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困知记 |
释义 | 困知记哲学著作。十卷。明罗钦顺撰。罗氏自刻的修定本成书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生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卒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江西泰和人。弘治六年进士及第,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后潜心于学术研究。著有《整庵存稿》、《整庵续稿》、《困知记》等。 《困知记》共十卷,正篇六卷,附录一卷,论学书信一卷,序跋一卷,传记资料一卷。 上卷共八十一段,每一段称为一章。主要论述内容有论心:“心者,人之神明,性者,人之生理。”存道心则“寂然不动”,人心,“感而遂通”。并说道心为性,人心为情。但不论是道心,还是人心,都是同一个心。那么为什么还要分“道心”、“人心”呢?因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动、静二状。这只能从身体的变化感受出来。充盈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人是万物中之一员。而所谓世间万物都是性外之物。理只是气之理。即气的运动规律就是理。理不能独立于气而存在:“理果何物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积微而著,由著复微,为四时之温凉寒暑,为万物之生长收藏,为斯民之日月彝伦,为人事之成败得失。”又讲:“盖人物之生,受气之初,其理惟一,成形之后,其分则殊。”欲与好、恶及喜、怒、哀、乐同称为七情,他们皆来源于性。七情之中,欲较重。因而他说:“盖惟天生民有欲,顺之则喜,逆之则怒,得之则乐,失之则哀,故《乐记》独以“性之欲”为言,欲未可谓之恶,其为善为恶,系于有节与无节尔。”另论,君子心为善,因而处处表现为善。小人之心为恶,然都以仁义以盖其奸。其奸愈深、则其盖也愈密。另外,本卷还论述有修道、变法、文化修养等多项内容。 下卷共有七十五章。有下述论点:《易》有辞,有变,有相,有占。变与象均出于自然,其理即所谓性命之理。另外还论及《诗》、《春秋》、《尚书》、《尧典》、《乐记》等著作之内容。并批判《正蒙》“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之不亡者,可与言性矣。”和“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的论断。作者说:“夫人物则有生有死,天地则万古如一。气聚而生;形而为有,有此物即有此理。气散而死,终归于无,无此物即无此理,安得所谓‘死而不亡者’耶!”人之呼吸之气,即天地之气。自形体而观,若有内外之分,其实只是一气之往来。该卷最后论《参同契》一书,持否定态度:“悟真篇本是发明仙家事,末乃致意于禅,其必有说矣。然使真能到得究竟处,果何用乎?” 续卷上:首论异端之说自古有之,而认为佛法为最大之异端,威害亦最大。续论理、气、神、阴阳动静等。 续卷下是批判《慈湖遗书》的。作者在第一章中说:“癸巳春,偶得《慈湖遗书》,阅之累日,有不胜其慨叹者。痛哉!禅学之误人也,一至此乎!《慈湖》顿悟之机,实自陆象山发之。其自言‘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即释迦所谓‘自觉圣智境界’也。书中千言万语,彻头彻尾,无非此个见解,而意气之横逸,辞说之猖狂,比之象山尤甚。”该卷三十三章,从各个侧面对《慈湖遗书》进行了批判,并进行了初步考证。 另外三续和四续也都阐述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观点。 全书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哲学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转变过程。著者早年笃信佛学,后弃之。他对佛学的剖析切中利弊。从他的许多论点看,他反对程朱的“理先气后”“理泊在气上”的观点。反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和王守仁“天地万物皆吾心之变化”的观点。批判禅学的“顿悟”。在明代,罗钦顺的思想独具特色,与理学、心学多有不同。《困知记》是研究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 该书的版本有《三先生语录》本;明嘉靖自刊本,明天启罗诞仕刊本,清康熙九年(1670年)刘炳刊本,日本万治元年刊本等。一九九○年,中华书局据明万历二十年李祯重校本为底本,并参照明嘉靖十六年郑宗古刻本、隆庆四年(1570年)周弘祖刻本、天启三年罗诞仕刻本、四库全书本、咸丰四年吴荣刻本互校后排印刊出。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