。柴王爷用力过猛,右脚一打滑跪在桥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膝盖印;大桥下面,鲁班用力托住桥身,留下了一只大手印。这些痕迹保留至今。
后来,秧歌剧《小放牛》里这样唱道:
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压了一道沟……
“小石桥看花草”
永通桥又称小石桥,在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与闻名中外的安济桥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只是大小不同。永通桥也为单孔石拱桥,建于金代明昌年间(1190—1195)。全桥跨度约26米,桥宽约6.3米,由二十一道石拱组成。大拱上也同样伏着四个小拱,每个小拱也有二十一道拱圈,不过其小拱与大拱幅度之比,大于赵州大石桥,这是匠师们因地制宜的妙用。
永通小石桥与安济大石桥相距五里之遥。当地有谣云:“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意即大石桥看的是在桥梁史上的创新,小石桥看的是精美的装饰。现存的栏板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栏板两端雕成斗子蜀柱,上有优美的浮雕,雕着人物和奇禽异兽。另一类是以荷叶墩代斗子蜀柱,花板为两幅鸟语花香画。
俗传鲁班修大桥时,其妹鲁姜修小石桥,兄妹争胜,限一夜完工。鲁妹技艺不如其兄,只得处处仿造大石桥,天将拂晓,工犹未竣,幸得天神暗中相帮,妹竟胜兄,且有些部分较大桥尤为精美。历代文人学士题咏甚多,其中以宋代杜德源的诗最为有名:“并架南桥具体微,石材工迹世传稀,洞开夜月轮初转,蛰启春龙势欲飞。”
另有说,此桥为鲁班的二徒弟永聪所造,因此小石桥名永聪桥。时间长了,人们叫溜了口,就叫成了永通桥。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